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87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运输皮带、传动轴和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安装在机架上,导向结构上设有限位缝隙,运输皮带循环运动地安装在限位缝隙内并通过导向结构支撑;运输皮带上沿其运动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电池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工作过程中,通过运输皮带的转动,使得各电池夹具顺序经过夹持工位,从而使得机械手的运动轨迹相对于夹持工位静止,如此,有利于简化机械手上下料的工作,从而通过运输皮带和电池夹具的结合,在提高电池运输效率的同时,简化电池运输驱动机构,从而降低出错率。

A Waste Removal Wire Device for Cylindrical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PACK制造过程中,不良产品直接关系到产品生产的生产效率、合格率,更关乎后续应用的安全性能。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电池生产工艺复杂,工序较多。较多的工位及复杂的工序致使电池产品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产品。一般情况下,单纯的人工分拣效率低、漏捡和错捡率较高、对员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在现今社会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用工成本日益提高,替代人工的机械智能成为了一种迫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运输皮带、传动轴和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安装在机架上,导向结构上设有限位缝隙,运输皮带循环运动地安装在限位缝隙内并通过导向结构支撑;传动轴安装在导向结构上并与运输皮带传动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并与传动轴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带动运输皮带传动;运输皮带上沿其运动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电池夹具。优选的,驱动电机、运输皮带、传动轴和导向结构一一对应并构成一组排废运输机构;机架上安装有多组排废运输机构。优选的,机架上安装有四组排废运输机构。优选的,每一个排废运输机构均包含一个电气模块,电气模块中包含满位开关和报警器,报警器用于根据满位开关的开关信号进行报警。优选的,满位开关与报警器串联连接。优选的,传动轴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并与运输皮带匹配的环形凹槽。优选的,导向结构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限位缝隙。优选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优选的,电池夹具拆卸安装在运输皮带上。优选的,位于运输皮带上表面的电池夹具,其底部插入限位缝隙,其顶部伸出限位缝隙。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工作过程中,在运输皮带的运动轨迹上设置一个夹持工位,工作过程中,通过机械手向夹持工位上电池夹具输送不合格电池进行排废。如此,通过运输皮带的转动,使得各电池夹具顺序经过夹持工位,从而使得机械手的运动轨迹相对于夹持工位静止,如此,有利于简化机械手上下料的工作,从而通过运输皮带和电池夹具的结合,在提高电池运输效率的同时,简化电池运输驱动机构,从而降低出错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主要用于电池生产流水线体上电池不良品的分拣、分类、摆放、装箱作用。整箱的电池在输送线上输送运行,由上一质检工位快速分辨出不良产品位置及不良原因,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做好电池标志。当整框电池运行到排废工位时,电气系统识别相应电信号分辨不良品所在位置、类型,由机械手抓取摆放于排废装置相应位置,待排满后装箱运往相应处理工位处理。本装置作为一个独立工位服务于整个输送流水线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影响整个线体的运行;具有智能性,与捡料机械手配合码位、分类摆放,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排满后通知员工一次取料,避免了员工的长时间待命,提高人员利用率;操作简单,整个过程由电气控制,自动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示中:1—机架,2—驱动电机,3—运输皮带,4—电池夹具,5—传动轴,6—导向结构,60—限位缝隙,61—第一限位板,62—第二限位板,7—电气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2、运输皮带3、传动轴5和导向结构6。导向结构6安装在机架1上,导向结构6上设有限位缝隙60,运输皮带3循环运动地安装在限位缝隙60内并通过导向结构6支撑。传动轴5安装在导向结构6上并与运输皮带3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传动轴5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5带动运输皮带3传动。运输皮带3上沿其运动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电池夹具4,即运输皮带3外周安装有多个电池夹具4,电池夹具4用于夹持电池。如此,工作过程中,在运输皮带3的运动轨迹上设置一个夹持工位,工作过程中,通过机械手向夹持工位上电池夹具4输送不合格电池进行排废。如此,通过运输皮带3的转动,使得各电池夹具4顺序经过夹持工位,从而使得机械手的运动轨迹相对于夹持工位静止,如此,有利于简化机械手上下料的工作,从而通过运输皮带3和电池夹具4的结合,在提高电池运输效率的同时,简化电池运输驱动机构,从而降低出错率。本技术进一步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2、运输皮带3、传动轴5和导向结构6一一对应并构成一组排废运输机构;机架1上安装有多组排废运输机构。如此,当该装置应用于不合格电池下料时,可根据排废运输机构的数量对不同原因导致不合格的电池进行分组,通过机械手将同一原因导致不合格的电池夹持到同一条运输皮带3上。如此,方便了不合格电池的分类处理。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机架1上安装有四组排废运输机构。本技术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排废运输机构均包含一个电气模块7,电气模块7中包含满位开关和报警器,报警器用于根据满位开关的开关信号进行报警。如此,在排废运输机构上的电池夹具4全部填满电池后,通过满位开关输送的开关信号可控制报警器报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该排废运输机构上的不合格电池进行移除,避免影响该条排废运输机构的正常使用。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满位开关与报警器串联连接。具体实施时,满位开关可通过人工操作,也可根据现有技术通过处理器根据对排废运输机构中运输皮带3的运动路程或者各电池夹具4的监控结果自动判断电池夹具4满位情况,从而自动控制满位开关工作。本技术进一步实施方式中,传动轴5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并与运输皮带3匹配的环形凹槽。如此,可避免运输皮带3上的电池夹具4影响传动轴5的运动。本技术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6包括第一限位板61和第二限位板62,第一限位板61和第二限位板62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限位缝隙60,以便通过第一限位板61和第二限位板62限制运输皮带3的运动轨迹,防止运输皮带3偏移。具体的,第一限位板61和第二限位板6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夹具4拆卸安装在运输皮带3上,以便根据不同尺寸的电池更换电池夹具4。进一步的,位于运输皮带3上表面的电池夹具4,其底部插入限位缝隙60,其顶部伸出限位缝隙60。如此,即可避免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偏移,又可避免电池过于深入限位缝隙导致的电池插入不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2)、运输皮带(3)、传动轴(5)和导向结构(6);导向结构(6)安装在机架(1)上,导向结构(6)上设有限位缝隙(60),运输皮带(3)循环运动地安装在限位缝隙(60)内并通过导向结构(6)支撑;传动轴(5)安装在导向结构(6)上并与运输皮带(3)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传动轴(5)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5)带动运输皮带(3)传动;运输皮带(3)上沿其运动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电池夹具(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驱动电机(2)、运输皮带(3)、传动轴(5)和导向结构(6);导向结构(6)安装在机架(1)上,导向结构(6)上设有限位缝隙(60),运输皮带(3)循环运动地安装在限位缝隙(60)内并通过导向结构(6)支撑;传动轴(5)安装在导向结构(6)上并与运输皮带(3)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传动轴(5)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5)带动运输皮带(3)传动;运输皮带(3)上沿其运动方向均匀安装有多个电池夹具(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2)、运输皮带(3)、传动轴(5)和导向结构(6)一一对应并构成一组排废运输机构;机架(1)上安装有多组排废运输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安装有四组排废运输机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的排废线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排废运输机构均包含一个电气模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华李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