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耦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32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27
一种导管耦接器(1)包括管道(4)和沿所述管道(4)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钳口(6),当所述钳口彼此抵靠时,钳口和所述管道(4)构成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孔以容纳导管的端部部分。钳口(6)通过钳口接头在相应的钳口端部处相互连接,所述钳口接头的接头轴线相对于管道(4)横向地延伸。另一钳口端部在各情况下均分别设置有卡扣锁定件和对立卡扣锁定件,它们相互作用以形成卡扣锁定装置。在接合位置,管道(4)通过至少一个钳口变形部件而变形,以便牢固地容纳导管端部部分。该导管耦接器(1)具有位于基部本体中的至少一个检查窗(22a)。检查窗(22a)能够视觉地检查管道(4)中的用于导管的端部部分的止挡件。结果是,获得了防止在所述导管的端部部分太短的情况下所述端部部分被引入管子中的导管耦接器。

Catheter cou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耦接器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8月2日,申请号为201380014886.9,专利技术名称为“导管耦接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交叉引用德国技术申请No.202012007845.3的内容通过引用方式结合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耦接器。
技术介绍
由EP1033146B1获知这种类型的导管耦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较为简便的导管耦接器。该导管耦接器包括管道和沿所述管道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钳口,当所述钳口彼此抵靠时,所述钳口与所述管道一起构成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孔以容纳导管的端部部分,其中,所述钳口通过钳口接头在相应的钳口端部处相互连接,所述钳口接头的接头轴线相对于所述管道横向地延伸,另一钳口端部在各情况下均分别设置有卡扣锁定件和对立卡扣锁定件,它们相互作用,使得两个卡扣锁定件形成卡扣锁定装置;当所述卡扣锁定装置处于接合位置时,所述管道通过至少一个钳口变形部件而变形,以牢固地容纳导管端部部分,并且基部本体中的至少一个检查窗能够视觉地检查所述管道中的用于所述导管的所述端部部分的止挡件。检查窗防止导管的端部部分在所述端部部分太短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耦接器(1),包括管道(4)和沿所述管道(4)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钳口,所述两个钳口为基部本体钳口(5)和接头钳口(6),当所述基部本体钳口(5)和所述接头钳口(6)彼此抵靠时,所述基部本体钳口和所述接头钳口与所述管道(4)一起构成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孔(9)以容纳导管(3)的端部部分,‑其中,所述基部本体钳口(5)和所述接头钳口(6)通过钳口接头(7)在相应的钳口端部处相互连接,所述钳口接头的接头轴线(8)相对于所述管道(4)横向地延伸,另一钳口端部在各情况下均分别设置有卡扣锁定件(10)和对立卡扣锁定件(11),它们相互作用,使得两个卡扣锁定件(10,11)形成卡扣锁定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17 DE 202012007845.31.一种导管耦接器(1),包括管道(4)和沿所述管道(4)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钳口,所述两个钳口为基部本体钳口(5)和接头钳口(6),当所述基部本体钳口(5)和所述接头钳口(6)彼此抵靠时,所述基部本体钳口和所述接头钳口与所述管道(4)一起构成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孔(9)以容纳导管(3)的端部部分,-其中,所述基部本体钳口(5)和所述接头钳口(6)通过钳口接头(7)在相应的钳口端部处相互连接,所述钳口接头的接头轴线(8)相对于所述管道(4)横向地延伸,另一钳口端部在各情况下均分别设置有卡扣锁定件(10)和对立卡扣锁定件(11),它们相互作用,使得两个卡扣锁定件(10,11)形成卡扣锁定装置;-其中,当所述卡扣锁定装置(10,11)处于接合位置时,所述管道(4)通过至少一个钳口变形部件(12,13;25)而变形,以牢固地容纳导管端部部分,-其中,在所述基部本体钳口(5)和所述接口钳口(6)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检查窗(22a)能够视觉地检查所述管道(4)中的用于所述导管的所述端部部分的止挡件,以及-其中,在邻近所述孔(9)布置的所述卡扣锁定件(10)与所述耦接器(1)的形成有所述孔(9)的头部部分(14)之间设置有凹部(15),所述凹部使得所述头部部分(14)相对于所述卡扣锁定件(10)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耦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本体钳口(5)构成所述耦接器(1)的承载所述管道(4)的基部本体的一部分,其中,基部本体钳口(5)设置有保护腹板(16至19;23,24),所述管道(4)设置在所述保护腹板之间,从而在其中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耦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本体钳口(5)构成所述耦接器(1)的承载所述管道(4)的基部本体的一部分。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尔斯滕·凯纳尔弗兰克·斯卡珀尔托马斯·雅克伯曼纽拉·班泽拉艾瑞斯·布卢姆马丁·希佩尔海因茨·维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劳梅迪奇股份公司B·布劳恩梅尔孙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