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93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安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编织网、多个浮动在水面上的固定球和多个水底固定重物;多个固定球与编织网的上边缘连接,多个固定重物与编织网的下边缘连接,利用水面浮动固定球的浮力和水底固定重物的重力保持编织网处于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下实体屏障装置可以设置在预警区与控制区之间,也可以设置在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其他区域。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零部件易于替换等优点,能够防止蛙人等水下非法入侵目标进入防护区域,还可以对接近的目标进行探测报警并定位非法入侵目标的位置。

An Underwater Entity Barrier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安保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反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安全问题的不断突出,在许多重要场所(如军用设施、核电站、机场、电厂及监狱等)的容易遭受到非法人员的入侵。靠近海面等水域重要场所的安保系统,还应当包括水面和水下的水域综合安保措施。根据保护目标的不同安全距离,通常将保护目标周边区域划分为预警区、控制区、保护区和要害区。目前,预警区的水域安保措施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巡检保障安全,控制区的水域安保措施主要依靠水面的水域屏障,均没有针对水下安全防护的水域屏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水下安全防护的屏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水域综合安保措施缺少专门的水下安全防护屏障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包括编织网、多个浮动在水面上的固定球和多个水底固定重物;多个固定球与编织网的上边缘连接,多个固定重物与编织网的下边缘连接,利用水面浮动固定球的浮力和水底固定重物的重力保持编织网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多个固定球与编织网的上边缘等距离连接,多个固定重物与编织网的下边缘等距离连接。所述固定球分别通过固定连接绳与编织网连接,固定重物分别通过固定连接绳与编织网连接。上述水下实体屏障装置,位于保护目标控制区和预警区交界处。所述编织网为耐腐蚀性材质。所述编织网由耐腐蚀钢丝编织而成,钢丝直径不小于2mm,网格最大孔径不大于15cm。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球之间间隔为2.5米~5米。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重物之间的距离为2.5米~3米,重量为5~10kg。所述编织网上安装有外设装置,包括智能定位传感器和报警线缆。所述固定球内充入氦气等惰性气体或空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水下实体屏障装置可以设置在预警区与控制区之间,也可以设置在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其他区域。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零部件易于替换等优点,能够防止蛙人等水下非法入侵目标进入防护区域,还可以对接近的目标进行探测报警并定位非法入侵目标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使用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编织网、2-固定连接绳、3-固定球、4-固定重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耐腐蚀性编织网1、固定连接绳2、水面浮动的固定球3和海底固定重物4。耐腐蚀性编织网1可以为不锈钢、树脂、PVC等耐腐蚀性材质,防止蛙人等水下非法入侵目标进入防护区域,保护滨海重要基础设施;编织网1上安装有智能定位传感器、报警线缆等装置,用于对接近的目标进行探测报警并定位非法入侵目标的位置;固定连接绳2为耐腐蚀性材料制成,可以与编织网1材料相同,也可为尼龙绳等材质;水面浮动固定球3通过固定连接绳2与耐腐蚀性编制网1的上边缘连接,海底固定重物4通过固定连接绳2与耐腐蚀性编制网1的下边缘连接,利用水面浮动固定球3的浮力和海底固定重物4的重力保持编织网1处于垂直展开状态,从而形成水下立体防护屏障;水面浮动固定球3内可以充入氦气等惰性气体或空气。本实施例的水下实体屏障装置可以设置在预警区与控制区之间,也可以设置在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其他区域,如图2所示,例如可以用于水下重要设施的安全保护。本技术的水下实体屏障装置可以设置在预警区与控制区之间,也可以设置在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的其他区域。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零部件易于替换等优点,能够防止蛙人等水下非法入侵目标进入防护区域,还可以对接近的目标进行探测报警并定位非法入侵目标的位置。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以用于核电站的水下实体屏障装置为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在距离核电站外围设施约30公里的控制区与预警区交界线处,设置本实施例的水下实体预警屏障,包括高度为30米的耐腐蚀性编织网1、水面浮动固定球3和海底固定重物4。相邻的两个水面浮动固定球3之间间隔为2.5米~5米,固定球3为直径为1米的塑料球,内部为空气;相邻的两个海底固定重物4之间的距离为2.5米~3米,重量为5~10kg。编织网1由耐腐蚀钢丝编制而成,钢丝直径不小于2mm,网格最大孔径不大于15cm。编织网1上安装有智能定位传感器、报警线缆等外设装置,用于对接近的目标进行探测报警并定位非法入侵目标的位置;外设装置通过海底电缆与核电站内部的控制系统连接,能够实时监测水下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定位非法入侵目标。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网(1)、多个浮动在水面上的固定球(3)和多个水底固定重物(4);多个固定球(3)与编织网(1)的上边缘连接,多个固定重物(4)与编织网(1)的下边缘连接,利用水面浮动固定球(3)的浮力和水底固定重物(4)的重力保持编织网(1)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多个固定球(3)与编织网(1)的上边缘等距离连接,多个固定重物(4)与编织网(1)的下边缘等距离连接;所述固定球(3)分别通过固定连接绳(2)与编织网(1)连接,固定重物(4)分别通过固定连接绳(2)与编织网(1)连接;所述编织网(1)上安装有外设装置,包括智能定位传感器和报警线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网(1)、多个浮动在水面上的固定球(3)和多个水底固定重物(4);多个固定球(3)与编织网(1)的上边缘连接,多个固定重物(4)与编织网(1)的下边缘连接,利用水面浮动固定球(3)的浮力和水底固定重物(4)的重力保持编织网(1)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多个固定球(3)与编织网(1)的上边缘等距离连接,多个固定重物(4)与编织网(1)的下边缘等距离连接;所述固定球(3)分别通过固定连接绳(2)与编织网(1)连接,固定重物(4)分别通过固定连接绳(2)与编织网(1)连接;所述编织网(1)上安装有外设装置,包括智能定位传感器和报警线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实体屏障防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完晓原苑晨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