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11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5~10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3~5份、β‑复合解毒酶3~5份、氨基寡糖素3~8份、5‑氨基乙酰丙酸2~6份、绿木霉3~5份、聚谷氨酸2~8份、小檗碱0.5~0.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马铃薯晚疫病产生的几率,防治效果好,对环境友好,且能提高植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抗性。

Biological insecticides for potato late b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铃薯晚疫病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
技术介绍
马铃薯晚疫病由马铃薯植物(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以及如番茄和茄子的其它茄属农作物受病原性卵菌(水霉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感染而造成,感染的特征在于植物茎干和叶片上的黑色/棕色病变,其快速扩张并变为坏死。所采集的患病马铃薯块茎可能在储存时腐烂,或如果其在储存设施中或在土壤中越冬存活,那么可能将疾病扩散到来年的农作物中。目前,该病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和抗药性等问题愈发严重,使得许多化学农药已经减少施用或禁止施用。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污染、与环境兼容性好等优点。因此,生物防治方法成为最佳的防治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对环境友好,且能提高植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抗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5~10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3~5份、β-复合解毒酶3~5份、氨基寡糖素3~8份、5-氨基乙酰丙酸2~6份、绿木霉3~5份、聚谷氨酸2~8份、小檗碱0.5~0.9份。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5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3份、β-复合解毒酶3份、氨基寡糖素3份、5-氨基乙酰丙酸2份、绿木霉3份、聚谷氨酸2份、小檗碱0.5份。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10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5份、β-复合解毒酶5份、氨基寡糖素8份、5-氨基乙酰丙酸6份、绿木霉5份、聚谷氨酸8份、小檗碱0.9份。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7.5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4份、β-复合解毒酶4份、氨基寡糖素5.5份、5-氨基乙酰丙酸4份、绿木霉4份、聚谷氨酸5份、小檗碱0.7份。进一步地,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的浓度为2~4%。进一步地,所述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浓度为30~3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马铃薯晚疫病产生的几率,防治效果好,对环境友好,且能提高植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抗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5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3份、β-复合解毒酶3份、氨基寡糖素3份、5-氨基乙酰丙酸2份、绿木霉3份、聚谷氨酸2份、小檗碱0.5份。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的浓度为4%;所述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浓度为30%。实施例2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10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5份、β-复合解毒酶5份、氨基寡糖素8份、5-氨基乙酰丙酸6份、绿木霉5份、聚谷氨酸8份、小檗碱0.9份。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的浓度为3%;所述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浓度为31%。实施例3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7.5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4份、β-复合解毒酶4份、氨基寡糖素5.5份、5-氨基乙酰丙酸4份、绿木霉4份、聚谷氨酸5份、小檗碱0.7份。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的浓度为2%;所述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的浓度为32%。经马铃薯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的制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最高防效分别为72.50%、62.37%和52.56%,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的制剂在平板上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8.93%、95.67%和95.00%。本具体实施制备时,需将各原料独立包装,采用即拌即用的方式进行,将所有的原料搅拌均匀稀释200~300倍即可使用,使用时直接浇于马铃薯植株的根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5~10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3~5份、β‑复合解毒酶3~5 份、氨基寡糖素3~8 份、5‑氨基乙酰丙酸2~6份、绿木霉3~5份、聚谷氨酸2~8份、小檗碱0.5~0.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5~10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3~5份、β-复合解毒酶3~5份、氨基寡糖素3~8份、5-氨基乙酰丙酸2~6份、绿木霉3~5份、聚谷氨酸2~8份、小檗碱0.5~0.9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液5份、缓病芽孢杆菌的发酵液3份、β-复合解毒酶3份、氨基寡糖素3份、5-氨基乙酰丙酸2份、绿木霉3份、聚谷氨酸2份、小檗碱0.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解淀粉芽孢杆菌D1的发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课兴屈晓渊刘红霞王惠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