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气垫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10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翻身气垫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控制器内壁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电源插口,控制器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快速连接器,控制器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脉冲群抑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器、脉冲群抑制器、同步电机、微动开关、转向阀本体、固定板、变压器、电源板、电源开关、电源插口、隔膜式气泵、气泵固定板、快速连接器、横杆、安装孔、通口、插槽、横槽、固定块、转向阀盖体和插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翻身气垫控制器转向阀在使用时,往往表面不光滑,有飞边、毛刺等现象,从而影响翻身气垫控制器转向阀的实用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Turn-over air cushion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气垫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翻身气垫控制器。
技术介绍
翻身气垫,对于长期卧床病人,若护理不当,就比较容易产生褥疮。随着上海进入老年化社会,卧床老人的护理越发显得重要。本作品是一种用于卧床病人护理的,使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翻身气垫。可直接放置在普通的床架上。设置了无线电和声音遥控装置,用于截瘫和其他卧床病人自主控制翻身。翻身气垫控制器是属于翻身气垫的一种,而转向阀是翻身气垫控制器内部的一个关键部件,现有的翻身气垫控制器转向阀在使用时,往往表面不光滑,有飞边、毛刺等现象,从而影响翻身气垫控制器转向阀的实用性,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翻身气垫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翻身气垫控制器,具备表面光滑,无飞边、毛刺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翻身气垫控制器在使用时不具备表面光滑,无飞边、毛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表面光滑,无飞边、毛刺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翻身气垫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控制器内壁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电源插口,所述控制器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快速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翻身气垫控制器,包括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9),所述控制器(1)内壁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电源插口(10),所述控制器(1)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快速连接器(13),所述控制器(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脉冲群抑制器(2),所述控制器(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固定板(12),所述气泵固定板(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隔膜式气泵(11),所述控制器(1)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变压器(7)和电源板(8),所述控制器(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向阀本体(5),所述转向阀本体(5)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

【技术特征摘要】
1.翻身气垫控制器,包括控制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9),所述控制器(1)内壁右侧的底部开设有电源插口(10),所述控制器(1)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快速连接器(13),所述控制器(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脉冲群抑制器(2),所述控制器(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固定板(12),所述气泵固定板(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隔膜式气泵(11),所述控制器(1)内腔的右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变压器(7)和电源板(8),所述控制器(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向阀本体(5),所述转向阀本体(5)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动开关(4),所述转向阀本体(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4),所述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朗辰医疗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