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导向件和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50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转向导向件和转向装置。转向导向件包括件本体,件本体包括周向方向延伸的周向表面,周向表面上形成多条周向间隔布置的并用于容纳导向配合件上的导向体的导向槽,每个导向槽同时沿着件本体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延伸,每个导向槽在件本体的周向方向上的槽侧壁上形成有与相邻的导向槽相通的开口,以使得容纳在导向槽内的导向体能够从导向槽的一端轴向并周向移动到导向槽的另一端,导向体能够离开导向槽的另一端并通过开口进入到相邻的导向槽内并移动到该相邻的导向槽的一端。该转向导向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与导向配合件配合,以实现部件比如待研磨玻璃便捷的转向,且成本较低,简单实用。

Steering guide and steering 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导向件和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控制
,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导向件和一种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玻璃的深加工过程中,为了使得玻璃的各个边满足需求,通常需要采用研磨机对玻璃的边缘,比如长短边缘进行研磨。而在玻璃的研磨过程中,玻璃通常设置在玻璃转向装置上,然后通过研磨机来对玻璃的边进行研磨,因此,就需要根据研磨需求来调换玻璃的长短边方位,比如需要将玻璃调整90°方位,以使得玻璃相应的边与研磨机接触以实现研磨作业。但是,目前的玻璃研磨转向装置结构较复杂,使用成本较高,比如,当需要转向时,为了避免玻璃与研磨头发生干涉,就需要将研磨机的研磨头挪开,接着玻璃转向装置再转动所需角度以调整玻璃的边,然后研磨头再靠近玻璃的边进行研磨,从而导致研磨转向不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导向件,该转向导向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与导向配合件配合,以实现部件比如待研磨玻璃便捷的转向,且成本较低,简单实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导向件,该转向导向件包括件本体,所述件本体包括周向方向延伸的周向表面,所述周向表面上形成多条周向间隔布置的并用于容纳导向配合件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导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件本体,所述件本体包括周向方向延伸的周向表面,所述周向表面上形成多条周向间隔布置的并用于容纳导向配合件上的导向体的导向槽(1),其中,每个所述导向槽(1)同时沿着件本体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延伸,并且每个所述导向槽(1)在件本体的周向方向上的槽侧壁上形成有与相邻的导向槽相通的开口(2),以使得从所述件本体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轴向方向上,容纳在所述导向槽(1)内的导向体能够从所述导向槽(1)的一端轴向并周向移动到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并在从所述件本体的第二端到第一端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导向体能够离开所述导向槽(1)的另一端并通过所述开口(2)进入到相邻的所述导向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导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件本体,所述件本体包括周向方向延伸的周向表面,所述周向表面上形成多条周向间隔布置的并用于容纳导向配合件上的导向体的导向槽(1),其中,每个所述导向槽(1)同时沿着件本体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延伸,并且每个所述导向槽(1)在件本体的周向方向上的槽侧壁上形成有与相邻的导向槽相通的开口(2),以使得从所述件本体的第一端到第二端的轴向方向上,容纳在所述导向槽(1)内的导向体能够从所述导向槽(1)的一端轴向并周向移动到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并在从所述件本体的第二端到第一端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导向体能够离开所述导向槽(1)的另一端并通过所述开口(2)进入到相邻的所述导向槽(1)内并移动到该相邻的所述导向槽(1)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导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导向槽(1)的一端轴向对齐,使得所述导向体能够轴向移动地离开所述导向槽(1)的另一端并通过所述开口(2)进入到相邻的所述导向槽(1)内并移动到该相邻的所述导向槽(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导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开口(2)处的第一弹性导向臂(3),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导向臂(3)的一端连接在一侧的所述开口(2)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开口壁上,所述第一弹性导向臂(3)的另一端抵接在该一侧的所述开口(2)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开口壁上;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导向臂(3)设置为能够引导容纳在所述导向槽(1)内的导向体朝向所述导向槽(1)的另一端轴向并周向移动,并且允许所述导向体挤开所述第一弹性导向臂(3)以通过所述开口(2)进入到相邻的所述导向槽(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导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内的第二弹性导向臂(4),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导向臂(4)的一端连接在一侧的所述开口(2)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开口壁上,所述第二弹性导向臂(4)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槽(1)的另一侧所述开口(2)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开口壁上,所述第二弹性导向臂(4)和所述第一弹性导向臂(3)之间形成导向体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李赫然王剑波陈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