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谐波减速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谐波减速器、机器人。
技术介绍
谐波减速器主要由刚轮、柔轮和波发生器组成,柔轮在波发生器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并与刚轮互相作用,由于柔轮与刚轮在齿数上差别,从而实现谐波减速器的减速传动功能。波发生器由凸轮和柔性轴承组成,而柔性轴承只是减少凸轮和柔轮相对运动的摩擦,使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所以,最终决定柔轮变形形状的是凸轮形状也即凸轮外缘型线。关于凸轮外缘型线,此前的研究工作者曾提出了按规律的变形形状、按椭圆的变形形状、由渐开线段构成的变形形状;按集中力系作用下发生变形的圆环形状等。余弦凸轮,即变形量为的凸轮,余弦凸轮型线由以下的极坐标方程定义:其中,d为柔性轴承的内孔直径,ω0为变形量系数。上述的余弦凸轮型线的特点,在于能使柔轮最大径向变形量和最小变形量相等,但柔轮与刚轮啮合齿的对数较少,柔轮啮合应力较大,从而会影响谐波减速器的承载能力,缩短谐波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谐波减速器、机器人,采用具有增量的极坐标方程定义凸轮型线,使柔轮与刚轮的啮合齿数增 ...
【技术保护点】
1.谐波减速器,包括凸轮(1),所述凸轮(1)的外缘套装有柔性轴承(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的横断面呈椭圆,所述椭圆具有长轴,所述长轴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啮合区域及第二啮合区域,所述第一啮合区域的所述凸轮(1)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
【技术特征摘要】
1.谐波减速器,包括凸轮(1),所述凸轮(1)的外缘套装有柔性轴承(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1)的横断面呈椭圆,所述椭圆具有长轴,所述长轴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啮合区域及第二啮合区域,所述第一啮合区域的所述凸轮(1)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定义,和/或,所述第二啮合区域的所述凸轮(1)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定义,其中d为所述柔性轴承(2)的内孔直径,ω0为变形量系数,δ为变形增量,δ在所述第一啮合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啮合区域的相应位置大于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具有与所述长轴正交的短轴,建立极坐标系Ox,使所述长轴与x轴重合,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交点与极点O重合,所述第一啮合区域中的取值范围为[-π/4,π/4],和/或,所述第二啮合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张皓,程中甫,田珍珍,谷甲甲,张弛,郭霜,钟成堡,崔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