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8095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箭体、以及设置在箭体内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对称设置在箭体内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转动角度;第二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转动角度,通过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轻便、质量小、重心位于箭体中央位置的优点;通过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控制翼面的偏转,从而达到对箭体的姿态调整功能;这种结构的效率高,并且工作稳定可靠;功能更加容易实现,调试难度更低。

An Attitude Adjustment Device for Small Sounding R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空
,尤其是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模块。
技术介绍
在探空火箭的实验应用中,需要对探空火箭在飞行的过程中箭体姿态和飞行方向进行调整,目前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主要是利用伺服机构控制矢量发动机通过反冲量原理来进行调整,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庞大,不够紧凑,并且会使得箭体的重心过于靠后,导致箭体稳定飞行能力降低,对于小型探空火箭来说,其结构体积过大使得这种姿态调整装置难以在有限的空间实现,而重心靠后使得箭体需要另外附加平衡块,这样会使箭体总体质量上升,不利于实验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该姿态调整装置机构简单、紧凑,通过利用气动原理实现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箭体、以及设置在箭体内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对称设置在箭体内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转动角度;第二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转动角度,通过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的相互配合,实现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舵机、第一舵机摇臂、第一机翼连杆、第一延长臂,所述的第一舵机与第一舵机摇臂连接,所述的第一舵机摇臂通过第一摇臂压片与第一延长臂连接,所述的第一延长臂与第一机翼连杆连接,所述的第一机翼连杆与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连接,第一舵机通过探空火箭的位置信息和姿态数据控制第一舵机摇臂摆动,并通过第一延长臂驱动第一机翼连杆绕机翼轴线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一机翼连杆固定连接的机翼偏摆一定的角度,实现火箭的姿态调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姿态调整机构包括第二舵机、第二舵机摇臂、第二机翼连杆、第二延长臂,所述的第二舵机与第二舵机摇臂连接,所述的第二舵机摇臂通过第二摇臂压片与第二延长臂连接,所述的第二延长臂与第二机翼连杆连接,所述的第二机翼连杆与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连接,第二舵机通过探空火箭的位置信息和姿态数据控制第二舵机摇臂摆动,并通过第二延长臂驱动第二机翼连杆绕机翼轴线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二机翼连杆固定连接的机翼偏摆一定的角度,实现火箭的姿态调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舵机摇臂和第二舵机摇臂形状相同,均为十字型,且在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轴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连接段、以及环形连接槽段,所述的连接段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通过多个螺纹孔和螺栓分别与第一摇臂压片、第二摇臂压片连接,所述第一机翼连杆和第二机翼连杆分别套设在相应的环形连接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摇臂压片的结构和第二摇臂压片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摇臂压片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纳第一摇臂的十字形凹槽,所述的第二摇臂压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摇臂的十字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机翼连杆和第二机翼连杆的形状相同,均为拱桥形,拱桥形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机翼连接从而驱动对称机翼转动移动的角度,实现箭体的姿态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具有结构紧凑轻便、质量小、重心位于箭体中央位置的优点;2、通过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控制翼面的偏转,从而达到对箭体的姿态调整功能;这种结构的效率高,并且工作稳定可靠;3、同时这种姿态调整装置在电路控制方面相对于现有主流的矢量发动机进行姿态调整功能更加容易实现,并且稳定性更高,调试难度更低;4、通过舵机将电信号转化为舵机驱动力推动舵机摇臂和延长臂,使得翼-连杆转动,因此翼面发生转动,箭体进行姿态调整,不仅能够顺利进行工作,而且还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姿态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舵机摇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摇臂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为第一延长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机翼连杆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箭体,2-第一姿态调整机构,3-第二姿态调整机构,4-机翼,21-第一舵机,22-第一舵机摇臂,23-第一摇臂压片,24-第一延长臂,25-第一机翼连杆,26-十字形凹槽,27-连接段,28-环形连接槽段,31-第二舵机,33-第二摇臂压片,34-第二延长臂,35-第二机翼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箭体1、以及设置在箭体1内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2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3,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2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3对称设置在箭体1内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2用于控制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4的转动角度;第二姿态调整机构2用于控制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4的转动角度,通过第一姿态调整机构2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3的相互配合,实现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2包括第一舵机21、第一舵机摇臂22、第一机翼连杆25、第一延长臂24,所述的第一舵机21与第一舵机摇臂22连接,第一舵机摇臂22的形状为十字形,如图3所示,并且其上开设有一用于与第一舵机21连接的轴孔,所述的第一舵机摇臂22通过第一摇臂压片23与第一延长臂24连接,所述的第一摇臂压片上相应开设有一十字形的凹槽26,如图4所示,十字形的第一舵机摇臂22设置在十字形凹槽26内,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延长臂包括连接段27、以及环形连接槽段28,所述的连接段27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的第一延长臂24通过多个螺纹孔和螺栓与第一摇臂压片23连接,所述第一机翼连杆25套设在环形连接槽内,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机翼连杆25的形状为拱桥形,所述的第一机翼连杆25的两端与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4连接,第一舵机21通过探空火箭的位置信息和姿态数据控制第一舵机摇臂22摆动,并通过第一延长臂24驱动第一机翼连杆25绕第一对机翼4的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对机翼4偏摆一定的角度,实现火箭的姿态调整。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二姿态调整机构3包括第二舵机31、第二舵机摇臂、第二机翼连杆35、第二延长臂34,所述的第二舵机31与第二舵机摇臂连接,第二舵机摇臂的形状也为十字形,所述的第二摇臂压片33上开设有一十字形凹槽,十字形的第二舵机摇臂设置在十字形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延长臂34的包括连接段和环形连接槽段,所述的连接段通过其上的螺纹孔与螺栓设置在第二摇臂压片33上,另一端环形连接槽与第二机翼连杆35连接,所述的第二机翼连杆35的形状为拱桥形,其两端与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4连接,第二舵机31通过探空火箭的位置信息和姿态数据控制第二舵机摇臂摆动,并通过第二延长臂34驱动第二机翼连杆35绕第二第二对机翼4的轴线转动,从而第二对机翼4偏摆一定的角度,实现火箭的姿态调整。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箭体、以及设置在箭体内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对称设置在箭体内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偏摆;第二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偏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箭体、以及设置在箭体内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对称设置在箭体内侧的左右两端,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偏摆;第二姿态调整机构用于控制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的偏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舵机、第一舵机摇臂、第一机翼连杆、第一延长臂,所述的第一舵机与第一舵机摇臂连接,所述的第一舵机摇臂通过第一摇臂压片与第一延长臂连接,所述的第一延长臂与第一机翼连杆连接,所述的第一机翼连杆与其中两对称设置的机翼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姿态调整机构包括第二舵机、第二舵机摇臂、第二机翼连杆、第二延长臂,所述的第二舵机与第二舵机摇臂连接,所述的第二舵机摇臂通过第二摇臂压片与第二延长臂连接,所述的第二延长臂与第二机翼连杆连接,所述的第二机翼连杆与另外两对称设置的机翼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涵黄迅崔敏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