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236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包括:穿针鞘,设置有穿刺通道,所述穿针鞘后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一体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块,所述穿针鞘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显示条,所述第一刻度显示条与穿针鞘前端的距离为7cm‑8cm之间,所述穿针鞘前端设置为斜口;穿针,设置为可从所述穿刺通道穿过,所处穿针前端为针尖部,所述穿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穿针鞘的长度,所述穿针后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卡块配合固定的第二连接件;探针,设置为可从所述穿刺通道穿过,所处探针前端为钝头部,所述探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穿针鞘的长度。本公开的穿刺针克服了现有穿刺针的问题,能更好的应用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中。

A puncture needle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
技术介绍
治疗三叉神经痛时,传统的方法是采用Hartel前入路法,从患者口角处外侧2-3cm处进针,采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到达卵圆孔,在利用球囊导管进行观察和造影。现有的穿刺针一般包括穿针和穿针鞘,穿针的长度大于穿针鞘,穿针鞘外设置有5cm和10cm两条刻度值,用于显示穿刺的深度,在进行穿刺时,把穿针穿入穿针鞘组合起来,一起对人体进行刺穿,到达卵圆孔外,然后穿针退出,穿针鞘留在人体内用于插入球囊导管。经过申请人不断的实践和研究后,发现现有的穿刺针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一般人皮肤表层到卵圆孔之间的距离大概是7cm-8cm,现有的穿针鞘上的两个刻度值都不能准确显示合适的穿刺深度,无法对穿刺的深度提供精确指示;第二,现有的穿针和穿针鞘之间没有固定连接结构,在进行穿刺时,一般只对其中一个部件的后部施力使两者深入人体,但在进入人体内后,穿针或穿针鞘会由于受到内部阻力而向后退出,影响使用效果;第三,由于穿针不能过度深入卵圆孔,因此无法对球囊导管进行有效的探测引导作用,而且卵形孔内还有一层阻隔膜,靠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针鞘,设置有穿刺通道,所述穿针鞘后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一体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块,所述穿针鞘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显示条,所述第一刻度显示条与穿针鞘前端的距离为7cm‑8cm之间,所述穿针鞘前端设置为斜口;穿针,设置为可从所述穿刺通道穿过,所处穿针前端为针尖部,所述穿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穿针鞘的长度,所述穿针后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卡块配合固定的第二连接件;探针,设置为可从所述穿刺通道穿过,所处探针前端为钝头部,所述探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穿针鞘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针鞘,设置有穿刺通道,所述穿针鞘后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一体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块,所述穿针鞘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显示条,所述第一刻度显示条与穿针鞘前端的距离为7cm-8cm之间,所述穿针鞘前端设置为斜口;穿针,设置为可从所述穿刺通道穿过,所处穿针前端为针尖部,所述穿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穿针鞘的长度,所述穿针后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卡块配合固定的第二连接件;探针,设置为可从所述穿刺通道穿过,所处探针前端为钝头部,所述探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穿针鞘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盖体形状,当所述穿针从所述穿刺通道穿过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盖体边缘插入所述卡块内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中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卡块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配合的卡钩,所述卡块下部设置为解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家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