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6699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属于鱼培育领域,包括进水管、投料装置、若干个产卵池、水位控制溢出口、输鱼卵水管、输鱼卵汇集水管、鱼卵收集箱、培育输送管、初生苗培育箱和成长育苗培育箱。通过设置了产卵池,可以营造一个更加适合红罗非鱼产卵的环境,同时设置了鱼卵收集箱、初生苗培育箱和成长育苗培育箱,把鱼产的卵进行与鱼隔离,可以更好的对鱼卵进行保护,同时给鱼卵提供一个更加适合孵化的环境,提高鱼卵的孵化率,同时把初生的育苗和成长的育苗进行分开培育,更加方便投料和提高存活率。

A Breeding and Breeding Device for Red Tilap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因鱼体为红色,称红罗非鱼。也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罗非鱼为一种中小型鱼,属温水性底层鱼类,它在12-40℃的水中均能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现在罗非鱼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原产于非洲,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和鲈鱼相似。罗非鱼鱼苗的喂食方式为自由采食,且在罗非鱼放苗前需要进行试水,养殖人员通常采用塑料盆或泡沫箱完成试水过程,在试水过程中,塑料盆或泡沫箱漂浮在养殖池内,其稳定性难以控制,会影响试水操作。传统的养殖池结构简单,不能满足罗非鱼的养殖需求,罗非鱼进行育苗之后,随罗非鱼个体的增大,需进行分塘饲养,传统的分塘方法仅是进行数量上的分割,而且分塘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会有连续阴雨天的情况出现,会出现漫塘的现象,传统的排涝方法效率不高,且污水易发生逆流,造成养殖池内的水质污染。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从而使得红罗非鱼产卵后的存活率非常的低,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存活率高的繁殖培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解决现有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存活率低的技术问题。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包括进水管、投料装置、若干个产卵池、水位控制溢出口、输鱼卵水管、输鱼卵汇集水管、鱼卵收集箱、培育输送管、初生苗培育箱和成长育苗培育箱,所述进水管设置在若干个产卵池上,所述进水管的输入端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投料装置设置在产卵池的上端,所述输鱼卵水管设置在产卵池的一侧,所述水位控制溢出口设置在输鱼卵水管上,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与输鱼卵水管连接,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的输出端设置在鱼卵收集箱内,所述初生苗培育箱通过培育输送管与鱼卵收集箱连接,所述成长育苗培育箱通过培育输送管与初生苗培育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产卵池、初生苗培育箱和成长育苗培育箱上方均设置有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上设置有投料开关。进一步地,投料装置设置为漏斗型结构,所述投料开关设置在漏斗型结构底部,所述投料开关为旋转开关。进一步地,输鱼卵水管设置为“几”子结构,所述输鱼卵水管的输入端设置有格网,所述水位控制溢出口设置在“几”子结构的顶端。进一步地,水位控制溢出口上设置有鱼卵过滤网,所述鱼卵过滤网设置在水位控制溢出口的顶端。进一步地,输鱼卵水管上设置有输鱼卵管开关,所述输鱼卵管开关为旋转开关。进一步地,鱼卵收集箱外侧设置有加热层,所述鱼卵收集箱内侧设置有保护层。进一步地,保护层上设置有若干个水交换孔,所述水交换孔上设置有鱼卵格网,所述保护层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培育输送管上设置有培育输送管开关,所述培育输送管开关设置为手动旋转开关或者电子开关。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产卵池,可以营造一个更加适合红罗非鱼产卵的环境,同时设置了鱼卵收集箱、初生苗培育箱和成长育苗培育箱,把鱼产的卵进行与鱼隔离,可以更好的对鱼卵进行保护,同时给鱼卵提供一个更加适合孵化的环境,提高鱼卵的孵化率,同时把初生的育苗和成长的育苗进行分开培育,更加方便投料和提高存活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水管;2-投料装置;3-投料开关;4-产卵池;5-格网;6-输鱼卵管开关;7-水位控制溢出口;8-输鱼卵水管;9-输鱼卵汇集水管;10-鱼卵收集箱;11-加热层;12-保护层;13-培育输送管开关;14-培育输送管;15-初生苗培育箱;16-成长育苗培育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进水管1、投料装置2、若干个产卵池4、水位控制溢出口7、输鱼卵水管8、输鱼卵汇集水管9、鱼卵收集箱10、培育输送管14、初生苗培育箱15和成长育苗培育箱16,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若干个产卵池4上,所述进水管1的输入端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投料装置2设置在产卵池4的上端,所述输鱼卵水管8设置在产卵池4的一侧,所述水位控制溢出口7设置在输鱼卵水管8上,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9与输鱼卵水管8连接,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9的输出端设置在鱼卵收集箱10内,所述初生苗培育箱15通过培育输送管14与鱼卵收集箱10连接,所述成长育苗培育箱16通过培育输送管14与初生苗培育箱15连接。设置的进水管1为产卵池4进行换水,同时也提供水,由于产卵池4的水会随着鱼卵在输鱼卵水管8进行输出,进水管1实现水的补充。投料装置2用于存放鱼饲料,定时给鱼进行投料。产卵池4的个数为3-8个,根据具体的生产规模来定,产卵池4为实用红砖砌成的高两米的水池。水位控制溢出口7用于控制产卵池4的水位,当下雨时,产卵池4的水位升高,水从水位控制溢出口7流出,实现自动控制水位。输鱼卵汇集水管9把混有鱼卵的水输送到鱼卵收集箱10内,鱼卵收集箱10对鱼卵进行收集和孵化。初生苗培育箱15和成长育苗培育箱16对孵化的红罗非鱼苗进行分类培育,使得存活率更高。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干个产卵池4、初生苗培育箱15和成长育苗培育箱16上方均设置有投料装置2,所述投料装置2上设置有投料开关3。投料装置2设置为漏斗型结构,所述投料开关3设置在漏斗型结构底部,所述投料开关3为旋转开关。产卵池4上的投料装置2存放的是成年鱼饲料,初生苗培育箱15和成长育苗培育箱16上的投料装置2存放的是育苗饲料。投料开关3手动控制开关,使用的是现有的手动开关。本技术实施例中,输鱼卵水管8设置为“几”子结构,所述输鱼卵水管8的输入端设置有格网5,所述水位控制溢出口7设置在“几”子结构的顶端。水位控制溢出口7上设置有鱼卵过滤网,所述鱼卵过滤网设置在水位控制溢出口7的顶端。所述输鱼卵水管8上设置有输鱼卵管开关6,所述输鱼卵管开关6为旋转开关。输鱼卵水管8设置在每个产卵池4一侧的底部,水和鱼卵混合经过输鱼卵水管8输出到输鱼卵汇集水管9进入到鱼卵收集箱10。输鱼卵水管8设置为“几”子结构,从而可以减缓流速,减少对鱼卵的损伤。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鱼卵收集箱10外侧设置有加热层11,所述鱼卵收集箱10内侧设置有保护层12。所述保护层12上设置有若干个水交换孔,所述水交换孔上设置有鱼卵格网,所述保护层12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自动控制水温,设置一个最适合鱼卵孵化的温度,从而可以提高鱼卵的孵化率,提高育苗存活率。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培育输送管14上设置有培育输送管开关13,所述培育输送管开关13设置为手动旋转开关或者电子开关。培育输送管开关13为现有的旋转开关。当为电子开关时,选用现有的电子继电器开关。工作原理:把交配产卵的成年红罗非鱼放入到产卵池4内,待红罗非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投料装置(2)、若干个产卵池(4)、水位控制溢出口(7)、输鱼卵水管(8)、输鱼卵汇集水管(9)、鱼卵收集箱(10)、培育输送管(14)、初生苗培育箱(15)和成长育苗培育箱(16),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若干个产卵池(4)上,所述进水管(1)的输入端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投料装置(2)设置在产卵池(4)的上端,所述输鱼卵水管(8)设置在产卵池(4)的一侧,所述水位控制溢出口(7)设置在输鱼卵水管(8)上,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9)与输鱼卵水管(8)连接,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9)的输出端设置在鱼卵收集箱(10)内,所述初生苗培育箱(15)通过培育输送管(14)与鱼卵收集箱(10)连接,所述成长育苗培育箱(16)通过培育输送管(14)与初生苗培育箱(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投料装置(2)、若干个产卵池(4)、水位控制溢出口(7)、输鱼卵水管(8)、输鱼卵汇集水管(9)、鱼卵收集箱(10)、培育输送管(14)、初生苗培育箱(15)和成长育苗培育箱(16),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若干个产卵池(4)上,所述进水管(1)的输入端与外部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投料装置(2)设置在产卵池(4)的上端,所述输鱼卵水管(8)设置在产卵池(4)的一侧,所述水位控制溢出口(7)设置在输鱼卵水管(8)上,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9)与输鱼卵水管(8)连接,所述输鱼卵汇集水管(9)的输出端设置在鱼卵收集箱(10)内,所述初生苗培育箱(15)通过培育输送管(14)与鱼卵收集箱(10)连接,所述成长育苗培育箱(16)通过培育输送管(14)与初生苗培育箱(1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产卵池(4)、初生苗培育箱(15)和成长育苗培育箱(16)上方均设置有投料装置(2),所述投料装置(2)上设置有投料开关(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罗非鱼繁殖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2)设置为漏斗型结构,所述投料开关(3)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