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以及用于控制转体的转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以及用于控制转体的转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桥梁、航空以及管道线路等工程中,常遇到一种梁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支承,称为连续梁。连续梁的墩体通常采用墩顶转体施工,转体系统核心构件布置于墩体的墩顶。而转体结构由下转盘、球铰、上转盘、转体牵引系统组成。下转盘是支撑转体结构全部重量的基础,下转盘主要构件包括下球铰及其骨架、下滑道及其骨架、中心定位轴、千斤顶反力座。上转盘主要构件包括上球铰及其骨架(含钢护筒)、撑脚。牵引力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力反力座、牵引索以及拉动牵引索的驱动器。上转盘是转体时的重要结构,又是转体牵引时直接施加牵引力的部位。在整个转体过程中是一个多向、立体的受力状态,受力复杂。在上转盘底板,按照设计位置预埋撑脚预埋钢板、支座预埋钢板及转体用牵引索等。其中牵引索设有两条,两条牵引索反向缠绕在上转盘的周向侧壁,并且由固定在转盘的切向方向的两个驱动器拉动,从而实现上转盘以及转盘上的梁体的转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梁体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单向转动,由于其方向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包括上转盘、下转盘和牵引系统,所述上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下转盘的上面,所述牵引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牵引索与所述上转盘连接,用于带动上转盘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转盘的力矩平衡箱,所述上转盘的周向侧壁设有一圈轮齿,所述力矩平衡箱的输入轴设有齿轮,通过齿轮与轮齿啮合进而使所述输入轴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力矩平衡箱的内部设有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用于在上转盘的转动方向施加阻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包括上转盘、下转盘和牵引系统,所述上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下转盘的上面,所述牵引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牵引索与所述上转盘连接,用于带动上转盘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转盘的力矩平衡箱,所述上转盘的周向侧壁设有一圈轮齿,所述力矩平衡箱的输入轴设有齿轮,通过齿轮与轮齿啮合进而使所述输入轴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力矩平衡箱的内部设有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用于在上转盘的转动方向施加阻力。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盘的周向侧壁设有与所述输入轴转动连接的轴承座。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平衡箱设有多个,多个力矩平衡箱沿着下转盘的周向侧壁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矩平衡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增速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活塞体和阻尼机构,并且增速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活塞体和阻尼机构均设有壳体;所述增速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输入轴和曲柄连杆机构之间,用于减小输入轴的扭矩;所述曲柄连杆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增速机构和活塞体之间,用于将增速机构的转动运动转化为往复直线运动,并且曲柄连杆机构的第一活塞腔与活塞体的第二活塞腔连通,连通部分的腔体充满液压油;所述活塞体的的第二活塞杆与所述阻尼机构传动连接,通过阻尼机构控制第二活塞杆受到的阻力从而控制输入轴受到的阻力。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续梁的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包括第三活塞腔、第三活塞、第三活塞杆和回流腔;所述第三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同步移动,所述回流腔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活塞腔的两端一一对应连通,进而使第三活塞腔和回流腔形成连通的腔体;所述回流腔的内部设有带有阻尼孔的阻尼板,通过第三活塞杆带动第三活塞在第三活塞腔内滑动进而使阻尼板一侧的液压油通过阻尼孔进入阻尼板的另外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彬,安延伟,王林成,陈阳阳,张久鑫,程佳兴,张广乐,郭大林,陈永,张金鸽,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