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86731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有害微生物拮抗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有效成分为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和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本发明专利技术拮抗菌剂中的黄曲霉菌株在田间能够快速生长、繁殖,并且能够高效抑制产毒黄曲霉的生长和繁殖和产毒,能够减少花生病害,显著提高花生产量,收获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少,花生贮藏期长,相对于单一菌剂处理,效果优异。

An Antagonist for Toxic Aspergillus flavus,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害微生物拮抗菌剂
,具体涉及一种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黄曲霉毒素可使人类和多种动物诱发实验性肝癌,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能力大75倍。黄曲霉毒素还是一种剧毒物,其急性毒性为砒霜的68倍,氰化钾的10倍,可在短期内使肝脏严重受损而造成死亡。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菌的农作物。花生在生长的全过程中,都有可能感染黄曲霉菌,特别是在生长后期,优于温度、湿度的变化,病虫鼠的危害等使花生的种皮被破坏后都会加剧黄曲霉菌的污染。花生收获后受气温、气湿及储存条件的影响,更容易招致黄曲霉菌感染。黄曲霉菌在繁殖和新陈代谢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毒素(主要是黄曲菌毒B1),污染花生及其制品。现已查明,在保管不当的花生与花生油、花生饮料、花生酱中,都有可能存在此毒素。由于黄曲霉菌的污染,花生的生长还会受到抑制,造成花生的减产,减产达到10%左右。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有花生收获前污染和收获后污染。花生在收获前容易受到黄曲霉的侵染,研究表明土壤是花生黄曲霉菌的主要来源,花生荚果中的黄曲霉与土壤中的黄曲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减少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研究花生黄曲霉污染的大田生物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物防控(Biocontrol)黄曲霉毒素是指利用有益(或者至少无害)的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改变微生物的布局,抑制产毒菌株的生长或者抑制其毒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降低农产品黄曲霉毒素的水平;或者是通过生物粘附、降解等作用,吸附、降解黄曲霉毒素来达到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目的。相比其他处理方法,生物防控操作简单、不破坏农产品原有品质,具有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代表了黄曲霉毒素绿色控制的新方向。花生黄曲霉菌污染的大田防治主要在花生生育后期,在花生荚果发育期间保证水分供给,避免收获前干旱造成种皮的破裂使黄曲霉菌的感染机会增多,避免其它病、虫和鼠害的发生,在结荚期和荚果发育期避免耕造成荚果损伤。在收获后及时晒干荚果,使含水量低于5%,筛选有抗性的花生新品种等。但是由于黄曲霉菌的生存力强,产生的孢子可以抵抗多种恶劣自然条件,并不能彻底避免黄曲霉菌的感染。目前从土壤中分离不产毒黄曲霉菌,只进行了实验室内抑制产毒黄曲霉菌生长的研究,也没有开展田间实验研究。目前存在有些拮抗菌不适宜田间生长,在田间没有生长优势,起不到抑制产毒黄曲霉菌的效果。而且,单一菌剂存在适应性差、防治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拮抗菌剂,该菌剂在田间能够快速生长、繁殖,并且能够高效抑制产毒黄曲霉的生长和繁殖和产毒,相对于单一菌剂处理,效果优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有效成分为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和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所述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997,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述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99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拮抗菌剂中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的孢子数量≥108个/g;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的孢子数量≥108个/g。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产毒黄曲霉拮抗菌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1)将菌株分别接种在MEA培养基上,30℃培养3-5天,直到产生黄绿色孢子;(2)将活化后的不产毒的黄曲霉菌株分别接种到灭菌后的菌剂培养基上,30℃培养5-8天,每天摇晃一次,使黄曲霉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均匀;培养后,黄曲霉菌孢子数量≥108/g培养基;(3)将(2)中培养好的含黄曲霉菌PEAS-10和黄曲霉菌PEASH-12的培养基按一定比例混合,最后两个菌株的孢子数比例为PEAS-10∶PEASH-12=1∶1-1∶3,即得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常温保藏即可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产毒黄曲霉拮抗菌剂中黄曲霉菌PEAS-10和黄曲霉菌PEASH-12的孢子的混合比2∶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菌剂培养基由以下方法制成:将花生壳粉碎至0.5×0.5cm大小,按花生壳和蒸馏水的质量比1∶1-2∶3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1.5%CaCl2和0.5%的KCl,121℃灭菌20min。上述方法制备的产毒黄曲霉拮抗菌剂的用途,用于抑制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降低农作物病害、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收获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延长农产品贮藏期。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农作物为花生或玉米。一种抑制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方法,待作物收获前1个月,将上述方法制备的产毒黄曲霉拮抗菌剂,以30kg/亩撒于作物根际处。一种降低农作物病害、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或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待作物收获前1个月,将上述方法制备的产毒黄曲霉拮抗菌剂,以30kg/亩撒于作物根际处,适时收获,晾晒后置于干燥阴凉处存放。一种降低收获时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或延长农产品贮藏期的方法,待作物收获前1个月,将上述方法制备的产毒黄曲霉拮抗菌剂,以30kg/亩撒于作物根际处,适时收获,晾晒后置于干燥阴凉处存放。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拮抗菌剂中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株在田间能够快速生长、繁殖,并且能够高效抑制产毒黄曲霉的生长和繁殖和产毒,田间防控黄曲霉毒素污染效果显著,使用本专利技术拮抗菌剂处理花生,对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具有显著防效;花生产量显著增加;处理后的花生收获后,黄曲霉毒素含量少,能够延长花生贮藏期。相对于单一菌剂处理,效果优异。附图说明图1菌株PEASH-12发酵液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图2菌株PEAS-10发酵液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为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PEAS-10,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997,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本专利技术的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为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PEASH-12,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99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实施例1菌株PEAS-10和PEASH-12的获得一、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1、样品采集:在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和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所述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97,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述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99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为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和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所述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997,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述不产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于2018年08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599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请求保藏单位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拮抗菌剂中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10的孢子数量≥108个/g;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菌PEASH-12的孢子数量≥108个/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产毒黄曲霉拮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将菌株分别接种在MEA培养基上,30℃培养3-5天,直到产生黄绿色孢子;(2)将活化后的不产毒的黄曲霉菌株分别接种到灭菌后的菌剂培养基上,30℃培养5-8天,每天摇晃一次,使黄曲霉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均匀;培养后,黄曲霉菌孢子数量≥108/g培养基;(3)将(2)中培养好的含黄曲霉菌PEAS-10和黄曲霉菌PEASH-12的培养基按一定比例混合,最后两个菌株的孢子数比例为PEAS-10∶PEASH-12=1∶1-1∶3,即得产毒黄曲霉的拮抗菌剂,常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成张初署孙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