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猕猴桃茎段形成层干细胞培育猕猴桃种苗的方法
本申请属于植物组培快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猕猴桃茎段形成层干细胞培育猕猴桃种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实。由于猕猴桃口感好、营养及保健功能明显,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水果之一。猕猴桃培育品种也在逐年增多,目前已有150多个栽培品种。然而,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采用常规种子播种繁殖,容易造成品种退化,不利于优良性状的保持,而采用扦插、嫁接等方法,成活率、繁殖系数又低。与其他育苗方式相比,利用组培快繁,不仅可较好的保持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及其遗传稳定性,同时可缩短育苗周期、降低幼苗运输成本。目前有关猕猴桃的组培快繁中,所利用外材有叶片、代芽茎段,也有无芽茎段。利用叶片繁殖,由于叶片表面绒毛较多,组培快繁中污染率较高,不利于猕猴桃的组培快繁。利用代芽茎段繁殖,多为腋芽诱导,同时也存在组培过程的高污染难点。利用无芽茎段繁殖,虽为愈伤诱导,但猕猴桃茎段或有绒毛或裂缝,组培过程中污染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猕猴桃茎段形成层干细胞培育猕猴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猕猴桃茎段形成层干细胞培育猕猴桃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选择直径为0.2‑0.4cm,且在解剖镜下显示具有清晰的木质部、韧皮部的未木质化猕猴桃新梢,除去叶片后,先对猕猴桃新梢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再将猕猴桃新梢切成长度为2‑3cm的茎段作为接种外植体茎段;步骤二、用镊子剥离接种外植体茎段的周皮及表皮,将接种外植体茎段两端各切除0.1‑0.2cm后,先置于防氧化处理液中处理30‑90分钟,再置于形成层干细胞诱导培养基中于温度为24℃~26℃的黑暗环境中培养;所述形成层干细胞诱导培养基是以MS为基本培养基,然后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粉、蔗糖及NAA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猕猴桃茎段形成层干细胞培育猕猴桃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选择直径为0.2-0.4cm,且在解剖镜下显示具有清晰的木质部、韧皮部的未木质化猕猴桃新梢,除去叶片后,先对猕猴桃新梢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再将猕猴桃新梢切成长度为2-3cm的茎段作为接种外植体茎段;步骤二、用镊子剥离接种外植体茎段的周皮及表皮,将接种外植体茎段两端各切除0.1-0.2cm后,先置于防氧化处理液中处理30-90分钟,再置于形成层干细胞诱导培养基中于温度为24℃~26℃的黑暗环境中培养;所述形成层干细胞诱导培养基是以MS为基本培养基,然后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粉、蔗糖及NAA或IBA制备而成;步骤三、将经形成层干细胞诱导培养基培养25-30天后的接种外植体茎段再次切短,形成长度为0.8-1.5cm的小段或0.2-0.3cm的薄片,转入形成层细胞诱导愈伤培养基中于1800-2200Lux、25±2℃的环境中培养25-35天,表面形成愈伤;所述形成层细胞诱导愈伤培养基是以以MS为基本培养基,然后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粉、蔗糖、NAA、6-BA、Kinetin、Zeatin制备而成;步骤四、对于分化成苗的愈伤,当苗长至高度为1.0cm时,切下幼苗接种至生根培养基中于1800-2200Lux、25±2℃的环境中进行生根培养35d;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然后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粉、蔗糖、6-BA、及NAA或IBA制备而成;步骤五、对于无幼苗分化的愈伤,将愈伤转入幼苗分化培养基中于1800-2200Lux、25±2℃的环境中进行继代及分化培养,培养25d;若愈伤表面分化成幼苗,则重复步骤四,进行生根诱导;若愈伤表面无幼苗分化,则重复本步骤五;所述幼苗分化培养基是以MS为基本培养基,然后通过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粉、蔗糖、NAA、6-BA、kenetin、Zeatin制备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猕猴桃茎段形成层干细胞培育猕猴桃种苗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峰,严胜柒,马关雪,钟万高,谢紫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