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45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包括壳体、USB接口J1,壳体内设PCB板,USB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伸出壳体,PCB板上还焊接有接口电路、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接口电路输入端与USB接口J1电连接,接口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电连接,为之供电;主控芯片与存储芯片电连接,控制其读写操作,USB接口J1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过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防浪涌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压敏电阻R7和R8,双向TVS管D5和D10,G1两边电极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两端连接,G1两边电极还分别连接R7和R8一端,R7另一端连接D5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一端,R8另一端连接D10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另一端,D5、D10另一端、G1中心电极均接地。

A three-stage surge-proof U-di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
本技术涉及数据存储领域,具体是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
技术介绍
U盘,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flashdisk”。它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因其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人们将许多文件存储于U盘中。电脑通过USB接口与U盘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和为U盘工作提供电源,正常输出电压为5V,而电脑USB接口极有可能存在输出电压过高的情况,会损坏后续电路,此外,也极有可能存在浪涌情况,在电子设计中,浪涌主要指的是电源刚开通的那一瞬息产生的强力脉冲,通常是由于电路本身的非线性有可能高于电源本身的脉冲,或者是由于电源或电路中其它部分受到本身或外来的尖脉冲干扰,长期下去会对U盘电路元件造成损坏,减少U盘使用寿命,严重情况下可能使电路在浪涌的一瞬间烧坏,甚至会烧坏U盘,导致重要文件丢失。中国专利文件CN203562769U公开了应用于U盘端口的保护电路,其的作用是对U盘端口进行过流和过压保护,避免电压过大或电流过大对U盘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破坏的,然而电路中浪涌可以通过USB接口数据线直接进入主控芯片,对主控芯片造成损坏,但是此技术只针对U盘端口处进行保护,缺少对电路中浪涌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其应用时能在USB接口输出电压过压情况下切断电路,同时能对输出的浪涌进行处理,避免其对芯片造成损坏,以此保护主控芯片和存储芯片。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包括壳体、USB接口J1,壳体内设PCB板,USB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伸出壳体,PCB板上还焊接有接口电路、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接口电路输入端与USB接口J1电连接,接口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电连接,为之供电;主控芯片与存储芯片电连接,控制其读写操作,USB接口J1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过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防浪涌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压敏电阻R7和R8,双向TVS管D5和D10,G1两边电极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两端连接,G1两边电极还分别连接R7和R8一端,R7另一端连接D5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一端,R8另一端连接D10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另一端,D5、D10另一端、G1中心电极均接地。防过压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R2、R3、R4、R5和R6,二极管D1、D2、D3、D4和D9,三极管Q1、Q2和MOS管Q3,防过压电路输入端连接C1一端、D1负极、R3一端、R5一端和D3负极后连接Q3源极,Q3漏极连接D4负极后连接防过压电路输出端,Q3源极、漏极还分别连接D9负极和正极,D4正极接地,C1另一端接地,D1正极连接R1一端后连接R2一端,R1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连接Q1基极,Q1发射极接地,Q1集电极连接D2负极,D2正极连接R3另一端后连接R4一端,R4另一端连接Q2基极,Q2发射极接地,Q2集电极连接R6一端,R6另一端连接R5另一端、D3正极后连接Q3栅极。优选地,防过压电路还包括防反接电路,防反接电路包括电阻R14和R15,二极管D7、D8和D11,MOS管Q6,R14一端接输入端VA后连接Q6漏极,Q6源极连接D8负极后连接防过压电路输入端VC正极,Q6源极、漏极还分别连接D11负极和正极,R14另一端接D7负极,D7负极接地,Q6栅极连接D8正极后连接R15一端,R15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接口电路由降压芯片U1及其外围电路构成,U1型号为LMR10515Y,外围电路包括电容C2、C3、C4和C5,电阻R11、R12和R13,电感L1,防过压电路输出端VD正极连接C2、C3、R11一端后再接入U1vin引脚,C2、C3另一端接地,R11另一端接入en引脚,fb引脚连接R12一端后与R13一端连接,R12另一端接地,R13另一端连接C5、C4、L1一端后连接输出端VB,sw引脚连接D10负极后与L1另一端连接,D10正极、C4、C5另一端均接地。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计防过压和防浪涌电路,分别对接口电路、主控芯片和存储芯片进行过压保护和浪涌泄放,使得U盘不易损坏,工作可靠性提高。2、防反接电路使得因人工操作失误造成的USB接口反接能被测试发现。3、稳压芯片U1的选择和接口电路的设计能降低电路成本,同时能耗最优,电路性价比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中USB接口与防浪涌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防过压电路图。图3为防反接电路图。图4为接口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实施例:一种多级防过压U盘,包括壳体、USB接口,壳体内设PCB板,USB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伸出壳体,PCB板上还焊接有接口电路、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接口电路输入端与USB接口电连接,接口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电连接,为之供电;主控芯片与存储芯片电连接,控制其读写操作。USB接口J1输出端连接有防浪涌电路、防反接电路和接口电路,防反接电路与接口电路通过防过压电路连接。具体地,如图1所示,J1VCC引脚连接电阻R9后连接防反接电路输入端VA,J1数据线D-引脚连接滤波电容C6一端后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一端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一端还连接电阻R10后连接了接口电路输出端VB,USB接口J1数据线D+引脚连接滤波电容C7一端后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另一端连接,C6、C7另一端与J1GND引脚均接地。防浪涌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压敏电阻R7和R8,双向TVS管D5和D10,G1两边电极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两端连接,G1两边电极还分别连接R7和R8一端,R7另一端连接D5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一端,R8另一端连接D10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另一端,D5、D10另一端、G1中心电极均接地。与现有单级防浪涌电路相比,上述电路设计通过三级防护,能保证更快速可靠的处理浪涌,第一级气体放电管可泄放大电流,第二级小电阻一方面可限流,另一方面在第一级与第三级产生一个压降;第三级TVS管可足够快地保护后面的固态电路,将电压钳位在一个安全的水平,从而保护数据线。如图3所示,防反接电路包括电阻R14和R15,二极管D7、D8和D11,MOS管Q6,具体地,R14一端接输入端VA后连接Q6漏极,Q6源极连接D8负极后连接防过压电路输入端VC正极,Q6源极、漏极还分别连接D11负极和正极,R14另一端接D7负极,D7负极接地,Q6栅极连接D8正极后连接R15一端,R15另一端接地。上述电路设计使得在人工操作出现失误导致USB接口反接的情况下能测试出来反接且切断电路,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包括壳体、USB接口J1,壳体内设PCB板,USB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伸出壳体,PCB板上还焊接有接口电路、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接口电路输入端与USB接口J1电连接,接口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电连接,为之供电;主控芯片与存储芯片电连接,控制其读写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J1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过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所述防浪涌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压敏电阻R7和R8,双向TVS管D5和D10,G1两边电极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两端连接,G1两边电极还分别连接R7和R8一端,R7另一端连接D5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一端,R8另一端连接D10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另一端,D5、D10另一端、G1中心电极均接地;所述防过压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R2、R3、R4、R5和R6,二极管D1、D2、D3、D4和D9,三极管Q1、Q2和MOS管Q3,防过压电路输入端连接C1一端、D1负极、R3一端、R5一端和D3负极后连接Q3源极,Q3漏极连接D4负极后连接防过压电路输出端,Q3源极、漏极还分别连接D9负极和正极,D4正极接地, C1另一端接地,D1正极连接R1一端后连接R2一端,R1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连接Q1基极,Q1发射极接地,Q1集电极连接D2负极,D2正极连接R3另一端后连接R4一端,R4另一端连接Q2基极,Q2发射极接地,Q2集电极连接R6一端,R6另一端连接R5另一端、D3正极后连接Q3栅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防浪涌U盘,包括壳体、USB接口J1,壳体内设PCB板,USB接口焊接在PCB板上且伸出壳体,PCB板上还焊接有接口电路、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接口电路输入端与USB接口J1电连接,接口电路输出端分别与存储芯片和主控芯片电连接,为之供电;主控芯片与存储芯片电连接,控制其读写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J1输出端还连接有防过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所述防浪涌电路包括气体放电管G1,压敏电阻R7和R8,双向TVS管D5和D10,G1两边电极与防浪涌电路输入端两端连接,G1两边电极还分别连接R7和R8一端,R7另一端连接D5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一端,R8另一端连接D10一端后连接防浪涌电路输出端另一端,D5、D10另一端、G1中心电极均接地;所述防过压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1、R2、R3、R4、R5和R6,二极管D1、D2、D3、D4和D9,三极管Q1、Q2和MOS管Q3,防过压电路输入端连接C1一端、D1负极、R3一端、R5一端和D3负极后连接Q3源极,Q3漏极连接D4负极后连接防过压电路输出端,Q3源极、漏极还分别连接D9负极和正极,D4正极接地,C1另一端接地,D1正极连接R1一端后连接R2一端,R1另一端接地,R2另一端连接Q1基极,Q1发射极接地,Q1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红张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威博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