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棱锥近似的无松弛潮流获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棱锥近似的无松弛潮流获取方法。
技术介绍
潮流计算和最优潮流是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的基础,而潮流模型是潮流计算和最优潮流的重要组成和约束。现有潮流模型分为两种,即节点注入模型和支路潮流模型。经典的节点注入模型包含大量含有三角函数的非凸非线性模型,其计算收敛性无法保证,且计算结果可能陷入局部最优;实际电力系统运行规划中多使用简化后的直流潮流模型,但该模型无法考虑电压、无功和损耗,仅适用于部分场景;最新有人提出解耦线性潮流模型,能够计及电压,较好用于潮流计算问题,但由于其无法计及损耗,在优化问题中表现较差;计及损耗的潮流模型有多种形式,如考虑损耗因子的改进直流潮流模型、基于泰勒展开的节点注入模型,但这些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均需要对潮流进行预估,给出初始点位置,故对初值较为敏感,从而影响计算结果的收敛性和最优性;为了避免初值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可以采用松弛的方法将原非凸节点注入模型松弛为凸的,从而可以保证全局最优,但由于采用了松弛,最后结果可能无法满足松弛前的潮流模型;为了保证结果的真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棱锥近似的无松弛潮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于支路潮流模型和电力系统参数,建立电力系统的潮流模型;所述潮流模型包括:节点有功功率的平衡子模型、节点无功功率的平衡子模型、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的初始子模型、交流线路两端电压幅值子模型和交流网络中独立回路的相角差子模型;S2:将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的初始子模型拆分并标准化,获取几何图案为圆锥面的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子模型;S3:将圆锥面的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子模型进行棱锥近似处理,获取无松弛的线性化潮流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棱锥近似的无松弛潮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基于支路潮流模型和电力系统参数,建立电力系统的潮流模型;所述潮流模型包括:节点有功功率的平衡子模型、节点无功功率的平衡子模型、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的初始子模型、交流线路两端电压幅值子模型和交流网络中独立回路的相角差子模型;S2:将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的初始子模型拆分并标准化,获取几何图案为圆锥面的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子模型;S3:将圆锥面的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子模型进行棱锥近似处理,获取无松弛的线性化潮流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松弛潮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步骤S3获取的无松弛的线性化潮流模型依次进行旋转对称化处理及线性化处理,获取整数变量削减的无松弛线性化潮流模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松弛潮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力系统参数包括:节点个数Nb、第i个节点处的有功负荷PDi和无功负荷QDi、总对地电纳bi、电压的上限Vimax和电压的下限Vimin、发电机有功出力的上限PGimax和发电机有功出力的下限PGimin、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QGimax和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QGimin、线路总条数Nl、第j条线路的电阻rj、电抗xj和额定容量fLj。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松弛潮流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功率与电压电流间的初始子模型为:其中,下标j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劲宇,周博,艾小猛,方家琨,姚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