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89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包括穿刺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穿刺器本体侧壁上的减压阀体,所述穿刺器本体为中空圆柱管,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贯通,所述减压阀体中设有弹性活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下端具有斜切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通过当病人胸腔压力急剧上升,弹性活瓣将克服圆环的阻挡而打开,胸腔压力得到释放,减压阀体实现自动减压功能,避免了由于手术医生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意识到需要打开人工气胸的减压阀,对由此而产生的并发症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rtificial pneumothorax decompre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气胸减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气胸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食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微创食管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心肺功能影响小以及术后疼痛轻的优点,但由于食管解剖位置的特点,手术分离切除的操作空间有限,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相比其他胸腔镜手术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尽管人工气胸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微创食管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人工气胸技术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与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技术不同,人工气胸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脏和大血管等血流动力学功能,一旦应用不善,容易造成严重的手术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胸腔微创手术中由于人工气胸技术本身安全性的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其中,包括穿刺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穿刺器本体侧壁上的减压阀体,所述穿刺器本体为中空圆柱管,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贯通,所述减压阀体中设有弹性活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下端具有斜切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圈。可选的,所述减压阀体为中空圆柱形阀体。可选的,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的外圆直径相同,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的内径相同。可选的,所述减压阀体与所述穿刺器本体连接的另一端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减压阀体的内径,所述圆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弹性活瓣的内径。可选的,所述减压阀体中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性活瓣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凹槽中。可选的,所述弹性活瓣的形状与所述减压阀体的内截面形状匹配。可选的,所述斜切口角度范围为45°~6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通过当病人胸腔压力急剧上升,弹性活瓣将克服圆环的阻挡而打开,胸腔压力得到释放,减压阀体实现自动减压功能,避免了由于手术医生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意识到需要打开人工气胸的减压阀,对由此而产生的并发症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的风险。本技术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人工气胸减压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人工气胸减压装置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实施例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其中,包括穿刺器本体1以及设置于穿刺器本体1侧壁上的减压阀体2,穿刺器本体1为中空圆柱管,穿刺器本体1与减压阀体2贯通,减压阀体2中设有弹性活瓣3,穿刺器本体1的下端具有斜切口,穿刺器本体1的上端设有密封圈6。本实施例中,减压阀体2为中空圆柱形阀体,穿刺器本体1与减压阀体2的外圆直径相同,穿刺器本体1与减压阀体2的内径相同。本实施例中,减压阀体2与穿刺器本体1连接的另一端设有圆环4,圆环4的内径小于减压阀体2的内径,圆环4的内径小于弹性活瓣3的内径。本实施例中,减压阀体2中开设有凹槽5,弹性活瓣3可拆卸地安装于凹槽5中,弹性活瓣3的形状与减压阀体2的内截面形状匹配。本实施例中,斜切口角度范围为45°~60°。通过以下说明进一步的认识本技术的特性及功能。随着胸腔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气胸技术最先由Cuschieri报道应用于微创食管切除手术,借鉴此技术,国内率先开展了俯卧位下人工气胸微创食管切除术。根据国外文献,结合实践体会,俯卧位下人工气胸技术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第一方面,由于人工气胸以及俯卧位下重力的作用,相对侧卧位而言手术操作的空间更大,游离食管相对较为方便。第二方面,不需要双腔管气管插管,在单腔管双肺通气的情况下依靠人工气胸,手术侧的肺组织可以部分萎陷手术区域并得到良好的显露,降低了麻醉的难度,避免了由于双腔管插管不到位造成的尴尬,同时也节省了麻醉费用,理论上可能会降低单肺通气造成的肺损伤。第三方面,由于人工气胸的作用,术中手术解剖层次清晰,有利于术中的显露,同时减少手术时间。在临床回顾性总结的基础上,进行了俯卧位与常规侧卧位这两种不同手术体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证实俯卧位下人工气胸技术在微创食管切除手术中应用,具有手术解剖空间大,术野显露优良,手术时间缩短,淋巴结清扫更加彻底的优点。尽管人工气胸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微创食管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人工气胸技术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与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技术不同,人工气胸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脏和大血管等血流动力学功能,一旦应用不善,容易造成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据调查显示,430例人工气胸微创食管切除术患者的资料,有6例患者出现手术中循环不良事件,包括4例血压明显下降,2例心率减慢,1例患者出现血压快速下降和心率迅速降低至心跳骤停。本实施例的研究的结果显示,目前常规使用的人工气胸压力是安全的,但是一旦压力超过12mmHg就可能对患者的循环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如果压力急剧的上升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在手术中保持12mmHg以下的压力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由于手术中操作的刺激,以及患者不可预测的呛咳等会造成病人胸腔压力急剧的上升,由于手术中所用的常规气腹机只是在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停止供气,压力急剧上升时,需要手术医生手动打开穿刺器的阀门进行减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病人血压下降,心率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的危险。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的剖面图,包括穿刺器本体1,减压阀体2和弹性活瓣3组成。穿刺器本体1为空心圆柱体,下端为45度至60度的斜切,可插入病人的胸腔;手术器械通过穿刺器本体的内部空间进入人体进行微创手术;穿刺器本体1的上端设有弹性密封圈6,封闭手术器械和穿刺器本体1内部的间隙,避免外部空气进入人体;在近穿刺器本体1上端一侧,设有一减压阀体2,减压阀体2与穿刺器本体1正交,减压阀体2为空心圆柱体;减压阀体2的一端设有一圆环4,在圆环4的一侧有一弹性活瓣3;弹性活瓣3可嵌入圆环上一凹槽5之中。当病人胸腔压力急剧上升,弹性活瓣3将克服圆环4的阻挡而打开,胸腔压力得到释放。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通过当病人胸腔压力急剧上升,弹性活瓣将克服圆环的阻挡而打开,胸腔压力得到释放,减压阀体实现自动减压功能,避免了由于手术医生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意识到需要打开人工气胸的减压阀,对由此而产生的并发症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的风险。本技术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穿刺器本体侧壁上的减压阀体,所述穿刺器本体为中空圆柱管,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贯通,所述减压阀体中设有弹性活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下端具有斜切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穿刺器本体侧壁上的减压阀体,所述穿刺器本体为中空圆柱管,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贯通,所述减压阀体中设有弹性活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下端具有斜切口,所述穿刺器本体的上端设有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体为中空圆柱形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气胸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的外圆直径相同,所述穿刺器本体与所述减压阀体的内径相同。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祥沈亚星徐梁林淼汪灏方勇谭黎杰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