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13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包括握柄、蓄电池、往复马达、固定块、调速器和开关,所述握柄内部一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内部安装有往复马达,所述往复马达一端活动插接有贯穿握柄一端外壁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背离往复马达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背离活动杆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头,所述握柄一侧内壁安装有调速器和开关,所述握柄一侧外壁开设有与调速器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贯穿滑槽安装在调速器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往复马达带动固定块上的针头做往复运动,并且使用者还能够通过滑块调节往复马达的速度,实际使用更加灵活。

A Hand-held Charged Electric Crossbow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
技术介绍
苗医以“外治法为精”,弩药针疗法是苗医“以毒攻毒”、“从外治内”特色外治法之一,具有解毒、散寒、舒筋活血、通络开窍、化瘀消滞等作用,主要用于各种传统的风类疾病,如半边风、顺筋风、冷肉风、湿热风、麻木风等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管狭窄、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等。适宜病症广泛,在贵州苗族民间广泛流传使用,临床疗效显著。尽管如此,但其临床推广应用仍有限,其原因在于传统弩药针针具以缝衣针及竹筷制成,或用现代梅花针代替,其针具较粗犷,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弩药针或梅花针刺激的强度、深度及频率而给患者带来痛苦,且不好消毒,易导致交叉感染,从而降低了患者对该疗法的依从性及其临床推广应用。良好的针具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前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根据局部皮肤的具体情况调节刺激强度、频率和深度的弩药针针具及可更换的一次性针头,可实时接电使用或脱离电源适配器单独使用,防止交叉感染,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疼痛,目前的弩药针针具较难达到上述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具备便于更换针头和便于调节速度的优点,解决了不便于更换针头和不便于调节速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包括握柄、蓄电池、往复马达、固定块、调速器和开关,所述握柄内部一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内部安装有往复马达,所述往复马达一端活动插接有贯穿握柄一端外壁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背离往复马达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背离活动杆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头,所述握柄一侧内壁安装有调速器和开关,所述握柄一侧外壁开设有与调速器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贯穿滑槽安装在调速器内部。优选的,所述蓄电池背离隔板一侧外壁安装有贯穿握柄一侧外壁的电源接头。优选的,所述握柄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灯珠,且灯珠位于调速器与开关之间。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一侧内壁开设有螺纹,所述活动杆一端通过螺纹与固定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与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与灯珠和调速器电连接,所述调速器与往复马达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往复马达,达到了实现针头往复运动的效果,往复马达在工作时可将固定块上的针头推出和缩回,从而针头在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治疗从而针头在人们的皮肤上进行治疗,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操作,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及的降低工作强度。2、本技术通过设置调速器,达到了调节往复马达速度的效果,在进行使用时,人们可通过手指移动滑块,滑块在调速器中滑动时,会调节调速器自身的电阻值,从而改变往复马达的运转速率,可调节活动杆推出的频率及针刺深度,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实际使用时更加灵活。3、本技术通过设置蓄电池和电源接头,达到了便携使用的效果,蓄电池起到了移动电源的目的,避免了出现电源线限制工作区域的问题,并且蓄电池可通过电源接头进行充电,实际使用更加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槽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图中:1、握柄;2、蓄电池;3、隔板;4、往复马达;5、活动杆;6、固定块;7、针头;8、螺纹;9、调速器;10、滑槽;11、滑块;12、灯珠;13、开关;14、电源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包括握柄1、蓄电池2、往复马达4、固定块6、调速器9和开关13,握柄1内部一端安装有蓄电池2,蓄电池2背离隔板3一侧外壁安装有贯穿握柄1一侧外壁的电源接头14,蓄电池2起到了移动电源的目的,避免了出现电源线限制工作区域的问题,并且蓄电池2可通过电源接头14与电源线进行活动插接,电源线上安装有配套的适配器,适配器为SNBMW-12V5A型,将220V电压转换成12V电压,对蓄电池2进行充电,实际使用更加灵活。蓄电池2一侧设置有隔板3,隔板3内部安装有往复马达4,往复马达4采用XC758型,该型号往复马达4具备体积小的优点,往复的行程为5CM,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往复马达4一端活动插接有贯穿握柄1一端外壁的活动杆5,活动杆5背离往复马达4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背离活动杆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头7,固定块6一侧内壁开设有螺纹8,活动杆5一端通过螺纹8与固定块6转动连接,固定块6可灵活拆卸,便于更换针头7。往复马达4在工作时可将固定块6上的针头7推出和缩回,从而针头7在人们的皮肤上进行治疗,具有解毒、散寒、舒筋活血、通络开窍、化瘀消滞等作用,主要用于各种传统的风类疾病,如半边风、顺筋风、冷肉风、湿热风、麻木风等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颈肩腰腿痛,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操作,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的降低工作强度。握柄1一侧内壁安装有调速器9和开关13,调速器9采用PA1as-12V型,该型号调速器9具备体积小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实际使用更加灵活。握柄1一侧外壁开设有与调速器9相适配的滑槽10,滑槽10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11,滑块11一端贯穿滑槽10安装在调速器9内部,在进行使用时,人们可通过手指移动滑块11,滑块11在调速器9中滑动时,会调节调速器9自身的电阻值,从而改变往复马达4的运转速率,可调节活动杆5推出的频率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节,实际使用时更加灵活。握柄1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灯珠12,且灯珠12位于调速器9与开关13之间,蓄电池2与开关13电连接,开关13与灯珠12和调速器9电连接,调速器9与往复马达4电连接,按下开关13后,灯珠12亮起,说明蓄电池2的限量充足,当蓄电池2中的电量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包括握柄(1)、蓄电池(2)、往复马达(4)、固定块(6)、调速器(9)和开关(13),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内部一端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一侧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内部安装有往复马达(4),所述往复马达(4)一端活动插接有贯穿握柄(1)一端外壁的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背离往复马达(4)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背离活动杆(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头(7),所述握柄(1)一侧内壁安装有调速器(9)和开关(13),所述握柄(1)一侧外壁开设有与调速器(9)相适配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一端贯穿滑槽(10)安装在调速器(9)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充电型电动弩药针,包括握柄(1)、蓄电池(2)、往复马达(4)、固定块(6)、调速器(9)和开关(13),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1)内部一端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一侧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内部安装有往复马达(4),所述往复马达(4)一端活动插接有贯穿握柄(1)一端外壁的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背离往复马达(4)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背离活动杆(5)一侧外壁嵌入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头(7),所述握柄(1)一侧内壁安装有调速器(9)和开关(13),所述握柄(1)一侧外壁开设有与调速器(9)相适配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一端贯穿滑槽(10)安装在调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勇安仕刚肖淦辰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