校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92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校正结构,校正结构用于对板材进行校正,校正结构包括:基座,基座用于放置板材;第一挤压部,第一挤压部设置在基座上;第二挤压部,第二挤压部设置在基座上,板材位于第一挤压部与第二挤压部之间;其中,第一挤压部与第二挤压部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校正夹设在第一挤压部与第二挤压部之间的板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校正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板材弯曲变形进行校正的问题。

Corr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校正结构
本技术涉及板材校正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校正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热交换器胀管机设备上,有一类长条多孔板类关键零件。此类板细长,长度一米以上,板上孔多达一千个以上,且在板上的分布为不对称式结构,孔与零件外形边缘最小距离只有1.8mm左右,孔与孔最小壁厚仅0.9mm左右。这种特殊结构,由于应力作用加工出来必然会产生变形弯曲,由于弯曲变形造成孔位置发生改变,装配中无法使用。在零件结构无法更改优化的前提下,单靠加工工艺,或选择更好的零件材料,都无法有效控制该类零件加工后侧面出现弯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板材弯曲变形进行校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校正结构,校正结构用于对板材进行校正,校正结构包括:基座,基座用于放置板材;第一挤压部,第一挤压部设置在基座上;第二挤压部,第二挤压部设置在基座上,板材位于第一挤压部与第二挤压部之间;其中,第一挤压部与第二挤压部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校正夹设在第一挤压部与第二挤压部之间的板材。进一步地,第二挤压部沿靠近或远离第一挤压部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在第二挤压部沿靠近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校正结构,所述校正结构用于对板材(10)进行校正,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结构包括:基座(20),所述基座(20)用于放置板材(10);第一挤压部(30),所述第一挤压部(30)设置在所述基座(20)上;第二挤压部(40),所述第二挤压部(40)设置在所述基座(20)上,所述板材(10)位于所述第一挤压部(30)与所述第二挤压部(4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挤压部(30)与所述第二挤压部(40)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校正夹设在所述第一挤压部(30)与所述第二挤压部(40)之间的所述板材(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正结构,所述校正结构用于对板材(10)进行校正,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结构包括:基座(20),所述基座(20)用于放置板材(10);第一挤压部(30),所述第一挤压部(30)设置在所述基座(20)上;第二挤压部(40),所述第二挤压部(40)设置在所述基座(20)上,所述板材(10)位于所述第一挤压部(30)与所述第二挤压部(4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挤压部(30)与所述第二挤压部(40)相对可移动地设置,以校正夹设在所述第一挤压部(30)与所述第二挤压部(40)之间的所述板材(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部(4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挤压部(30)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在所述第二挤压部(40)沿靠近所述第一挤压部(30)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所述第二挤压部(40)与所述第一挤压部(30)夹紧并校正所述板材(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结构还包括:导向组件(50),所述导向组件(50)设置在所述基座(20)上,所述导向组件(50)包括导向部(51),所述导向部(51)沿朝向所述第一挤压部(3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挤压部(40)沿所述导向部(51)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1)为导轨,所述第二挤压部(4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槽,以在所述第二挤压部(4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挤压部(30)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滑槽可移动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轻云杨悦喜陈坚伟蒋炯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