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16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包含负压引流腔、负压吸引腔、负压调节腔,所述负压引流腔、负压吸引腔、负压调节腔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负压引流腔连通有引流管,所述负压调节腔连通有负压调节器和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负压引流瓶、负压吸引瓶、负压调节瓶三瓶合一,减小了负压引流装置的整体体积,并将大部分导管设置在瓶体内,少数裸露在外的也做了密封处理,保证了瓶体内的无菌密封环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此外,还能通过对照刻度条纹,观察第一导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来相应的调节负压引流腔内的负压大小。

A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for Neonatal Pneumothora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并且不适应外界气压环境,所以气胸发生率高。对于新生儿气胸的治疗,通常是借助可调节负压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来实现。现有的可调节负压的负压引流装置通常是三瓶设计,即负压引流瓶、负压吸引瓶、负压调节瓶,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置放,而且导管多裸露在空气中,密封措施不到位,很容易诱发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可调节负压的负压引流装置通常是三瓶设计,即负压引流瓶、负压吸引瓶、负压调节瓶,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置放,而且导管多裸露在空气中,密封措施不到位,很容易诱发细菌感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包含负压引流腔、负压吸引腔、负压调节腔,所述负压引流腔、负压吸引腔、负压调节腔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负压引流腔连通有引流管,所述负压调节腔连通有负压调节器和负压吸引器。优选的,所述负压引流腔通过第一导管连通负压吸引腔,所述负压吸引腔通过第二导管连通负压调节腔,所述负压调节腔通过负压调节管连通负压调节器,所述负压调节腔通过负压吸引管连通负压吸引器。优选的,所述瓶体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瓶体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提手。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设有空腔,所述负压吸引器放置在空腔内。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腔和负压调节腔内装有无菌液体,所述第一导管延伸入负压吸引腔内无菌液体液面下1-2cm,所述负压调节管延伸入负压调节腔内无菌液体液面下8-12cm。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腔和负压调节腔连接处的外壁上刻有刻度条纹。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和负压吸引管贯穿瓶体处均设有密封环。本技术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传统的负压引流瓶、负压吸引瓶、负压调节瓶三瓶合一,减小了负压引流装置的整体体积,并将大部分导管设置在瓶体内,少数裸露在外的也做了密封处理,保证了瓶体内的无菌密封环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通过对照刻度条纹,观察第一导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来相应的调节负压引流腔内的负压大小。2、通过设置的提手使得瓶体便于移动,瓶体下固定连接的底座能够提高瓶体置放时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因误碰使瓶体倾倒,干扰患者的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底座、2瓶体、3负压引流腔、4负压吸引腔、5负压调节腔、6密封环、7第一导管、8第二导管、9引流管、10负压调节管、11负压吸引管、12提手、13负压调节器、14负压吸引器、15安装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瓶体2,瓶体2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底座1能够提升瓶体2置放时的稳定性,不易被误碰碰到,瓶体2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提手12,通过提手12,能够方便的移动和取放瓶体2,瓶体2内包含负压引流腔3、负压吸引腔4、负压调节腔5,负压吸引腔4和负压调节腔5连接处的外壁上刻有刻度条纹,刻度条纹可以作为对照,观察记录腔内液面高度变化。负压引流腔3、负压吸引腔4、负压调节腔5之间通过导管连通,负压引流腔3通过第一导管7连通负压吸引腔4,负压吸引腔4通过第二导管8连通负压调节腔5,负压引流腔3连通有引流管9,负压调节腔5连通有负压调节器13和负压吸引器14,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5,安装块15内设有空腔,负压吸引器14放置在空腔内,负压调节腔5通过负压调节管10连通负压调节器13。负压调节腔5通过负压吸引管11连通负压吸引器14,因为负压引流腔3、负压吸引腔4、负压调节腔5之间相互连通,所以通过负压吸引器14和负压吸引管11,可以使负压引流腔3内达到负压环境,负压调节器13通过负压调节管10,可以调节负压引流腔3内的负压大小维持稳定,防止负压引流腔3内因引流作用而出现负压持续增大以致负压过大的现象,引流管9和负压吸引管11贯穿瓶体2处均设有密封环6(密封环6属于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在这里不再做详细叙述)。大部分导管都位于密封环境的瓶体2内,少部分裸露在外的也通过密封环6对其进行了密封处理,保证了瓶体2内的无菌环境,负压吸引腔4和负压调节腔5内装有无菌液体,第一导管7延伸入负压吸引腔4内无菌液体液面下1-2cm,负压调节管10延伸入负压调节腔5内无菌液体液面下8-12cm。本技术中,使用者在启动该装置后,积蓄在新生儿患者胸腔内的气体,在负压引流腔3的负压作用吸引下,经引流管9进入负压引流腔3内,负压吸引器14经负压吸引管11和负压调节腔5的连通作用,通过第二导管8和第一导管7,将负压引流腔3内的气体排出;长时间持续启动后,通过观察记录负压吸引腔4内第一导管7中的液面高度并对照刻度条纹进行对比,如果第一导管7内的液面下降,那么说明此时负压吸引腔3内的负压低于所需,如果第一导管7内的液面上升,那么说明此时负压吸引腔3内的负压过高,可以根据情况调节负压调节器13以应对负压吸引腔3内的负压变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内包含负压引流腔(3)、负压吸引腔(4)、负压调节腔(5),所述负压引流腔(3)、负压吸引腔(4)、负压调节腔(5)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负压引流腔(3)连通有引流管(9),所述负压调节腔(5)连通有负压调节器(13)和负压吸引器(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瓶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内包含负压引流腔(3)、负压吸引腔(4)、负压调节腔(5),所述负压引流腔(3)、负压吸引腔(4)、负压调节腔(5)之间通过导管连通,所述负压引流腔(3)连通有引流管(9),所述负压调节腔(5)连通有负压调节器(13)和负压吸引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腔(3)通过第一导管(7)连通负压吸引腔(4),所述负压吸引腔(4)通过第二导管(8)连通负压调节腔(5),所述负压调节腔(5)通过负压调节管(10)连通负压调节器(13),所述负压调节腔(5)通过负压吸引管(11)连通负压吸引器(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气胸的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2)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所述瓶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战胜刘波赵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