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48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本体,位于清洗机本体内的清洗槽,用于放置藻类,位于清洗槽内的清洗机构,用于清洗藻类,位于清洗机本体一侧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装置运行,清洗机本体上开设有清洗槽,清洗槽内设置有清洗机构,清洗槽一侧设有控制装置,清洗槽另一侧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一中部安装有回水机构,安装板底部开设有进水口、回水口。该装置能够高效快速的对藻类进行清洗,提升清洗效果的同时减少水资源浪费。

Automatic Algae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藻类初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的营养均衡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更是需要补充多种海产品中的营养元素,海带、紫菜都是餐桌上最常见的海藻类食物,因其富含碘、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国藻类加工过程中的清洗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在水槽中靠人工搅拌清洗,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清洗不均匀、不干净,清洗质量达不到加工要求;另一种为清洗机清洗,但现有技术中的清洗机结构较复杂,且功能单一,体积较大,移动不便,另外在清洗过行程中产生的泥沙难以过滤,水源不能够循环利用,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能够高效快速的对藻类进行清洗,提升清洗效果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本体;位于清洗机本体内的清洗槽,用于放置藻类;位于清洗槽内的清洗机构,用于清洗藻类;位于清洗机本体一侧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装置运行;清洗机本体上开设有清洗槽,清洗槽内设置有清洗机构,清洗槽一侧设有控制装置,清洗槽另一侧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一中部安装有回水机构,安装板底部开设有进水口、回水口。装置工作时,将藻类放入清洗槽,外界水体通过进水口进入清洗槽,通过控制装置启动清洗机构工作,清洗机构完成对藻类的清洗,清洗过程中,回水机构中的水泵工作,清洗槽内的水体通过回水口经软管流入净水箱,净化后的水体通过软管流至集水管后,经喷水管喷出,用于清洗藻类,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中,喷水管可将水体均匀喷至清洗槽内,通过喷淋方式对海藻进一步清洗,有益于提升清洗效果,且喷水管具有自清洗功能,可避免喷水管堵塞,提高清洗效率。优选地,回水机构包括承载板,承载板底部一侧设有集水管,集水管侧端连接有若干喷水管,承载板上方安装有水泵,水泵一端通过软管与净水箱连接,净水箱通过软管与回水口连接,水泵另一端通过软管与集水管连接。承载板安装于安装板一侧,其上设置有回水机构,可加强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可节省空间,回水机构中的水泵工作,清洗槽内的水体通过回水口经软管流入净水箱,净化后的水体通过软管流至集水管,后,经喷水管均匀喷出,通过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藻类的清洗,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清洗后的水体直接排出造成污染。优选地,喷水管包括其上开设有若干喷水孔的喷水管体,喷水管体一端由堵头封堵,另一端设有通水口,喷水管体内腔沿其轴线方向设有一带有毛刷的毛刷杆,毛刷杆两端分别置有弹簧和活塞,毛刷杆与弹簧间设有刷杆座。水泵提供的水体通过通水口进入喷水管体内,经喷水孔喷出,同时,水体与活塞接触挤压,挤压过程中,活塞沿水流压力方向移动,进而将该作用力传递至毛刷杆和弹簧,弹簧被压缩,毛刷杆产生移动,水泵停止工作时,弹簧复位,毛刷杆及活塞复位,如此,毛刷的来回运动,实现对喷水管体的两次清洗,使喷水管体具有自清洗功能,避免喷水管体堵塞,有益于提高清洗效率和水体利用率,降低藻类清洗加工成本。优选地,净化箱内部依次设有滤网层、精滤层、活性炭层、除菌层,净化箱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可升缩的吊钩。净化箱可对清洗槽内的水净化处理,实现水体再利用,其中,滤网层用于滤出泥沙等大颗粒杂质,精滤层用于对滤出小颗粒杂质,活性炭层用于吸附水体中无机或有机物质及胶体颗粒,除菌层用于滤除水体中有害细菌和微生物等,层层过滤的设计使净化程度最大化,有益于提高水体利用率、节省水资源,避免污染环境,此外,净化箱内设置的可升缩吊钩可将各个滤层顺利取出进行清洗,可避免手动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优选地,清洗机构由交错布置的滚刷和盘形刷组成,滚刷通过连接杆与清洗槽内两侧壁连接,盘形刷位于清洗槽内腔底部。交错布置的滚刷和盘形刷可实现对藻类的清洗,交错布置的设计可对藻类全面清洗,滚刷对藻类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的藻类由于水流作用,流至盘形刷处,盘形刷对藻类的底面及侧面进行清洗,实现对藻类的最大化清洗,此外,多个滚刷配合盘形刷的交错设计可实现循环清洗,进一步提升清洗效果,滚刷通过转动实现对藻类的大面积清洗,提高清洗效率,盘形刷位于清洗槽底部,可对不同高度的藻类进行清洗,同时可通过转动避免藻类堆积或沉于清洗槽底部而降低清洗效果,盘形刷还可加快清洗槽内的水体流动,通过加快水流促进水体循环利用。优选地,滚刷圆周方向均匀铺设有齿轮状清洗毛刷,且清洗毛刷采用软胶材质。软胶材质清洗毛刷的表面可避免对藻类表面造成损伤,降低藻类食用口感和营养价值,且齿轮状的柔性清洗毛刷具有较好的伸展性,可最大面积与藻类接触,提升清洗效果,同时可对水体产生扰动,加快水流,促进水体循环利用。优选地,控制装置包括电机架,电机架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传送机构与滚刷一端连接,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盘形刷输入端连接。电机架上方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用于驱动滚刷和盘形刷工作,完成对藻类的清洗,避免了人工操作,且该结构设计简单,便于操作。优选地,清洗机本体底部设有用于装置移动的滚轮,清洗机本体靠近安装板一侧壁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清洗机本体内前后两侧均设有超声波清洗装置。滚轮可实现整个装置的移动,灵活性较强,避免人工搬运,降低工作效率,清洗槽中最后的水体通过排水口排出外界后集中处理,避免水体直接排出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超声波清洗装置可进一步加强对藻类的清洗,提升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回水机构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避免清洗后的水体直接排出造成污染;2)净水箱对清洗槽中的水体实现最大程度净化,有益于提高水体利用率、节省水资源,避免污染环境;3)喷水管将水体均匀喷洒至清洗槽,通过喷淋的方式实现对藻类的进一步清洗,提升清洗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自清洁功能;4)滚刷清洗藻类可避免对藻类表面造成损伤,降低藻类食用口感和营养价值,且齿轮状的柔性清洗毛刷具有较好的伸展性,可最大面积与藻类接触,提升清洗效果;5)盘形刷能够实现对藻类清洗的同时加快清洗槽内水体流动,通过加快水流促进水体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回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喷水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净化箱结构示意图;图5为滚刷侧示图。图中标号:1-安装板;2-超声波清洗装置;3-进水口;4-排水口;5-滚轮;6-传动机构;7-回水口;8-清洗机本体;9-电机架;10-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12-控制装置;13-清洗槽;14-连接杆;15-滚刷;151-清洗毛刷;16-盘形刷;17-回水机构;171-净化箱;171a-吊钩;171b-滤网层;171c-精滤层;171d活性炭层;171e-除菌层;172-软管;173-水泵;174-承载板;175-集水管;176-喷水管;176a-喷水孔;176b-喷水管体;176c-堵头、176d-弹簧;176e-毛刷杆;176f-毛刷;176g-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本体8;位于清洗机本体8内的清洗槽13,用于放置藻类;位于清洗槽13内的清洗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本体(8);位于清洗机本体(8)内的清洗槽(13),用于放置藻类;位于清洗槽(13)内的清洗机构,用于清洗藻类;位于清洗机本体(8)一侧的控制装置(12),用于控制装置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本体(8)上开设有清洗槽(13),所述清洗槽(13)内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槽(13)一侧设有控制装置(12),所述清洗槽(13)另一侧连接有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侧端中部安装有回水机构(17),所述安装板(1)底部开设有进水口(3)、回水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本体(8);位于清洗机本体(8)内的清洗槽(13),用于放置藻类;位于清洗槽(13)内的清洗机构,用于清洗藻类;位于清洗机本体(8)一侧的控制装置(12),用于控制装置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本体(8)上开设有清洗槽(13),所述清洗槽(13)内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槽(13)一侧设有控制装置(12),所述清洗槽(13)另一侧连接有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侧端中部安装有回水机构(17),所述安装板(1)底部开设有进水口(3)、回水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机构(17)包括承载板(174),所述承载板(174)底部一侧设有集水管(175),所述集水管(175)侧端连接有若干喷水管(176),所述承载板(174)上方安装有水泵(173),所述水泵(173)一端通过软管(172)与净化箱(171)连接,所述净化箱(171)通过软管(172)与回水口(7)连接,所述水泵(173)另一端通过软管(172)与集水管(17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藻类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176)包括其上开设有若干喷水孔(176a)的喷水管体(176b),所述喷水管体(176b)一端由堵头(176c)封堵,另一端设有通水口,所述喷水管体(176b)内腔沿其轴线方向设有一带有毛刷(176f)的毛刷杆(176e),所述毛刷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丹书马泽涛高锋王洁廖丹宁吴诗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