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16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炉,涉及家用电器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与底壳(1100)活动连接的挂钩(1400),在电磁炉(1000)不工作时电磁炉(1000)可通过挂钩(1400)悬挂收纳,以减少其对灶台等操作台的占用;通过在底壳(1100)上设置用于收纳挂钩(1400)的收纳槽(1110),以在电磁炉(1000)工作时将挂钩(1400)收纳在与收纳槽(1110)中,保证挂钩(1400)不会影响电磁炉(1000)的正常工作;且通过将收纳槽(1110)设置为与挂钩(1400)相适配,以提高收纳槽(11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收纳槽(1110)对底壳(1100)中安装空间的占用。

Electromagneti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技术介绍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极大的提高了加热效率。现有技术中,电磁炉包括底壳,底壳的顶端盖设有面板,底壳与面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中设置有线圈盘及控制板;线圈盘与控制板通信连接,控制板用于控制线圈盘的工作状态,线圈盘用于利用电磁感应的产生涡流的原理对锅具进行加热。其中,控制板还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设置有插头,电源线可通过插头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为电磁炉提供电能。然而,现有技术中,当不使用电磁炉时,电磁炉通常是搁置在灶台等操作台面上,占用灶台上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具有开口;面板,所述面板盖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底壳与面板共同围成安装空间;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底壳活动连接;所述底壳背离所述面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挂钩相适配的收纳槽,以使所述挂钩具有处于所述收纳槽中的收纳状态,以及所述挂钩的至少部分脱离所述收纳槽的展开状态通过设置与底壳活动连接的挂钩,在电磁炉不工作时电磁炉可通过挂钩悬挂收纳,以减少其对灶台等操作台的占用;通过在底壳上设置用于收纳挂钩的收纳槽,以在电磁炉工作时将挂钩收纳在与收纳槽中,保证挂钩不会影响电磁炉的正常工作;且通过将收纳槽设置为与挂钩相适配,以提高收纳槽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收纳槽对底壳中安装空间的占用。可选地,所述收纳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槽侧壁,所述两个第一槽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所述挂钩具有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挂钩可运动至转入所述收纳槽的收纳状态,或运动至转出所述收纳槽的展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中的一个为装配孔,另一个为转轴。通过将挂钩与底壳转动连接,挂钩处于收纳位置时便于将挂钩隐藏设置,同时,还能够减少对收纳槽内部空间的需求,也即收纳槽可设置的相对较小,以使电磁炉底壳上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所述挂钩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挂钩背离所述面板的表面与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面板的表面与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以免挂钩沿远离面板的方向凸出底壳底壁,从而挂钩处于收纳位置时能够可靠地隐藏在收纳槽中。可选地,所述收纳槽用于在所述挂钩处于收纳状态时收纳所述挂钩的收容空间与所述挂钩相适配,以提高收纳槽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收纳槽对底壳中安装空间的占用。可选地,所述底壳具有与所述面板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收纳槽设置在所述底壁上,以更好地收纳挂钩,且对挂钩的结构及尺寸的限制相对较小,使得挂钩能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可选地,所述底壳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收纳线束的绕线槽,且绕线槽沿朝向面板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绕线槽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槽侧壁,两个第二槽侧壁通过第二槽端壁连接;所述收纳槽包括从所述第二槽端壁沿朝向面板的方向凹陷的第一收纳段,以免挂钩干涉线束的收纳。可选地,所述收纳槽还具有第二收纳段,所述第二收纳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段朝向所述底壳中心的一端,以保证挂钩的长度能够满足其承载能力及悬挂需求,同时,还能够将挂钩隐藏设置。可选地,所述绕线槽具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可供线束伸出,其中,所述出线口处的第二槽端壁朝向所述面板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收纳段的一部分。如此,能够使得底壳底壁上各结构的布置更加紧凑。可选地,所述挂钩包括:挂环、转轴、以及将挂环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连接杆;其中,所述收纳槽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槽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装配孔;所述连接杆包括在展开状态时与电源线相对的交叉段,以及在展开状态时与底壳侧壁相抵的卡位段,所述卡位段与所述交叉段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卡位段与所述挂环连接,所述交叉段与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设置在展开状态时与底壳侧壁相抵的卡位段,在挂钩处于展开状态时,挂钩可与底壳可靠相抵,能够避免挂钩与底壳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保证电磁炉悬挂时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挂环包括:挂环本体及与所述挂环本体连接的连接段,所述卡位段连接在所述连接段与交叉段之间。通过设置连接段,挂钩的长度设置更加灵活,能够适配更多的悬挂场景。可选地,所述挂环与所述卡位段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且所述收纳槽中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挂钩处于收纳状态时与所述挂钩的卡位段相抵的抵接面,如此,在挂钩处于收纳状态时,也能够可靠地处于收纳槽中,以免挂钩从收纳槽中滑出。可选地,沿所述线束的伸出方向,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底壁边缘之间的距离(A1)大于或等于所述交叉段的长度(A0),以保证挂钩处于展开状态时,挂钩的卡位段能够与底壳侧壁紧密相抵,以免挂钩与底壳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可选地,所述绕线槽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槽侧壁之间的距离(B)小于所述交叉段的长度(A0)。如此,能够保证挂钩处于展开状态时,挂钩的卡位段能够与底壳侧壁紧密相抵,同时,还能便于挂钩在展开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的切换。可选地,所述挂钩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挂环沿所述电磁炉高度方向的高度(H1)以及所述收纳槽沿所述电磁炉高度方向的高度(H0)、均大于所述交叉段沿所述电磁炉高度方向的高度(K),以使挂钩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隐藏在收纳槽中;其中,所述高度是指沿从底壳底壁指向面板的方向的尺寸。可选地,所述挂环沿所述电磁炉高度方向的高度(H1)与所述收纳槽沿所述电磁炉高度方向的高度(H0)相等,以使挂钩处于收纳状态时能够隐藏在收纳槽中,同时,还减少收纳槽对底壳中安装空间中的占用;其中,所述高度是指沿从底壳底壁指向面板的方向的尺寸。可选地,所述交叉段沿所述电磁炉高度方向的高度(K)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的高度(L),以利于减少收纳槽对底壳中安装空间的占用;其中,所述高度是指沿从面板指向底壳底壁的方向的尺寸。可选地,所述交叉段处于收纳状态时沿所述电磁炉高度方向的高度(K)小于等于所述电磁炉的高度(Y)的一半;其中,所述高度是指沿从底壳底壁指向面板的方向的尺寸。如此,在将电磁炉悬挂之后,电磁炉的重心位置较合理,以免悬挂之后的电磁炉出现倾斜而增加墙壁上挂钩等悬挂装置的载重负荷,降低电磁炉从墙壁掉落的风险。可选地,沿所述线束的伸出方向,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底壁边缘之间的距离(A1)大于或等于所述交叉段的长度(A0),且所述装配孔与所述底壁边缘之间的距离(A1)、和所述交叉段的长度(A0)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5毫米,以进一步保证挂钩处于展开状态时,挂钩的卡位段能够与底壳侧壁紧密相抵,同时,还能便于挂钩在展开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所述高度是指沿从面板指向底壳底壁的方向的尺寸。可选地,所述绕线槽朝向所述底壳中心的内侧还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设置,以提高电磁炉的散热效果。可选地,所述绕线槽中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用于将所述线束限制在所述绕线槽中,以提高对线束的收纳效果,保证线束收纳时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100),所述底壳(1100)具有开口;面板(1200),所述面板(1200)盖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底壳(1100)与面板(1200)共同围成安装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1400),所述挂钩(1400)与所述底壳(1100)活动连接;所述底壳(1100)背离所述面板(1200)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挂钩(1400)相适配的收纳槽(1110),以使所述挂钩(1400)具有处于所述收纳槽(1110)中的收纳状态,以及所述挂钩(1400)的至少部分脱离所述收纳槽(1110)的展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1100),所述底壳(1100)具有开口;面板(1200),所述面板(1200)盖设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底壳(1100)与面板(1200)共同围成安装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1400),所述挂钩(1400)与所述底壳(1100)活动连接;所述底壳(1100)背离所述面板(1200)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挂钩(1400)相适配的收纳槽(1110),以使所述挂钩(1400)具有处于所述收纳槽(1110)中的收纳状态,以及所述挂钩(1400)的至少部分脱离所述收纳槽(1110)的展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11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槽侧壁(1111),所述两个第一槽侧壁(1111)上设置有第一装配部;所述挂钩(1400)具有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挂钩(1400)可运动至转入所述收纳槽(1110)的收纳状态,或运动至转出所述收纳槽(1110)的展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中的一个为装配孔(1110b),另一个为转轴(1440);和/或,所述挂钩(1400)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挂钩(1400)背离所述面板(1200)的表面与所述面板(12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底壳底壁(1101)背离所述面板(1200)的表面与所述面板(1200)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收纳槽(1110)用于在所述挂钩(1400)处于收纳状态时收纳所述挂钩(1400)的收容空间与所述挂钩(1400)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00)具有与所述面板(1200)相对设置的底壁(1101),所述收纳槽(1110)设置在所述底壁(110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100)的底壁(1101)上还设置有用于收纳线束的绕线槽(1120),且绕线槽(1120)沿朝向面板(1200)的方向凹陷设置;所述绕线槽(112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槽侧壁(1121),两个第二槽侧壁(1121)通过第二槽端壁(1122)连接;所述收纳槽(1110)包括从所述第二槽端壁(1122)沿朝向面板(1200)的方向凹陷的第一收纳段(11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1110)还具有第二收纳段(1114),所述第二收纳段(1114)连接在所述第一收纳段(1113)朝向所述底壳(1100)中心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1120)具有出线口(1115),所述出线口(1115)可供线束伸出,其中,所述出线口(1115)处的第二槽端壁(1122)朝向所述面板(1200)凹陷形成所述第一收纳段(1113)的一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400)包括:挂环(1410)、转轴(1440)、以及将挂环(1410)与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