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970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34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顶封时,分别使用特殊的封头,如单极耳限位封头、台阶极耳限位封头等,结合特殊正极耳,如单绝缘胶极耳、金属带、带有金属颗粒的双面绝缘胶极耳等,来保证在顶封时正极耳与铝塑膜的铝层进行接触。在充电后,保证锂电池铝塑膜的铝层处于与正极相近的高电位从而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和国际锂电行业对锂电池有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工作电压的要求日益明确。在此基础上,3C和动力电池的消费者对锂电池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鼓胀、漏液、燃烧等直接威胁消费者安全的问题成为锂电行业极为重视并大力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避免鼓胀、漏液等问题也是考验电池供应商制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产生鼓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铝塑膜外力刺破、材料不稳定、水分含量高、电化学腐蚀等是最常见的几个原因。其中电化学腐蚀是各个电池供应商无法完全避免的,也成为了行业的难题。锂电池电化学腐蚀的主要机理是锂电池铝塑膜的铝层与负极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铝塑膜的铝层的电位低至一定程度,负极与铝塑膜的铝层发生电化学反应,铝层发生氧化反应,慢慢消耗铝层的铝金属,长时间后发生氧化反应的铝塑膜区域铝层发黑、变脆,铝层失去隔绝水汽的作用,水汽通过该区域进入锂离子电池内部,水汽在内部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导致电池鼓胀。因此,提高铝塑膜铝层的电位是一种解决电化学腐蚀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封头(7)进行设计,下封头(6)为常规封头,上封头(7)下表面上开有凹槽(5)用作极耳限位,正极耳金属带(4)的一面设置有绝缘胶二(3),且正极耳金属带(4)含有绝缘胶二(3)的一面与上封头(7)的凹槽(5)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封头(7)进行设计,下封头(6)为常规封头,上封头(7)下表面上开有凹槽(5)用作极耳限位,正极耳金属带(4)的一面设置有绝缘胶二(3),且正极耳金属带(4)含有绝缘胶二(3)的一面与上封头(7)的凹槽(5)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长宽高分别为:长:正极耳金属带(4)宽度+1.2~2.5mm;宽:与上封头7或下封头6宽度相同;高:正常极耳限位-铝塑膜限位/2+正极耳金属带厚度/2+除去PP的铝塑膜厚度。3.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下封头进行设计,下封头(6)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用作极耳限位的台阶,上封头(7)上开有凹槽(5)作为极耳限位,正极耳金属带(4)的一面设置有绝缘胶二(3),且正极耳金属带(4)含有绝缘胶二(3)的一面与上封头(7)的凹槽(5)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长宽高分别为:长:正极耳金属带(4)宽度+1.2~2.5mm;宽:封头宽度方向内侧1/2宽度限位为:铝塑膜绝缘胶一(2)厚度的50%~80%,封头宽度方向外侧1/2无限位;高:与上封头凹槽(5)的高度相同;所述凹槽(5)的长宽高分别为:长:正极耳金属带(4)宽度+1.2~2.5mm;宽:与上封头(7)或下封头(6)的宽度相同;高:正常极耳限位-铝塑膜限位/2+正极耳金属带厚度/2+除去PP的铝塑膜厚度。5.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芳谢继春裴祖奎徐延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