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48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零件;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定位并固定;S3、将横梁分别与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得到半成品A,然后将提升并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上;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定位并固定;随后校正定位半成品A与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之;S5、将左纵梁分别与左前立柱和左后立柱焊接连接,将右纵梁分别与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从而得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产品精度,且提升生产效率。

A Modular Welding Technology for Elevator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
技术介绍
电梯井道是作为电梯安装、运行的专用空间,需满足电梯安装、运行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后期在原有建筑物外加装的电梯,电梯安装前现场井道的施工占用场地大,施工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噪音污染给周边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会产生诸多不便。为了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模块化电梯井道应运而生,其把传统工艺现场施工的大部份工序在工厂内完成,然后在现场条件满足的时候将工厂加工完毕的多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运输到现场,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电梯井道的吊装和拼装。现阶段,在工厂内进行模块化电梯井道的生产时,通常采用分散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对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进行独立组焊加工,导致生产出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精度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后期模块化电梯井道的吊装和拼装,且这种生产方式依靠采用大量人工参与进行协调配合生产,而未形成流水化作业的生产模式,生产效率较低,管理难度大。本专利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精度,且提升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至少一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包括有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所述左后立柱与右后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左前立柱与左后立柱之间设有左纵梁,所述右前立柱与右后立柱之间设有右纵梁,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零件:按设计尺寸加工出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所需的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S3、将横梁分别与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从而得到半成品A;然后半成品A沿竖直方向提升并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上;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随后校正定位半成品A从而使得半成品A与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之间的位置符合设计尺寸要求;S5、将左纵梁分别与左前立柱和左后立柱焊接连接,将右纵梁分别与右前立柱和右后立柱焊接连接从而得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多个上下叠置连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所述步骤S2中将全部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全部左后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后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所述步骤中将全部左前立柱和右前立柱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上,全部左前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前立柱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组焊生产线包括有多组沿横向方向平行并列布置的龙门架,相邻的两组龙门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长度,且整条组焊生产线的长度大于模块化电梯井道的总体长度;每一组所述的龙门架包括两根对称布置的支柱,每一根所述的支柱上设有用于放置和定位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所述上支撑臂可活动地安装在支柱上,所述下支撑臂沿纵向方向固定安装在支柱上且位于所述龙门架的内侧,所述下支撑臂上设有定位组件。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二定位模块,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可调整地安装在下支撑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模块包括可调整地安装在下支撑臂的上表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可活动地设置有推块,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推块抵接的偏心轮。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上支撑臂套接在所述支柱上从而使得所述上支撑臂可绕支柱旋转且可沿竖直方向相对支柱上下运动,所述上支撑臂上还连接有控制其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下支撑臂旁还设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托架和顶升驱动机构,所述顶升托架上设有托辊。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每一组所述的龙门架中所述两根支柱的顶部设有将两根支柱连接的横梁,所述的多组沿横向方向并列布置的龙门架的横梁底部设有沿横向方向贯穿所有龙门架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起重设备,所述轨道在最边缘的龙门架处向外延伸,所述轨道向外延伸的距离大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长度,所述轨道向外延伸后其末端设有支撑门架。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在位于步骤S5之后还包括有步骤S6、模块化电梯井道转移:以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为单元,将组焊完毕的模块化电梯井道转移出组焊生产线并输送至下一工位。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步骤S1中包括在预处理工位使用锯床对原材料按所需长度和形状进行切割下料。如上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预处理工位还设有用于对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进行钻孔加工的多轴钻设备;在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和右后立柱进行钻孔是为了方便各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专门研发的组焊生产线并配合采用整体定位压紧,多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同时组焊施工的方法,能够精准地将原材料组焊成多个吻合度和直线度高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同时形成了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的流水作业模式,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易于管理的特点,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组焊生产线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组焊生产线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龙门架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龙门架的主视图。图5为图3中下支撑臂和定位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立体图。图7本专利技术中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的组焊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多轴钻设备的立体图Ⅰ。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多轴钻设备的立体图Ⅱ。图10为图9中的多轴钻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10所示,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该工艺的实施过程主要是在组焊生产线8上进行,所述组焊生产线8包括有多组沿横向方向平行并列布置的龙门架9,相邻的两组龙门架9之间的距离小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的长度;每一组所述的龙门架9包括两根对称布置的支柱91,所述的两根支柱91的顶部设有将两根支柱91连接的横梁93,所述的多组沿横向方向并列布置的龙门架9的横梁93底部设有沿横向方向贯穿所有龙门架9的轨道96,所述轨道96上设有起重设备97,所述轨道96在最边缘的龙门架9处向外延伸,所述轨道96向外延伸的距离大于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的长度,所述轨道96向外延伸后其末端设有支撑门架98。每一根所述的支柱91上设有用于放置和定位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的上支撑臂921和下支撑臂922;所述下支撑臂922沿纵向方向固定安装在支柱91上且位于所述龙门架9的内侧;所述上支撑臂921套接在所述支柱91上从而使得所述上支撑臂921可绕支柱91旋转且可沿竖直方向相对支柱91上下运动,所述上支撑臂921上还连接有控制其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923;优选的所述下支撑臂922上设有定位组件10,所述定位组件10包括第一定位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至少一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包括有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所述左后立柱(3)与右后立柱(4)之间设有横梁(5),所述左前立柱(1)与左后立柱(3)之间设有左纵梁(6),所述右前立柱(2)与右后立柱(4)之间设有右纵梁(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零件:按设计尺寸加工出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需的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横梁(5)、左纵梁(6)和右纵梁(7);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S3、将横梁(5)分别与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焊接连接从而得到半成品A;然后半成品A沿竖直方向提升并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上;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随后校正定位半成品A从而使得半成品A与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之间的位置符合设计尺寸要求;S5、将左纵梁(6)分别与左前立柱(1)和左后立柱(3)焊接连接,将右纵梁(7)分别与右前立柱(2)和右后立柱(4)焊接连接从而得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至少一个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包括有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所述左后立柱(3)与右后立柱(4)之间设有横梁(5),所述左前立柱(1)与左后立柱(3)之间设有左纵梁(6),所述右前立柱(2)与右后立柱(4)之间设有右纵梁(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加工零件:按设计尺寸加工出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需的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横梁(5)、左纵梁(6)和右纵梁(7);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S3、将横梁(5)分别与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焊接连接从而得到半成品A;然后半成品A沿竖直方向提升并放置在合适的高度上;S4、将步骤S1中得到的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然后按设计尺寸校正定位并固定;随后校正定位半成品A从而使得半成品A与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之间的位置符合设计尺寸要求;S5、将左纵梁(6)分别与左前立柱(1)和左后立柱(3)焊接连接,将右纵梁(7)分别与右前立柱(2)和右后立柱(4)焊接连接从而得到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电梯井道包括有多个上下叠置连接的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所述步骤S2中将全部左后立柱(3)和右后立柱(4)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全部左后立柱(3)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后立柱(3)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所述步骤S4中将全部左前立柱(1)和右前立柱(2)同时水平放置在组焊生产线(8)上,全部左前立柱(1)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全部右前立柱(2)首尾相接触排列成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电梯井道组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焊生产线(8)包括有多组沿横向方向平行并列布置的龙门架(9),每一组所述的龙门架(9)包括两根对称布置的支柱(91),每一根所述的支柱(91)上设有用于放置和定位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002)的上支撑臂(921)和下支撑臂(922),所述上支撑臂(921)可活动地或可伸缩地安装在支柱(91)上,所述下支撑臂(922)沿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