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贤专利>正文

杆体连接器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19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杆体衔接技术领域,尤指两支杆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器具。主要包括接头、锥形体、涨开体及螺纹杆体,接头与螺纹杆体螺纹连接而可实现相对的螺纹移动者,锥形件结合在螺纹杆体一端,两者形成一整体;涨开体分为两半体,包覆在锥形件的外周,并由一弹性圈扎合,可达成径向扩张者;接头前端与涨开体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即两者轴向相对固定;籍此实现接头与螺纹杆体相对之螺牙移动时,锥形件径向撑开涨开体,使涨开体径向扩张而摩擦连接对应管体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借以接头及涨开体相对螺纹杆体及锥形体之轴向移动,达到涨开体径向扩张连接,接头前端与涨开体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结构理想,加工制作方便,且扩张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杆体衔接
,尤指两支杆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 接器具。
技术介绍
人们在生活或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使用杆体的状况,如击球 用的球杆、登山用的登山杖等,这些杆体的使用,给人们带来许多的 方便。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亦不难发现,经常会产生杆体由于长、 短不适,给使用者在使用中带来不便。根据上述的种种原因,人们研发出使两者杆体可互相连接的杆体 连接器,利用内、外套之间的锥体互相移动,产生径向的扩大与縮小, 达到连接两者杆体的目的。林林总总的各种杆体连接器,都是采用上 述结构原理加工而成,但是,均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连接力度不够。本专利技术是在本申请人原有之中国专利第200620057304.2号专利 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既方便快捷、又牢固有力的杆体连接器改良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杆体连接器,主要包括接头、锥形体、涨开体及螺纹杆体,接头 与螺纹杆体螺纹连接而可实现相对的螺纹移动者,锥形件结合在螺纹 杆体一端,两者形成一整体;涨开体分为两半体,包覆在锥形件的外 周,并由一弹性圈扎合,可达成径向扩张者;接头前端与涨开体形成 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即两者轴向相对固定;籍此实现接头与螺纹杆 体相对之螺牙移动时,锥形件径向撑开涨开体,使涨开体径向扩张而 摩擦连接对应管体内壁。上述接头前端形成环形台阶嵌入涨开体内,涨开体有对应的卡槽 配合卡位,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锥形体与螺纹杆体一体成型制作或者一体注模形成,锥形体之前 后两端分别设有锥形,与此对应的涨开体前、后内里分别设有内锥形, 以锥形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来达成涨开体前、后端径向扩张。上述涨开体前端外周还设有可加强摩擦之造型,如数道纹槽者。 涨开体之两半体前端还设有轴向剖切槽,轴向剖切槽位于两半体 之中分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螺纹杆体带动锥形件相对于涨开体运动,使得其 张力更加均匀,且由于欲连接的杆体和接头与螺纹杆体产生螺合动 作,使得使用者只需付出较小的旋转扭力,就能使两欲连接之杆体之 间产生较大的张力。本专利技术借以接头及涨开体相对螺纹杆体及锥形体之轴向移动,达到涨开体径向扩张连接,接头前端与涨开体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结构理想,加工制作方便,且扩张效果佳。附图说明-附图l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组合结构内部示意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阅附图1、 2、 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杆体连接器主要包括接头1、锥形体2、涨开体3及螺纹杆体4。接头1与螺纹杆体4螺纹连接 而可实现相对的螺纹移动者,锥形件2结合在螺纹杆体4 一端,两者 形成一整体,可采用一体成型制作或一体注模形成;涨开体3分为两 半体,内空并包覆在锥形件2的外周,并由一弹性圈35扎合,可达 成径向扩张者;接头1前端与涨开体3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即 两者轴向相对固定。籍此实现接头1与螺纹杆体4相对之螺牙移动时, 锥形件2径向撑开涨开体3,使涨开体3径向扩张而摩擦连接对应管 体内壁。参阅图3所示,接头1前端形成环形台阶11嵌入涨开体3内, 涨开体3有对应的卡槽34配合卡位,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该 结构加工方便,组设实施时,环形台阶11嵌置于卡槽34内形成轴向限位,即接头1与涨开体3轴向相对固定,形成轴向同步移动者。该结构可使接头1相对螺纹杆体4轴向移动时,带动涨开体3轴向移动, 而锥形件2是为固定在螺纹杆体4上,涨开体3轴向移动时,锥形件 2相对作用撑开涨开体3,.使之径向扩张,达到扩张连接之功效。参阅图2、 3所示,锥形体2与螺纹杆体4固为一整体,可采用 同材料的一体成型制作,也可采用不同材料分开制作后,再通过一体 注模或射出成型而结合为一整体。锥形体2之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锥形 21、 22,与此对应的涨开体3前、后内里分别设有内锥形31、 32, 以锥形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来达成涨开体3前、后端径向扩张,即可 实现多级扩张,加大涨开体3之外周与对应管体内壁之间的摩擦,摩 擦连接之力度更大,连接稳定性效果更好,不易晃动。参阅图1、 2、 3所示,涨开体3前端外周设有可加强摩擦之造型 37,该造型可为一般粗糙结构或一些纹路者,在本实施方案中,可加 强摩擦之造型37为数道纹槽。纹槽提供更好的咬合力,也即获得更 大的摩擦效果,这样,可提高涨开体3外周面对应管体内壁之间的摩 擦。涨开体3之两半体前端还设有轴向剖切槽33,轴向剖切槽33恰 好位于两半体之中分处,即两半体前端各自形成两个涨开脚,扩张效 果更显著,操作更轻易。涨开体3两半体之中段外周上有对应的环槽 36供弹性圈35扎合定位,使两半体连接更稳。当然,在实际实施时,亦可在锥形件2两侧对称设置凸伸且可嵌 入涨开体3两半体之结合处的翅片,翅片具有导向及防止锥形件2打滑之功效。参阅附图4所示,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将固定在杆体A上的接头1及锥形体2、涨开体3和螺纹杆体4 一起插入到另一支杆体B中,旋 转杆体A,则带动接头1同步旋转,且由于接头1与螺纹杆体4螺纹 连接,而锥形件2固设在螺纹杆体4上,接头1与螺纹杆体4做相对 之螺牙移动;又由于接头1前端之环形台阶11嵌入涨开体3内,与 涨开体3对应的卡槽34配合卡位,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使接 头1和涨开体3 —起移动,由此,使得锥形件2与涨开体3两者之间 产生相对运动。由锥形件2前后端上的锥形段21、 22与涨开体3的 前后内里的内锥形31、 32配合撑顶,使涨开体3达到径向扩张,这 样,涨开体3之外周面摩擦连接杆体B内壁,达到连接杆体A、 B的 目的。权利要求1、杆体连接器改良,主要包括接头(1)、锥形体(2)、涨开体(3)及螺纹杆体(4),其特征在于接头(1)与螺纹杆体(4)螺纹连接而可实现相对的螺纹移动者,锥形件(2)结合在螺纹杆体(4)一端,两者形成一整体;涨开体(3)分为两半体,包覆在锥形件(2)的外周,并由一弹性圈(35)扎合,可达成径向扩张者;接头(1)前端与涨开体(3)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即两者轴向相对固定;籍此实现接头(1)与螺纹杆体(4)相对之螺牙移动时,锥形件(2)径向撑开涨开体(3),使涨开体(3)径向扩张而摩擦连接对应管体内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体连接器改良,其特征在于接头 (1)前端形成环形台阶(11)嵌入涨开体(3)内,涨开体(3)有对应的卡槽(34)配合卡位,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体连接器改良,其特征在于锥形 体(2)与螺纹杆体(4) 一体成型制作或者一体注模形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杆体连接器改良,其特征在于 锥形体(2)之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锥形(21、 22),与此对应的涨开体(3) 前、后内里分别设有内锥形(31、 32),以锥形之间的相对轴向 移动来达成涨开体(3)前、后端径向扩张。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体连接器改良,其特征在于涨开 体(3)前端外周设有可加强摩擦之造型(37)。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体连接器改良,其特征在于可加强摩擦之造型(37)为数道纹槽。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杆体连接器改良,主要包括接头(1)、锥形体(2)、涨开体(3)及螺纹杆体(4),其特征在于:接头(1)与螺纹杆体(4)螺纹连接而可实现相对的螺纹移动者,锥形件(2)结合在螺纹杆体(4)一端,两者形成一整体;涨开体(3)分为两半体,包覆在锥形件(2)的外周,并由一弹性圈(35)扎合,可达成径向扩张者;接头(1)前端与涨开体(3)形成相对的轴向限位卡接,即两者轴向相对固定;籍此实现接头(1)与螺纹杆体(4)相对之螺牙移动时,锥形件(2)径向撑开涨开体(3),使涨开体(3)径向扩张而摩擦连接对应管体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