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18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包括一个第一保护罩,或包括一个第二保护罩,或由多个第二保护罩拼接而成,或由多个第一保护罩和多个第二保护罩拼接而成,第一保护罩为矩形壳体保护罩,第一保护罩的连接端的规格尺寸小于与第二保护罩的连接口的规格尺寸,第二保护罩的形状为Ω形状,第二保护罩为直通型或直角连接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轻质高强、承载能力高、耐化学腐蚀、耐老化、不导电等优点。

A Protective Cover for Underwater Faciliti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tective cover for underwater facilities, which includes a first protective cover, or a second protective cover, or a plurality of second protective covers, or a plurality of first protective cover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protective covers. The first protective cover is a rectangular shell protective cover, and the size of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first protective cov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second protective cover. Dimension, the shape of the second shield is_shape, and the second shield is straight-through or right-angle connection typ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high strength, high carrying capacity, chemical corrosion resistance, aging resistance, non-conductivit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下生产系统设施保护罩,尤其涉及海底生产系统设施保护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呈不断增长趋势。因此,各种海底生产系统设施迅猛发展。然而,随着各国渔轮作业逐步向外海发展,处于渔业作业活动区内的海底生产系统设施,为了避免渔网的拖挂、渔轮的抛锚和渔轮上坠落物对海底生产系统设施的损坏,海底生产系统设施都要采用防渔网及防渔轮抛锚保护罩。目前,大多数国家使用的海底生产系统设施的保护罩为金属材料保护罩,众所周知,金属材料保护罩造价高、自身沉重,长期处于海底易腐蚀,故需要对金属材料保护罩进行防腐处理,在进行防腐处理的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坏,同时破坏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轻质高强、承载能力高、耐化学腐蚀、耐老化、不导电等特点的水下设施保护罩,本专利技术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真空导入模塑成型工艺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包括一个第一保护罩,或包括一个第二保护罩,或由多个第二保护罩拼接而成,或由多个第一保护罩和多个第二保护罩拼接而成,第一保护罩为矩形壳体保护罩,第一保护罩包括第一基体,第一基体底部周边设有第一裙板,第一基体中部为矩形壳体,第一基体上部为U形壳体,第一基体顶部为平面结构,第一基体的中部矩形壳体前后端设有与第二保护罩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形状为Ω形状,第一保护罩的连接端的规格尺寸小于与第二保护罩的连接口的规格尺寸,第二保护罩的形状为Ω形状,第二保护罩为直通型或直角连接型,第二保护罩包括第二基体,第二基体的底部周边设有裙板,第二基体上设有连接端和/或连接口。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保护罩的第一基体顶部的平面结构为平板或格栅板。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保护罩的连接端和第二保护罩的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保护罩的连接口拼接后留有间隙,其间隙平均值为15―50mm。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保护罩为直通型,第二基体的两端均为连接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保护罩为直通型,第二基体的一端为连接端,第二基体的另一端为连接口。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保护罩为直角连接型,第二基体的一端为连接端,第二基体的另一端为连接口,连接端的一侧面设有垂直方向的另一个连接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基体与连接口之间设有过渡板,过渡板与第二基体构成α角,其α=10°—2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单独使用第一保护罩和单独使用第二保护罩时,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设有检查口和检查门;在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拼接使用时,在个别的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设有检查口和检查门;第二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拼接时,在个别的第二保护罩设有检查口和检查门,检查口安装有检查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保护罩两侧的底部裙板上平面或第一保护罩中部两侧的矩形壳体外表面上或第一保护罩底部裙板上平面和第一保护罩中部两侧的矩形壳体外表面上设有配重块。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保护罩两侧的底部裙板上平面设有配重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生产效率高,原材料浪费少,整体性和局部加强灵活性性好。2、自重轻、强度高。3、可设计性高:根据海底生产系统设施保护罩所要求承受的负荷,设计制造不同厚度、截面、形状、尺寸及不同强度的保护罩。4、耐腐蚀性好:海底生产系统设施保护罩耐腐蚀,尤其耐海水腐蚀,无须定期维护保养,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节约了维修和防护费用,尤其在海底工作环境恶劣的地方使用。5、电性能好:绝缘性可达到甚高水平。不受电磁作用,不反射电磁波,能透过微波。6、安装方便:本专利技术可在工厂进行模块化生产,对于环境的破坏小,运输吊装方便,降低建造成本。7、本专利技术除了用于新建海底生产系统设施保护罩外,还可用于待更换的海底生产系统设施保护罩,即替换现有的金属材料保护罩。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个第二保护罩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带有检查口和检查门的第一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种直通型第二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另一种直通型第二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一种直角连接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另一种直角连接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带有检查口和检查门的第二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保护罩;2-第二保护罩;3-检查口;4-检查门;5-配重块;6-起吊孔;1-1-第一集体;1-2-第一裙板;1-3-第一连接端;1-11-矩形壳体;1-12-U形壳体;1-13-平面结构;2-1-第二基体;2-2-第二裙板;2-3-第二连接端;2-4-连接口;2-5-过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说明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用于海底生产系统设施的保护罩,由数个保护罩沿海底生产系统设施的坐标设置坐落在海底面上,保护罩分别为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或多种形式的保护罩。其中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分别可单独使用,也可由多个第一保护罩和多个第二保护罩拼装使用(如图1和图2)或多个第二保护罩和多个第二保护罩拼装使用(如图3)。如4至图6所示,第一保护罩为矩形壳体保护罩,第一保护罩底部周边设有裙板,第一保护罩底部周边裙板坐落在海底面上,安装后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海底潮涌的作用将其海底的泥沙压置在第一保护罩底部周边裙板的上平面,故第一保护罩底部周边裙板能够为第一保护罩提供一定的抗滑动能力,因此,第一保护罩坐落在海底面上比较稳固,无滑动现象。第一保护罩中部为矩形壳体,上部为U形壳体,顶部为平面结构,顶部的平面结构为平板或格栅板。如果顶部平面结构为平板时,其顶部平面结构的平板与第一保护罩整体采用真空导入模塑成型工艺一齐成型,如果顶部平面结构为格栅板时,第一保护罩采用真空导入模塑成型工艺时,其第一保护罩顶部设有格栅板安装孔位,然后安装格栅板。在第一保护罩的中部矩形壳体前后端设有与第二保护罩拼接的连接端,其连接端形状为Ω形状,第一保护罩连接端的规格尺寸小于与第二保护罩连接口的规格尺寸。第一保护罩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二保护罩的连接口拼接后留有间隙,其间隙平均值为15―50mm。第二保护罩形状为Ω形状,第二保护罩底部周边设有裙板,第二保护罩底部周边裙板坐落在海底面上,安装后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海底潮涌的作用将其海底的泥沙压置在第二保护罩底部周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设施保护罩包括一个第一保护罩(1),或包括一个第二保护罩(2),或由多个第二保护罩(2)拼接而成,或由多个第一保护罩(1)和多个第二保护罩(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保护罩(1)为矩形壳体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1)包括第一基体(1‑1),所述第一基体(1‑1)底部周边设有第一裙板(1‑2),所述第一基体(1‑1)中部为矩形壳体(1‑11),所述第一基体(1‑1)上部为U形壳体(1‑12),所述第一基体(1‑1)顶部为平面结构(1‑13),所述第一基体(1‑1)的中部矩形壳体(1‑11)前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保护罩(2)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3),所述第一连接端(1‑3)形状为Ω形状,所述第一保护罩(1)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的规格尺寸小于与所述第二保护罩(2)的连接口(2‑4)的规格尺寸,所述第二保护罩(2)的形状为Ω形状,所述第二保护罩(2)为直通型或直角连接型,所述第二保护罩(2)包括第二基体(2‑1),所述第二基体(2‑1)的底部周边设有第二裙板(2‑2),所述第二基体(2‑1)上设有第二连接端(2‑3),或所述第二基体(2‑1)上设有第二连接端(2‑3)和连接口(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设施保护罩包括一个第一保护罩(1),或包括一个第二保护罩(2),或由多个第二保护罩(2)拼接而成,或由多个第一保护罩(1)和多个第二保护罩(2)拼接而成,所述第一保护罩(1)为矩形壳体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1)包括第一基体(1-1),所述第一基体(1-1)底部周边设有第一裙板(1-2),所述第一基体(1-1)中部为矩形壳体(1-11),所述第一基体(1-1)上部为U形壳体(1-12),所述第一基体(1-1)顶部为平面结构(1-13),所述第一基体(1-1)的中部矩形壳体(1-11)前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保护罩(2)连接的第一连接端(1-3),所述第一连接端(1-3)形状为Ω形状,所述第一保护罩(1)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3)的规格尺寸小于与所述第二保护罩(2)的连接口(2-4)的规格尺寸,所述第二保护罩(2)的形状为Ω形状,所述第二保护罩(2)为直通型或直角连接型,所述第二保护罩(2)包括第二基体(2-1),所述第二基体(2-1)的底部周边设有第二裙板(2-2),所述第二基体(2-1)上设有第二连接端(2-3),或所述第二基体(2-1)上设有第二连接端(2-3)和连接口(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罩(1)的第一基体(1-1)顶部的平面结构(1-13)为平板或格栅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罩(1)的第一连接端(1-3)和所述第二保护罩(2)的第二连接端(2-3)与所述第二保护罩(2)的连接口(2-4)拼接后留有间隙,其间隙平均值为15―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下设施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罩(2)为直通型,所述第二基体(2-1)的两端均为第二连接端(2-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进赵沭通
申请(专利权)人:中格复合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