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770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包括进纸箱、升降板、进纸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进纸箱内侧壁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前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前后升降板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装置,前后升降板右侧转动连接有防护装置,进纸装置包括进纸辊,前后升降板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进纸系统存在的搓纸轮更换时拆卸不便、存在一次输送多张纸张,造成卡纸现象和纸屑长时间积累到打印机、印刷机中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可以实现打印机、印刷机准确进纸的功能,具有搓纸轮更换方便、打印机、印刷机不易卡纸、节约纸张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优点。

A Paper Feeding System for Print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张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
技术介绍
打印机、印刷机是现今社会中较为常见的办公设备,打印机、印刷机能够对纸张进行打字、印刷,离不开进纸系统将纸张输送到打印机、印刷机中,但是,现有进纸系统在实际使用时会存在很多的问题:问题一:现有进纸系统的搓纸轮为固定安装,而搓纸轮的使用寿命有限,在对搓纸轮进行更换时,拆卸十分麻烦;问题二:搓纸轮能对纸张进行输送,但是,存在一次输送多张纸张的情况,容易导致打印机、印刷机卡纸,同时造成纸张的浪费;问题三:现有进纸系统只对纸张输送,而纸张上的纸屑在输送中会落到打印机、印刷机中,纸屑长时间的积累会影响打印机、印刷机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所列的问题,现有技术条件下还没有较好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因此,很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以解决上述所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包括进纸箱、升降板、进纸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进纸箱内侧壁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前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前后升降板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装置,前后升降板右侧转动连接有防护装置。所述的进纸装置包括进纸辊,前后升降板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辊,进纸辊的侧壁均匀设有轮座,轮座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块,轮座的外端卡接有搓纸轮。所述的搓纸轮内侧壁均匀设有限位槽,搓纸轮上端左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槽,中部前后对称设有螺纹槽,搓纸轮上端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柱,中部前后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右端穿过搓纸轮的侧壁,搓纸轮、卡柱和螺纹杆均为橡胶材质,且螺纹杆的右侧呈弧形结构,与搓纸轮的弧度相同;工作时,搓纸轮能够快速、便捷的更换。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齿轮筒,齿轮盘与限位齿轮筒相啮合,限位齿轮筒的内部通过限位弹簧安装有限位卡块;工作时,限位机构与防护筒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对内部吸附筒清理。所述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筒,防护筒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齿轮盘,齿轮盘与限位机构啮合,限位机构安装在进纸箱的内侧壁,且防护筒上下设置有两层,上防护筒和下防护筒之间的左侧设有过渡板,上防护筒与进纸辊旋转方向相同,下防护筒与上防护筒旋转方向相反,防护筒、齿轮盘与限位机构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防护筒内部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气管和吸附筒,气管、吸附筒、防护筒和限位机构共中心线,气管、吸附筒和防护筒的侧壁均均匀设有通孔,且防护筒上的通孔呈字排列,气管通过轴承穿过防护筒的后侧壁与吸气泵相连接,吸附筒的后端内壁与固定齿盘相啮合,防护筒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防护盖的后端设有两层限位环分别于气管和吸附筒相互卡接,防护盖的前端通过齿轮盘与限位机构相啮合;工作时,防护装置实现对单张纸张的输送。所述上层防护筒的尺寸大于下层防护筒的尺寸,且上层防护筒上通孔的吸附力大于下层防护筒上通孔的吸附力大于两张打印纸之间的摩擦力;工作时,有多张纸输送时,防护装置能够对多余纸张拦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搓纸轮,搓纸轮为组装结构,在更换搓纸轮时避免了进纸系统的拆卸,搓纸轮更换方便、快捷;二、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吸附筒,吸附筒减少了纸屑进入机器,能够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三、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防护筒、防护筒上下设置有两个,且转动方向相反,能够解决多张纸进入机器的问题,避免了机器卡纸,节约纸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进纸装置(除卡柱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防护筒上通孔的排列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单张纸时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张纸时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包括进纸箱1、升降板2、进纸装置3和防护装置4,所述进纸箱1内侧壁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前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前后升降板2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装置3,前后升降板2右侧转动连接有防护装置4。所述的进纸装置3包括进纸辊31,前后升降板2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辊31,进纸辊31的侧壁均匀设有轮座32,轮座32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块33,轮座32的外端卡接有搓纸轮36。所述的搓纸轮36内侧壁均匀设有限位槽,搓纸轮36上端左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槽,中部前后对称设有螺纹槽,搓纸轮36上端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柱37,中部前后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8,且螺纹杆38的右端穿过搓纸轮36的侧壁,搓纸轮36、卡柱37和螺纹杆38均为橡胶材质,且螺纹杆38的右侧呈弧形结构,与搓纸轮36的弧度相同;工作时,当需要更换搓纸轮36时,只需将搓纸轮36卡接到轮座32上,将限位槽与限位块33卡接,然后捏合搓纸轮36将卡柱37与卡槽卡接,同时转动螺纹杆38,使得螺纹杆38与螺纹槽螺纹连接,螺纹拧紧后的螺纹杆38右侧与搓纸轮36的侧壁相吻合,从而实现了对搓纸轮36快速、便捷的更换。所述的限位机构43包括限位齿轮筒431,齿轮盘42与限位齿轮筒431相啮合,限位齿轮筒431的内部通过限位弹簧432安装有限位卡块433;工作时,当需要对吸附筒412进行清理时,只需要向前推动防护筒41,使得后端的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43分离,然后向后推动防护筒41,取下防护筒41,转动取下防护盖414,将吸附筒412取下清理即可。所述的防护装置4包括防护筒41,防护筒4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齿轮盘42,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43啮合,限位机构43安装在进纸箱1的内侧壁,且防护筒41上下设置有两层,上防护筒41和下防护筒41之间的左侧设有过渡板5,上防护筒41与进纸辊31旋转方向相同,下防护筒41与上防护筒41旋转方向相反,防护筒41、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43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防护筒41内部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气管411和吸附筒412,气管411、吸附筒412、防护筒41和限位机构43共中心线,气管411、吸附筒412和防护筒41的侧壁均均匀设有通孔,且防护筒41上的通孔呈8字排列,气管411通过轴承穿过防护筒41的后侧壁与吸气泵相连接,吸附筒412的后端内壁与固定齿盘413相啮合,防护筒41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414,防护盖414的后端设有两层限位环分别于气管411和吸附筒412相互卡接,防护盖414的前端通过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43相啮合;工作时,吸气泵通过气管411吸气,此时,经过搓纸轮36的纸张通过过渡板5进入到上下防护筒41之间,由于上防护筒41的吸附力大于下防护筒41的吸附力,因此纸张会被上防护筒41吸附,上防护筒41与搓纸轮36转动方向相同,实现对纸张的输送,同时,吸附筒412能够对纸张上的纸屑进行吸附。所述上层防护筒41的尺寸大于下层防护筒41的尺寸,且上层防护筒41上通孔的吸附力大于下层防护筒41上通孔的吸附力大于两张打印纸之间的摩擦力;工作时,当有两张纸被搓纸轮36输送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包括进纸箱(1)、升降板(2)、进纸装置(3)和防护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纸箱(1)内侧壁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前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前后升降板(2)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装置(3),前后升降板(2)右侧转动连接有防护装置(4);其中:所述的进纸装置(3)包括进纸辊(31),前后升降板(2)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辊(31),进纸辊(31)的侧壁均匀设有轮座(32),轮座(32)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块(33),轮座(32)的外端卡接有搓纸轮(36);所述的搓纸轮(36)内侧壁均匀设有限位槽,搓纸轮(36)上端左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槽,中部前后对称设有螺纹槽,搓纸轮(36)上端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柱(37),中部前后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8),且螺纹杆(38)的右端穿过搓纸轮(36)的侧壁;所述的防护装置(4)包括防护筒(41),防护筒(4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齿轮盘(42),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43)啮合,限位机构(43)安装在进纸箱(1)的内侧壁,且防护筒(41)上下设置有两层;所述的防护筒(41)内部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气管(411)和吸附筒(412),气管(411)通过轴承穿过防护筒(41)的后侧壁与吸气泵相连接,吸附筒(412)的后端内壁与固定齿盘(413)相啮合,防护筒(41)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414),防护盖(414)的后端设有两层限位环分别与气管(411)和吸附筒(412)相互卡接,防护盖(414)的前端通过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43)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纸张进给系统,包括进纸箱(1)、升降板(2)、进纸装置(3)和防护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纸箱(1)内侧壁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升降板(2),升降板(2)的前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前后升降板(2)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装置(3),前后升降板(2)右侧转动连接有防护装置(4);其中:所述的进纸装置(3)包括进纸辊(31),前后升降板(2)左侧转动连接有进纸辊(31),进纸辊(31)的侧壁均匀设有轮座(32),轮座(32)的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块(33),轮座(32)的外端卡接有搓纸轮(36);所述的搓纸轮(36)内侧壁均匀设有限位槽,搓纸轮(36)上端左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槽,中部前后对称设有螺纹槽,搓纸轮(36)上端右侧前后对称设有卡柱(37),中部前后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8),且螺纹杆(38)的右端穿过搓纸轮(36)的侧壁;所述的防护装置(4)包括防护筒(41),防护筒(4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有齿轮盘(42),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43)啮合,限位机构(43)安装在进纸箱(1)的内侧壁,且防护筒(41)上下设置有两层;所述的防护筒(41)内部从内向外依次安装有气管(411)和吸附筒(412),气管(411)通过轴承穿过防护筒(41)的后侧壁与吸气泵相连接,吸附筒(412)的后端内壁与固定齿盘(413)相啮合,防护筒(41)的前端螺纹连接有防护盖(414),防护盖(414)的后端设有两层限位环分别与气管(411)和吸附筒(412)相互卡接,防护盖(414)的前端通过齿轮盘(42)与限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忠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和美瑞医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