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压加压部件及其焊接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压部件及其焊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保压加压部件及其焊接机。
技术介绍
由于施工工作面的长度有长有短,所以,很难保证止水带的长度与施工工作面的长度一致。当施工工作面的长度小于止水带的长度时,就需要锯掉止水带多余的部分。当施工工作面的长度大于止水带的长度时,就需要将两个止水带的端部搭接在一起进行焊接,这时就用到了止水带焊接机。现有技术中,止水带焊接机包括下电热夹板和上电热夹板,下电热夹板的一端和上电热夹板的一端通过刚性合页铰接,下电热夹板的另一端和上电热夹板的另一端通过刚性加压锁紧手轮加压连接,下电热夹板和上电热夹板设置有循环水冷却通道,循环水冷却通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循环水冷却通道的进水口与水源连通,水源指的是移动式冷却水箱。现有技术的止水带焊接机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下电热夹板的一端和上电热夹板的一端通过刚性合页铰接,下电热夹板的另一端和上电热夹板的另一端通过刚性加压锁紧手轮加压连接,所以,当止水带加温软化后,止水带受到止水带焊机下电热夹板和上电热夹板的挤压力作用,向四周挤出,此时止水带焊接机下电热夹板和上电热夹板对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压加压部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体(1‑1)和第二动体(1‑3),所述第一动体(1‑1)和所述第二动体(1‑3)之间通过保压弹性部件(1‑2)连接;所述第一动体(1‑1)和所述第二动体(1‑3)之间在外力和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加压部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体(1-1)和第二动体(1-3),所述第一动体(1-1)和所述第二动体(1-3)之间通过保压弹性部件(1-2)连接;所述第一动体(1-1)和所述第二动体(1-3)之间在外力和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压加压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是外拉力,相应地,所述弹性力是弹性拉力;或者,所述外力是外压力,相应地,所述弹性力是弹性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压加压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体(1-1)与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的一端之间是加压连接,相应地,所述第二动体(1-3)与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的另一端之间也是加压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动体(1-1)与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的一端之间是吊挂连接,相应地,所述第二动体(1-3)与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的另一端之间也是吊挂连接;所述第一动体(1-1)的形状呈柱体;所述柱体是圆柱体或方柱体;所述第一动体(1-1)的底面中部向上凹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上部的上腔室(1-1-1);所述上腔室(1-1-1)是圆柱形上腔室或方柱形上腔室;所述第二动体(1-3)的形状呈柱体;所述柱体是圆柱体或方柱体;所述第二动体(1-3)的顶面向下凹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保压弹性部件(1-2)下部的下腔室(1-3-1);所述第二动体(1-3)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动体(1-1)的下部套合在一起;所述第二动体(1-3)与所述第一动体(1-1)之间可相对地在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动体(1-1)上腔室(1-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动体(1-3)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动体(1-1)套置在所述第二动体(1-3)上;所述上腔室(1-1-1)的侧壁至少开设有一个轴向导向限位销孔(1-1-2);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1-1-2)沿着所述上腔室(1-1-1)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1-1-2)靠近所述第一动体(1-1)的底面;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1-1-2)是螺纹孔;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1-1-2)配置有轴向导向限位销(1-1-4);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1-1-4)是螺纹销钉或弹性销或过盈销轴;相应地,所述下腔室(1-3-1)的外侧壁至少开设有一个轴向导向限位槽(1-3-2);所述轴向导向限位槽(1-3-2)的两端是封闭的;所述轴向导向限位槽(1-3-2)沿着所述下腔室(1-3-1)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1-1-4)与所述轴向导向限位槽(1-3-2)导向限位配合;或者,所述第一动体(1-1)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动体(1-3)下腔室(1-3-1)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动体(1-1)插入所述第二动体(1-3)的下腔室(1-3-1)内;所述下腔室(1-3-1)的侧壁至少开设有一个轴向导向限位销孔;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沿着所述下腔室(1-3-1)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靠近所述第二动体(1-3)的顶面;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是螺纹孔;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孔配置有轴向导向限位销;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是螺纹销钉或弹性销或过盈销轴;相应地,所述上腔室(1-1-1)的外侧壁至少开设有一个轴向导向限位槽;所述轴向导向限位槽的两端是封闭的;所述轴向导向限位槽沿着所述上腔室(1-1-1)的外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轴向导向限位销与所述轴向导向限位槽导向限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压加压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加压部件(1)配置有加力部件(1-7);所述加力部件(1-7)是螺纹杆(1-7-1)和/或光杆(1-7-2);所述加力部件(1-7)有一个或两个;所述加力部件(1-7)与所述第一动体(1-1)之间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螺纹连接或加压连接;所述加力部件(1-7)与所述第二动体(1-3)之间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或螺纹连接或加压连接;所述第一动体(1-1)的顶面位于轴线上贯通地开设有上孔(1-1-3);所述上孔(1-1-3)是光孔或螺纹孔;和/或,所述第二动体(1-3)的底面位于轴线上贯通地开设有中孔(1-3-3);所述中孔(1-3-3)是光孔或螺纹孔;所述加力部件(1-7)有一个;一个所述加力部件(1-7)是一个螺纹杆(1-7-1);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动体(1-1)的顶面固定连接;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动体(1-1)的顶面转动连接;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动体(1-1)螺纹连接,该螺纹杆(1-7-1)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动体(1-3)的光孔;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动体(1-1)的底面固定连接,该螺纹杆(1-7-1)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动体(1-3)的光孔;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动体(1-1)的底面转动连接,该螺纹杆(1-7-1)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动体(1-3)的光孔;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动体(1-3)的底面固定连接;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动体(1-3)的底面转动连接;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动体(1-3)螺纹连接,该螺纹杆(1-7-1)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动体(1-1)的光孔;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动体(1-3)的顶面固定连接,该螺纹杆(1-7-1)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动体(1-1)的光孔;或者,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动体(1-3)的底面转动连接,一个所述螺纹杆(1-7-1)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一动体(1-1)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雄,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闽雄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