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镁板吸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59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镁板吸音板,包括正面开有吸音槽背面开有吸音孔的玻镁板基体,玻镁板基体包括两层,分别为微孔层和密实层,吸音槽开在密实层上,吸音孔开在微孔层上,微孔层和密实层之间设置有增韧网,微孔层保证吸音效果,密实层增强吸音板表面力学强度,增韧网能够增强微孔层和密实层的韧性,使吸音板不容易开裂,以便能够在吸音板上设置更多吸音孔,进一步增强吸音效果,减轻吸音板重量。

A Glass Magnesium Plate Sound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镁板吸音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音板,特别涉及一种玻镁板吸音板。
技术介绍
槽木吸音板是一种在密度板的正面开槽、背面穿孔的吸音板,利用狭缝共振的原理实现吸声,但其木质结构导致其容易受潮发霉,且热胀冷缩明显,难以长久使用。针对这个问题,公开号为“CN201406773Y”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吸音板,当中提出了以槽木吸音板造型为基础,以玻镁板作为基体材料来制作吸音板的方案。该方案能够解决木质易受潮、热胀冷缩明显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面上。但在实施中发现这些吸音板存在着强度不足的问题,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受一点磕碰就容易崩裂、缺角,而吸音板作为一种装潢材料,除了吸音效果外,外观也很重要,崩裂、缺角的吸音板虽然吸音效果变化不大,但外观上的缺陷使其必须报废。玻镁板吸音板强度不足的原因是因为为了减轻重量和增强吸声效果,用于制作吸音板的玻镁板比普通玻镁板在制作时多了发泡的一步,使玻镁板基体形成很多微孔,有利于吸音,却使玻镁板变得容易磕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容易磕坏的玻镁板吸音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镁板吸音板,包括正面开有吸音槽背面开有吸音孔的玻镁板基体,所述玻镁板基体包括两层,分别为微孔层和密实层,所述吸音槽开在所述密实层上,所述吸音孔开在所述微孔层上,所述微孔层和密实层之间设置有增韧网。优选地,所述密实层上设置有三聚氰胺饰面。优选地,所述密实层和微孔层的厚度比例范围为3:10-5:10。优选地,所述玻镁板基体的一侧设置有拼接凸位,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拼接凸位相匹配的拼接凹位。优选地,所述拼接凸位设置在所述微孔层上;所述拼接凹位由所述微孔层向内凹陷,所述微孔层和密实层各包围一边而成。优选地,所述拼接凸位的外缘为圆滑的弧面。优选地,所述吸音孔与吸音槽连通,且所述吸音孔的圆心在所述吸音槽之外。优选地,所述增韧网为玻璃纤维网、尼龙纱网或碳纤维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玻镁板吸音板的基体分为微孔层和密实层,微孔层保证吸音效果,密实层增强吸音板表面力学强度,两层之间还设置有增韧网,能够增强微孔层和密实层的韧性,使吸音板不容易开裂,以便能够在吸音板上设置更多吸音孔,进一步增强吸音效果,减轻吸音板重量,同时减少在储存运输中发生开裂的问题或影响外观的破损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背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玻镁板吸音板,包括正面开有吸音槽1背面开有吸音孔2的玻镁板基体,玻镁板基体包括两层,分别为微孔层3和密实层4,吸音槽1开在密实层4上,吸音孔2开在微孔层3上,微孔层3和密实层4之间设置有增韧网5。密实层4上设置有三聚氰胺饰面8,三聚氰胺饰面能够为玻镁板吸音板带来多种图案。密实层4和微孔层3的厚度比例范围为3:10-5:10。正是因为现有技术中以玻镁板作为基体的槽木吸音板容易崩裂、缺角,因此其可以设置的吸音孔数量较少,每平方分米通常设置6-10个吸音孔,设置过多则会使产品太脆,没有实用意义。本技术中增韧网5设置在微孔层3和密实层4之间,对两层都有着增韧作用,相当于混凝土中的钢筋,增强了整块吸音板的冲击强度,使吸音板不容易开裂,实际产品能够做到每平方分米设置12-18个吸音孔,虽然密实层4会增加密度减弱吸音效果,但能开更多吸音孔2能够弥补这两个缺陷之余,进一步地增强吸音效果和减轻吸音板重量。密实层4不经发泡处理,足够坚硬强韧,不容易磕坏缺角,作为贴饰面的坚实基础。微孔层3在增韧网的增韧作用下不容易开裂,而仍然存在容易磕损的问题,但微孔层3缺角对吸音板的吸音效果影响很小,作为吸音板的底层,微孔层3的主要作用在于与固定在墙壁上的框架贴合,以及实现相邻吸音板直接的拼接。所以只要密实层4不破损影响外观,微孔层3具有装潢上的连接作用,这块吸音板就能够使用。综合而言,本技术的玻镁板吸音板不易损坏报废,对储存运输的要求较低。玻镁板基体的一侧设置有拼接凸位6,另一侧设置有与拼接凸位6相匹配的拼接凹位7。拼接凸位6设置在微孔层3上;拼接凹位7由微孔层3向内凹陷,微孔层3和密实层4各包围一边而成。拼接凸位6的外缘为圆滑的弧面。圆滑的弧面方便拼接,减少在拼接时对拼接凸位6的损伤。吸音孔2与吸音槽1连通,且吸音孔2的圆心在吸音槽1之外。可使吸音板整体的力学性能更好。增韧网5为玻璃纤维网、尼龙纱网或碳纤维网。现有技术中用于其他用途的玻镁板在制作时也有使用玻璃纤维网的例子,其玻璃纤维网用在玻镁板的正面和背面,但吸音板领域不可这样设置,因为吸音板的正面用于贴饰面,背面用于贴框架与墙壁固定,正面背面有玻璃纤维网时与饰面或框架粘贴不牢固,因此现有技术中以玻镁板作为基体的槽木吸音板比普通玻镁板在制作时多了发泡的一步,少了正面背面垫玻璃纤维网的一步。本技术的玻镁板吸音板制作时用同一种浆料,并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发泡处理,另一份不作发泡处理。发泡处理可以是物理发泡(如用发泡机),也可以是化学发泡(如加发泡剂)。由下往上放发泡浆料、增韧网、无发泡浆料,滚压或模压成型,在压力下两份浆料透过增韧网相互渗透连结,养护后贴上三聚氰胺饰面就得到本技术的玻镁板吸音板。吸音孔和吸音槽可以是在成型时由模具压出,也可以是养护后开槽钻孔得到。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镁板吸音板,包括正面开有吸音槽(1)背面开有吸音孔(2)的玻镁板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镁板基体包括两层,分别为微孔层(3)和密实层(4),所述吸音槽(1)开在所述密实层(4)上,所述吸音孔(2)开在所述微孔层(3)上,所述微孔层(3)和密实层(4)之间设置有增韧网(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镁板吸音板,包括正面开有吸音槽(1)背面开有吸音孔(2)的玻镁板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镁板基体包括两层,分别为微孔层(3)和密实层(4),所述吸音槽(1)开在所述密实层(4)上,所述吸音孔(2)开在所述微孔层(3)上,所述微孔层(3)和密实层(4)之间设置有增韧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镁板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实层(4)上设置有三聚氰胺饰面(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镁板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实层(4)和微孔层(3)的厚度比例范围为3:10-5: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镁板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镁板基体的一侧设置有拼接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天戈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天戈声学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