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40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涉及竹竹制品摆件领域包括:底座,工作台,转轴,推动部,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滚轴;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于滚轴中部,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滚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设有若干软毛刷;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滚轴的两端,所述连接轴与矩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上设有传动组件。解决了人工上油比较浪费时间,并且很多细小的地方容易被忽视,造成漏涂的情况的问题。

An Oiling Equipment for Bamboo Orna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竹制品摆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
技术介绍
竹制品摆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竹制品的摆放受环境影响较大,竹制品适合摆放于室内,不能暴晒,否则可能出现开裂,并且不能受潮,否则可能出现霉变,因此需要定期对竹制品进行上油,目前上油的方式均为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具有如下缺陷:人工上油比较浪费时间,并且很多细小的地方容易被忽视,造成漏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上油比较浪费时间,并且很多细小的地方容易被忽视,造成漏涂的情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整体与立方体;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整体为圆柱形,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底座上方;转轴,所述转轴上端与工作台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下端嵌于底座上表面中部,且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对称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动部包括两个推拉板,所述推拉板对称设于底座前后两侧,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矩形通孔;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滚轴;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于滚轴中部,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滚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设有若干软毛刷;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滚轴的两端,所述连接轴与矩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转轴,所述动力转轴穿过推拉板,且动力转轴与推拉板转动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套接于动力转轴表面,且套筒的端部与推拉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动力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外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转盘,所述转盘设于动力转轴的端部,且转盘与动力转轴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设于转盘边部,且第一转动杆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连接;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设于连接轴的端部,且第二转动杆与连接轴固定连接;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一端与第一转动杆端部转动连接,铰接杆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带轮,所述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工字型滑槽,所述工字型滑槽设于工作台表面,且中心对称设有四个;工字型滑块,所述工字型滑块设于工字型滑槽内部,且工字型滑块与工字型滑槽滑动连接;弹簧,所述弹簧设于工字型滑槽内,所述弹簧一端与工字型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工字型滑槽内表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侧表面对称设有矩形滑槽,所述推拉板内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与矩形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板下端设有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工字型滑块表面设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滚轴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滚轴为空心圆柱体。有益效果:将竹制品摆件固定于工作台上,通过移动推拉板的位置,来调整工作部的位置,推拉板的位置固定好后,在软毛刷上涂抹竹制品保养所需的油,则可进行上油工序,动力转轴外接电机,当电机启动后,动力转轴发生同步转动,动力转轴发生转动后,带动转盘同步转动,并且转盘上的第一转动杆绕转盘中心发生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配合,第一转动杆在绕转盘中心发生转动的同时,还会发生自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通过皮带配合连接,因此,第一转动杆的自转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动杆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带动螺纹杆发生转动,又因为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之间通过铰接杆连接,所以,转盘在转动的同时,铰接杆会拉动连接轴发生上下移动,因此,螺纹杆在发生自转的同时,还能上下进行移动,软毛刷随着螺纹杆的转动而转动,在转动的同时,对竹制品表面进行涂抹,软毛刷还能发生上下移动,可对竹制品摆件的各个部位都进行涂抹,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节约了人工成本,转动底座后,可让竹制品上油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主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作部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传动组件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传动组件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整体与立方体;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整体为圆柱形,所述工作台2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转轴3,所述转轴3上端与工作台2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下端嵌于底座1上表面中部,且转轴3与底座1转动连接;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对称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动部包括两个推拉板11,所述推拉板11对称设于底座1前后两侧,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矩形通孔;工作部13,所述工作部13包括,滚轴1301,所述滚轴1301为空心圆柱体;可以节省材料成本。螺纹杆1303,所述螺纹杆1303设于滚轴1301中部,且所述螺纹杆1303与所述滚轴130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303表面设有若干软毛刷;连接轴1307,所述连接轴1307设于滚轴1301的两端,所述连接轴1307与矩形通孔1305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11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转轴15,所述动力转轴15穿过推拉板11,且动力转轴15与推拉板11转动连接;套筒1501,所述套筒1501套接于动力转轴15表面,且套筒1501的端部与推拉板1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501与动力转轴15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501外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503;转盘7,所述转盘7设于动力转轴15的端部,且转盘7与动力转轴15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1505,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设于转盘7边部,且第一转动杆1505与转盘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504,所述第一齿轮1503与第二齿轮1504配合连接;第二转动杆1509,所述第二转动杆1509设于连接轴1307的端部,且第二转动杆1509与连接轴1307固定连接;铰接杆1506,所述铰接杆1506一端与第一转动杆1505端部转动连接,铰接杆1506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150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和第二转动杆1509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带轮1510,所述带轮1510之间设有皮带1507,所述带轮1510之间通过皮带1507配合连接。将竹制品摆件固定于工作台2上,通过移动推拉板11的位置,来调整工作部13的位置,推拉板11的位置固定好后,在软毛刷上涂抹竹制品保养所需的油,则可进行上油工序,动力转轴15外接电机,当电机启动后,动力转轴15发生同步转动,动力转轴15发生转动后,带动转盘7同步转动,并且转盘7上的第一转动杆1505绕转盘7中心发生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503与第二齿轮1504的配合,第一转动杆1505在绕转盘7中心发生转动的同时,还会发生自转,第一转动杆1505和第二转动杆1509之间通过皮带1507配合连接,因此,第一转动杆1505的自转通过皮带1507带动第二转动杆1509发生转动,第二转动杆1509的转动带动螺纹杆1303发生转动,又因为第一转动杆1505和第二转动杆1509之间通过铰接杆1506连接,所以,转盘7在转动的同时,铰接杆1507会拉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整体与立方体;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整体为圆柱形,所述工作台(2)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转轴(3),所述转轴(3)上端与工作台(2)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下端嵌于底座(1)上表面中部,且转轴(3)与底座(1)转动连接;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对称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动部包括两个推拉板(11),所述推拉板(11)对称设于底座(1)前后两侧,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矩形通孔;工作部(13),所述工作部(13)包括,滚轴(1301);螺纹杆(1303),所述螺纹杆(1303)设于滚轴(1301)中部,且所述螺纹杆(1303)与所述滚轴(130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303)表面设有若干软毛刷;连接轴(1307),所述连接轴(1307)设于滚轴(1301)的两端,所述连接轴(1307)与矩形通孔(1305)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11)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转轴(15),所述动力转轴(15)穿过推拉板(11),且动力转轴(15)与推拉板(11)转动连接;套筒(1501),所述套筒(1501)套接于动力转轴(15)表面,且套筒(1501)的端部与推拉板(1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501)与动力转轴(15)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501)外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503);转盘(7),所述转盘(7)设于动力转轴(15)的端部,且转盘(7)与动力转轴(15)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1505),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设于转盘(7)边部,且第一转动杆(1505)与转盘(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504),所述第一齿轮(1503)与第二齿轮(1504)配合连接;第二转动杆(1509),所述第二转动杆(1509)设于连接轴(1307)的端部,且第二转动杆(1509)与连接轴(1307)固定连接;铰接杆(1506),所述铰接杆(1506)一端与第一转动杆(1505)端部转动连接,铰接杆(1506)另一端与第二铰接杆(150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和第二转动杆(1509)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带轮(1510),所述带轮(1510)之间设有皮带(1507),所述带轮(1510)之间通过皮带(1507)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品摆件上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整体与立方体;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整体为圆柱形,所述工作台(2)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转轴(3),所述转轴(3)上端与工作台(2)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下端嵌于底座(1)上表面中部,且转轴(3)与底座(1)转动连接;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对称设于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推动部包括两个推拉板(11),所述推拉板(11)对称设于底座(1)前后两侧,所述推拉板上设有矩形通孔;工作部(13),所述工作部(13)包括,滚轴(1301);螺纹杆(1303),所述螺纹杆(1303)设于滚轴(1301)中部,且所述螺纹杆(1303)与所述滚轴(130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303)表面设有若干软毛刷;连接轴(1307),所述连接轴(1307)设于滚轴(1301)的两端,所述连接轴(1307)与矩形通孔(1305)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11)上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动力转轴(15),所述动力转轴(15)穿过推拉板(11),且动力转轴(15)与推拉板(11)转动连接;套筒(1501),所述套筒(1501)套接于动力转轴(15)表面,且套筒(1501)的端部与推拉板(1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501)与动力转轴(15)转动连接,所述套筒(1501)外端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1503);转盘(7),所述转盘(7)设于动力转轴(15)的端部,且转盘(7)与动力转轴(15)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1505),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设于转盘(7)边部,且第一转动杆(1505)与转盘(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505)尾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504),所述第一齿轮(1503)与第二齿轮(1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