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及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46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包括翘板按钮、发光体、导电插脚和触点组件,所述发光体装设于翘板按钮内、且所述发光体的一个导电端与触点组件连接,所述发光体的另一导电端连接有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片与导电插脚之间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一端套接于导电插脚、且所述弹性弹簧另一端与导电接触片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有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片增大导电接触面积,在开关切换和断开的过程中传输更加稳定,且避免装配误差引起的接触不良,通过弹性弹簧来连接导通发光体和导电插脚,将刚性接触改为柔性接触,增强了开关的使用寿命;一种开关,包括上述所述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使用寿命长,导通稳定。

A Contact Structure of Light Emitting Body and Conductive Pin and Its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及其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及其开关。
技术介绍
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器件,可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开关种类繁多,如翘板开关、按钮开关、旋钮开关和急停开关等,其中,翘板开关通常包括壳体、翘板按钮、翘板触片、触点组件、发光体和多个导电插脚,翘板开关内的发光体可设置为LED灯或氖灯,翘板按钮设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形成有用于容置发光体的腔体,该发光体装设于翘板按钮的腔体内以用来显示电路的导通或断开状态,发光体一端与触点组件连接,发光体另一端与一个导电插脚连接,触点组件装设于翘板按钮下方,触点组件和翘板触片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的容置腔内,翘板按钮的两端可分别向下按动,使触点组件底部沿翘板触片表面滑行,从而使翘板触片来回摆动,实现导通或断电功能,但上述结构的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导线连接固定的方式,即发光体与导电插脚为刚性接触,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容易出现导线断裂的风险,从而导致开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及其开关,其开关内的发光体的导电端与导电插脚接触导通稳定,同时可提高开关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还提供一种开关,包括上述所述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使用寿命长,导通稳定。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包括翘板按钮、发光体、导电插脚和触点组件,所述发光体装设于翘板按钮内、且所述发光体的一个导电端与触点组件连接,所述发光体的另一导电端连接有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片与导电插脚之间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一端套接于导电插脚、且所述弹性弹簧另一端与导电接触片抵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发光体与导电接触片通过冷铆方式结合固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翘板按钮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导电接触片的定位卡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发光体设置为LED灯或氖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方案,导电插脚向上延伸有用于卡设所述弹性弹簧的尖凸部。一种开关,包括壳体、翘板按钮、翘板触片、触点组件、发光体和多个导电插脚,触点组件装设于翘板按钮下方,按压翘板按钮,触点组件沿翘板触片表面滑行以推动翘板触片摆动,该开关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增设有导电接触片,通过导电接触片来增大导电接触面积,一方面在开关切换和断开的过程中传输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避免装配误差引起的接触不良,同时本技术通过弹性弹簧来连接导通发光体和导电插脚,将刚性接触改为柔性接触,增强了开关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弹性弹簧受力形变,由于弹性弹簧的弹性作用,保证开关的导电接触片和导电插脚在整个切换过程中始终处于接触状态;一种开关,包括上述所述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使用寿命长,导通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翘板按钮、21.定位卡口、3.翘板触片、4.触点组件、5.发光体、6.导电插脚、61.尖凸部、7.导电接触片、8.弹性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考图1至图2,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包括翘板按钮2、发光体5、导电插脚6和触点组件4,所述发光体5装设于翘板按钮2内、且所述发光体5的一个导电端与触点组件4连接,所述发光体5的另一导电端连接有导电接触片7,导电接触片7与导电插脚6之间设有弹性弹簧8,所述弹性弹簧8一端套接于导电插脚6、且所述弹性弹簧8另一端与导电接触片7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增设有导电接触片7,通过导电接触片7来增大导电接触面积,一方面在开关切换和断开的过程中传输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避免装配误差引起的接触不良,同时本技术通过弹性弹簧8来连接导通发光体5和导电插脚6,将刚性接触改为柔性接触,增强了开关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弹性弹簧8受力形变,由于弹性弹簧8的弹性作用,保证开关的导电接触片7和导电插脚6在整个切换过程中始终处于接触状态。本实施例的所述发光体5与导电接触片7通过冷铆方式结合固定,制造简单方便,易于装配,图1示出,所述翘板按钮2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导电接触片7的定位卡口21,导电插脚6向上延伸有用于卡设所述弹性弹簧8的尖凸部61,可快速实现定位,便于装配,避免装配误差,图2示出,本实施例的所述发光体5设置为氖灯,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体5还可设置为LED灯。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种开关,该开关包括壳体1、翘板按钮2、翘板触片3、触点组件4、发光体5和多个导电插脚6,触点组件4装设于翘板按钮2下方,按压翘板按钮2,触点组件4沿翘板触片3表面滑行以推动翘板触片3摆动,该开关还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发光体5与导电插脚6的接触结构,所述发光体5装设于翘板按钮2内、且所述发光体5的一个导电端与触点组件4连接,所述发光体5的另一导电端连接有导电接触片7,导电接触片7与导电插脚6之间设有弹性弹簧8,所述弹性弹簧8一端套接于导电插脚6、且所述弹性弹簧8另一端与导电接触片7抵接,通过增设导电接触片7和由于弹性弹簧8的弹性作用,实现柔性导电接触,提高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包括翘板按钮、发光体、导电插脚和触点组件,所述发光体装设于翘板按钮内、且所述发光体的一个导电端与触点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另一导电端连接有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片与导电插脚之间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一端套接于导电插脚、且所述弹性弹簧另一端与导电接触片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包括翘板按钮、发光体、导电插脚和触点组件,所述发光体装设于翘板按钮内、且所述发光体的一个导电端与触点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的另一导电端连接有导电接触片,导电接触片与导电插脚之间设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一端套接于导电插脚、且所述弹性弹簧另一端与导电接触片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与导电接触片通过冷铆方式结合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光体与导电插脚的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锦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