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62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增压装置,主要由电动机、油泵、油箱、换向阀、增压器、单向阀、蓄能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油泵连接,油箱中的工作流体为变压器油,油泵通过换向阀与增压器连接,待增压流体箱通过单向阀与增压器连通,增压器又通过另一单向阀与蓄能器连接,所述增压器由低压腔、高压腔、大活塞、小活塞、进出油口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较小,工作流体效率高,启动压力低,增压器可长时间工作,其冲程可以调节,可精确控制所需的目标压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流体增压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增压装置由增压器、换向阀、单向阀、蓄能器、压缩机组成,其基本原理为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被压缩的空气(5Mpa以上)推动增压器活塞运动,利用增压器大活塞与小活塞面积之差来实现增压,增压比即为大活塞面积与小活塞面积之比,P流体=(A大/A小)P空气。通常大小活塞面积之比为10∶1~25∶1,因此,增压器输出高压流体压力可达100MPa以上。活塞到达行程终端时,换向阀自动使空气路径改变方向,进而推动大活塞反向行进,此时高压流体在另端输出。如果将此高压流体直接送到出口端,那么输出压力将会是脉动的,而且这对管路系统产生周期性振荡。为获得稳定的高压流体,常在增压器和出口端之间设置一蓄能器,消除压力脉动,达到恒压之目的。但是,空气压缩机体积庞大,噪音大,因此使用不便。而且,由于空气压缩性强,且需要较高的启动压力(2MPa)才能推动活塞,作为工作流体,效率不高。空气热传导性差,增压器不能长时间工作。此外,增压器冲程无法调节,增压速度无法控制。再者,蓄能器只起到消除压力脉动作用,不能精确有效地控制所需的目标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增压装置,该装置体积较小,工作流体效率高、启动压力低,增压器可长时间工作,其冲程可以调节,可精确控制所需的目标压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变压器油代替空气作为工作流体,电动机代替空气压缩机为油泵提供原动力,通过换向阀,油泵与增压器连接,待增压流体通过单向阀与增压器连通,增压器又与蓄能器连接。一种流体增压装置,主要由电动机、油泵、油箱、换向阀、增压器、单向阀、蓄能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油泵连接,油箱中的工作流体为变压器油,油泵通过换向阀与增压器连接,待增压流体箱通过单向阀与增压器连通,增压器又通过另一单向阀与蓄能器连接,所述增压器由低压腔、高压腔、大活塞、小活塞、进出油口等组成。本技术的增压器中,在低压腔还安装冲程调节器,以改变活塞冲程,调节增压速度。本技术的蓄能器中,还安装压力控制器和声音报警器,操作时设定一目标压力,当压力超过目标压力时,自动排放,并通过声音报警器报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油泵在电动机带动下,将油箱中的变压器油通过换向阀打入增压器低压腔,推动大活塞向右运动,使得高压腔中的流体受到压缩,获得高压,由单向阀进入蓄能器。活塞到达行程终端时,换向阀自动使油路改变方向,进而推动大活塞反向行进,此时高压流体从另一端单向阀输出,进入蓄能器。若蓄能器的压力超过压力控制器预设的目标压力,则高压流体从调压阀流出,并产生声音报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体积较小,工作流体效率高,启动压力低,增压器可长时间工作,其冲程可以调节,可精确控制所需的目标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机,2油泵,3油箱,4换向阀,5增压器,6待增压流体箱,7、8单向阀,9蓄能器,10阀门,11压力控制器,12压力表,13声音报警器,14、19进出油口,15低压腔,16大活塞,17小活塞,18高压腔,20冲程调节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流体增压装置,主要由电动机1、油泵2、油箱3、换向阀4、增压器5、单向阀7、蓄能器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与油泵2连接,油箱中的工作流体为变压器油,所述油泵2通过换向阀4与增压器5连接,待增压流体箱6通过单向阀7与增压器5连通,所述增压器5又通过另一单向阀8与蓄能器9连接,所述增压器5由低压腔15、高压腔18、大活塞16、小活塞17、进出油口14和19等组成。本技术的增压器5中,在低压腔15还安装冲程调节器20,以改变活塞冲程,调节增压速度。本技术的蓄能器9中,还安装压力控制器11和声音报警器13,操作时设定一目标压力,当压力超过目标压力时,自动排放,并通过声音报警器报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油泵2在电动机1带动下,将油箱3中的变压器油通过换向阀4打入增压器低压腔15,推动大活塞16向右运动,大活塞运动带动小活塞17运动,使得高压腔18中的流体受到压缩,获得高压,高压流体压力由压力表12显示,并从单向阀8进入蓄能器9,高压流体通过阀门10排出。活塞到达行程终端时,换向阀4自动使油路改变方向,进而推动大活塞16反向行进,此时高压流体从另一端单向阀输出,进入蓄能器9。若蓄能器9的压力超过压力控制器11预设的目标压力,则高压流体从调压阀11流出,并通过声音报警器13报警。权利要求1 一种流体增压装置,主要由电动机(1)、油泵(2)、油箱(3)、换向阀(4)、增压器(5)、单向阀(7)、蓄能器(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与油泵(2)连接,油箱中的工作流体为变压器油,所述油泵(2)通过换向阀(4)与增压器(5)连接,待增压流体箱(6)通过单向阀(7)与增压器(5)连通,所述增压器(5)又通过另一单向阀(8)与蓄能器(9)连接,所述增压器(5)由低压腔(15)、高压腔(18)、大活塞(16)、小活塞(17)、进出油口(14)等组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5)的低压腔(15)有冲程调节器(20)。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9)中有压力控制器(11)和声音报警器(1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增压装置,主要由电动机、油泵、油箱、换向阀、增压器、单向阀、蓄能器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与油泵连接,油箱中的工作流体为变压器油,油泵通过换向阀与增压器连接,待增压流体箱通过单向阀与增压器连通,增压器又通过另一单向阀与蓄能器连接,所述增压器由低压腔、高压腔、大活塞、小活塞、进出油口等组成。本技术体积较小,工作流体效率高,启动压力低,增压器可长时间工作,其冲程可以调节,可精确控制所需的目标压力。文档编号F15B3/00GK2725597SQ20042006117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建仪, 张旭 申请人:西南石油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增压装置,主要由电动机(1)、油泵(2)、油箱(3)、换向阀(4)、增压器(5)、单向阀(7)、蓄能器(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与油泵(2)连接,油箱中的工作流体为变压器油,所述油泵(2)通过换向阀(4)与增压器(5)连接,待增压流体箱(6)通过单向阀(7)与增压器(5)连通,所述增压器(5)又通过另一单向阀(8)与蓄能器(9)连接,所述增压器(5)由低压腔(15)、高压腔(18)、大活塞(16)、小活塞(17)、进出油口(14)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仪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