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及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82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实施例公开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及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本申请提供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将两片升降压稳压器并联连接,通过SYNCI、SYNCO两个引脚实现MOSFET同步开关,通过EN引脚实现同步启动,通过EAIN引脚共用反馈电阻实现同步输出电压,该电源电路能够提供宽输入、高功率、稳定可靠的电源,且结构简单适合广泛推广。

Non-Isolated Boost-Down Power Circuit and Non-Isolated Boost-Down Pow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及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及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
技术介绍
非隔离电源是指输入端和负载端之间没有变压器进行电气隔离,直接将输入端和负载端共地,与隔离电源相比有如下优点:1、效率高:一般的非隔离电源效率能达到92%以上,而隔离电源一般只能达到85%左右。在带大功率负载情况下,非隔离电源的发热量更小。2、体积小:由于非隔离电源不需要变压器,所以整个产品尺寸可以做的非常小,在对设计尺寸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景中,非隔离电源能起到重要的作用。3、成本低:非隔离电源外围电路简单、器件种类少,设计简单易用,在各类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一些控制系统场景中,由于控制系统包括大功率的射频功放、步进电机驱动和高主频的ARM处理器,如何设计一款高效、简单、稳定可靠的电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及非隔离升降压电源模块,能够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所述第一升降压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SYNCI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SYNCI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SYNCO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SYNCO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EN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EN引脚电连接后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EAIN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EAIN引脚电连接后连接在电阻R4一端和电阻R8一端的连接电路上,电阻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并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SYNCI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SYNCI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SYNCO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SYNCO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EN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EN引脚电连接后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EAIN引脚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EAIN引脚电连接后连接在电阻R4一端和电阻R8一端的连接电路上,电阻R4另一端连接电压输出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VS1引脚和VS2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电感L1;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VS1引脚和VS2引脚之间电连接有电感L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和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均采用PI3749升降压稳压器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所述第一升降压稳压器N1的JMON引脚分别电连接MCU的第一ADC引脚和电容C6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升降压稳压器N2的JMON引脚分别电连接MCU的第二ADC引脚和电容C9一端,电容C9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隔离升降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李元林党建波罗昌海胡昆霖陈书锋荣元政陈黎明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神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