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66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包括安装底座、上、下横梁、安装铝型材、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所述上、下横梁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安装铝型材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安装铝型材可移动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机构包括板件夹具和提升装置,所述板件夹具置于所述提升装置上,所述提升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上,并随所述安装铝型材一起水平移动;本方案的往复杆升降和水平移动稳定可靠,且体积小,节省厂房空间,且对于以往搬送定位机构使用的举升缸将工件举升脱离开定位工装后进行搬运输送,可大大的缩短工件的搬运时间。

A Light Load Reciprocat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
本技术涉及汽车焊装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
技术介绍
汽车焊装生产是一个大批量、高强度的生产作业过程,以往的以人工作业为主体的生产模式渐渐的被全自动化机器臂机器人作业所取代。但是怎样提高机械臂的作业效率,获得更快的生产节拍是目前考虑的重点。尤其运用在焊点数量较多、板件巨大的车身底板及车身主拼、车身增打等自动生产线上就尤为突出,由于空间布局的原因,往往一个工位只能布置6-8台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如果需要高节拍生产的情况下,就需要布置多工位进行焊接,搬送机构起到了多工位之间的搬送桥梁的作用,但是怎样减少搬送时间是本次研发的核心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该往复杆升降和水平移动稳定可靠,且体积小,节省厂房空间,且对于以往搬送定位机构使用的举升缸将工件举升脱离开定位工装后进行搬运输送,可大大的缩短工件的搬运时间。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包括安装底座、上、下横梁、安装铝型材、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直驱动机构;所述上、下横梁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安装铝型材滑动连接在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安装铝型材可移动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机构包括板件夹具和提升装置,所述板件夹具置于所述提升装置上,所述提升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上,并随所述安装铝型材一起水平移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和安装座,所述伺服电机和减速器连接,并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安装铝型材上设置的齿条啮合,所述齿条沿所述安装铝型材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板件夹具包括安装框架、夹紧单元、吸盘和升降滑移导向柱,所述安装框架置于所述提升装置上,所述夹紧单元和所述吸盘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滑移导向柱竖直安装在安装框架下表面,并穿过所述安装铝型材上设置的导向轴套。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举升气缸和举升连接块;所述举升气缸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侧面,所述举升连接块固定在所述举升气缸的顶端,并与所述板件夹具插接。所述导向轴套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侧面,并随所述安装铝型材一起水平移动。所述举升气缸上还固定连接有滚轮和导向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和下横梁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上、下横梁的两侧面。所述导向轴套上还固定连接有滚轮和导向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上横梁的上表面和下横梁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上、下横梁的两侧面。所述安装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夹具安装立柱。本技术为汽车车身焊接生产线中的一个重要机构,实现了汽车车身搬运定位机构的往复动作,该往复杆升降和水平移动稳定可靠,且体积小,节省厂房空间,对于以往搬送定位机构使用的举升缸将工件举升脱离开定位工装后进行搬运输送,大大的缩短了工件的搬运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往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水平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竖直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板件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图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包括安装底座1、上、下横梁2、3、安装铝型材4、水平驱动机构5和竖直驱动机构6;所述上、下横梁2、3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安装铝型材4滑动连接在所述上、下横梁2、3之间;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安装在安装底座1上,并与所述安装铝型材4可移动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机构6包括板件夹具60和提升装置61,所述板件夹具60置于所述提升装置61上,所述提升装置61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4上,并随所述安装铝型材4一起水平移动。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1、减速器52和安装座53,所述伺服电机51和减速器52连接,并通过所述安装座53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减速器5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54,所述齿轮54与所述安装铝型材4上设置的齿条41啮合,所述齿条41沿所述安装铝型材4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板件夹具60包括安装框架601、夹紧单元602、吸盘603和升降滑移导向柱604,所述安装框架601置于所述提升装置61上,所述夹紧单元602和所述吸盘603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601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滑移导向柱604竖直安装在安装框架601下表面,并穿过所述安装铝型材4上设置的导向轴套42。所述提升装置61包括举升气缸611和举升连接块612;所述举升气缸611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4侧面,所述举升连接块612固定在所述举升气缸611的顶端,并与所述板件夹具60插接。所述导向轴套42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4侧面,并随所述安装铝型材4一起水平移动。所述举升气缸611上还固定连接有滚轮613和导向轮614,所述滚轮613设置在所述上横梁2的上表面和下横梁3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轮614设置在所述上、下横梁2、3的两侧面。所述导向轴套42上还固定连接有滚轮613和导向轮614,所述滚轮613设置在所述上横梁2的上表面和下横梁3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轮614设置在所述上、下横梁2、3的两侧面。所述安装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夹具安装立柱7;下横梁3上设置有缓冲器8。车身板件9通过夹紧单元602固定在板件夹具60上,吸盘603可以加强固定车身板件9;升降滑移导向柱604套在导向轴套42内,可以使升降运行时更加稳定;通过举升连接块612将举升气缸611和板件夹具60连接在一起,当举升气缸611打开时,推动板件夹具60向上移动至设定位置,同时伺服电机51运行,减速器52输出轴带动齿轮54转动,齿轮54与齿条41啮合使齿条41在水平方向前后移动,带动安装铝型材4上的竖直驱动机构6水平方向前后移动至设定位置,举升气缸611闭合,板件夹具60下落,使车身板件9落在安装底座1的两侧设置的夹具安装立柱7上,然后定位、焊装。其中,滚轮613使竖直驱动机构6在上、下横梁2、3上自由滑动,导向轮614限制竖直驱动机构6其他方向的移动使其只在设定方向上移动,在下横梁3上设置缓冲器8可以对降落其缓冲作用,使下落时零件不会冲撞,保护零件不受损。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上、下横梁(2、3)、安装铝型材(4)、水平驱动机构(5)和竖直驱动机构(6);所述上、下横梁(2、3)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安装铝型材(4)滑动连接在所述上、下横梁(2、3)之间;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安装在安装底座(1)上,并与所述安装铝型材(4)可移动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机构(6)包括板件夹具(60)和提升装置(61),所述板件夹具(60)置于所述提升装置(61)上,所述提升装置(61)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4)上,并随所述安装铝型材(4)一起水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上、下横梁(2、3)、安装铝型材(4)、水平驱动机构(5)和竖直驱动机构(6);所述上、下横梁(2、3)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安装铝型材(4)滑动连接在所述上、下横梁(2、3)之间;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安装在安装底座(1)上,并与所述安装铝型材(4)可移动连接;所述竖直驱动机构(6)包括板件夹具(60)和提升装置(61),所述板件夹具(60)置于所述提升装置(61)上,所述提升装置(61)固定在所述安装铝型材(4)上,并随所述安装铝型材(4)一起水平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1)、减速器(52)和安装座(53),所述伺服电机(51)和减速器(52)连接,并通过所述安装座(53)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减速器(5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54),所述齿轮(54)与所述安装铝型材(4)上设置的齿条(41)啮合,所述齿条(41)沿所述安装铝型材(4)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负载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夹具(60)包括安装框架(601)、夹紧单元(602)、吸盘(603)和升降滑移导向柱(604),所述安装框架(601)置于所述提升装置(61)上,所述夹紧单元(602)和所述吸盘(603)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廉宪勇李磊杨献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双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