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给卧床病人翻身和移动的托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50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给卧床病人翻身和移动的托垫,其中部设有底垫,底垫的正面内部嵌装有长条形气囊;底垫左右两侧边沿的中间部分还分别向左右两边延伸,并在左右端部各形成一个挂颈孔;每个挂颈孔各配有两条肩带,肩带一端分别与挂颈孔两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底垫侧边的两个边角固定连接;在各肩带的中部还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截挂带,挂带的开放端连接有塑料插扣。本托垫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更多地利用肩部的力量来进行承重操作,使力量分配更加合理,力量较小的护士也能轻松进行操作。另外由于对病人采用气囊进行托垫,可以很好地避免病人在翻身和移动时碰伤,托垫对病人的压迫较为缓和,病人的舒适度更好。

A pad for turning over and moving bedridden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给卧床病人翻身和移动的托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托垫,具体是一种用于给卧床病人翻身和移动的托垫,属于临床护理辅助器具

技术介绍
对于卧床病人的护理是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压疮,为了防止病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躺卧而导致局部受压形成压疮,医护人员需要定时给病人进行翻身,有时病人躺卧的位置不正还需要对病人进行搬抬移动。由于医护人员多为女性,力量不足,当遇到体重较重的病人时,给病人翻身和移动的工作会显得很吃力,需要多个人员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强度大而且费时费力。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用于协助卧床病人翻身的托垫类产品,但这些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利用此类托垫给病人翻身或移动时,只能完全依靠医护人员手臂的力量来对托垫进行拉拽或搬抬,对于女性医护人员尤其是个头较小者来说,仍然显得较为吃力。(2)、利用此类托垫给病人翻身或移动时,托垫对病人的压迫过紧,病人的舒适度较差,如果操作不当,还容易弄伤病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给卧床病人翻身和移动的托垫,其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和优化,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多地利用肩部的力量来进行承重操作,而且托垫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给卧床病人翻身和移动的托垫,其特征是:所述托垫的中部设有底垫(1),底垫(1)的正面内部嵌装有两个横向排列的长条形气囊(2),两个气囊(2)分别设置在底垫(1)正面的上下两侧,每个气囊(2)均配有独立的气嘴(3);底垫(1)左右两侧边沿的中间部分还分别向左右两边延伸,并在左右端部各形成一个挂颈孔(4);每个挂颈孔(4)各配有两条肩带(5),左侧的两条肩带(5)一端分别与左挂颈孔(4)两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底垫(1)左侧边的两个边角固定连接;右侧的两条肩带(5)一端分别与右挂颈孔(4)两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底垫(1)右侧边的两个边角固定连接;在各肩带(5)的中部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给卧床病人翻身和移动的托垫,其特征是:所述托垫的中部设有底垫(1),底垫(1)的正面内部嵌装有两个横向排列的长条形气囊(2),两个气囊(2)分别设置在底垫(1)正面的上下两侧,每个气囊(2)均配有独立的气嘴(3);底垫(1)左右两侧边沿的中间部分还分别向左右两边延伸,并在左右端部各形成一个挂颈孔(4);每个挂颈孔(4)各配有两条肩带(5),左侧的两条肩带(5)一端分别与左挂颈孔(4)两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底垫(1)左侧边的两个边角固定连接;右侧的两条肩带(5)一端分别与右挂颈孔(4)两侧的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喜宁何联义刘海兰陈琼珍张良吴燕霞雷秋连郭荣金黄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