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86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罐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罐体的底部设有放料口,罐体的外部设有冷却夹套,罐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配水管,配水管的出水端安装有喷头,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限流板,罐体上设有通气口,罐体内安装有布气管,通气口与布气管连接以用于向罐体内输送空气;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电机和丝杆,支撑架靠近罐体的一侧上设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滑块与顶盖连接,滑块在驱动电机和丝杆的作用下带动顶盖向上提升。顶盖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可以提升起来,便于工作人员日常检修处理装置内的各部件,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搅拌装置与布气管配合作用,增强菌渣与工艺水的混合度。

A device for treating bacterial resid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酵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麦角硫因是1909年首次在麦角菌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稀有的手性氨基酸,这种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只能通过其转运蛋白OCTN1从饮食中摄取,且在特定的人体组织和细胞中富集。麦角硫因是一种天然的细胞内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维持人体红细胞的功能并在保护其免受氧化损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具有防止紫外线辐射损伤等多种活性,因此在化妆品、功能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学者的关注。在提取麦角硫因的工艺中,需要收集菌丝体,之后再经过溶解后才能进行水提、醇提、破碎等下游工艺。而经过离心后的菌丝体滤饼(也称为菌渣)较密实呈交联状,不易溶于水中。现有的菌渣处理装置是密闭的,在对装置的日常检修十分不便,不能经常检修装置内的各个部件的状态,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于日常检修、溶解水用量少、菌渣混匀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和设置在罐体外的提升机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放料口,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冷却夹套以用于对所述罐体降温,所述罐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配水管,所述配水管的出水端安装有喷头,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限流板,所述罐体上设有通气口,所述罐体内安装有布气管,所述通气口与布气管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罐体内输送空气;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罐体的一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滑块在驱动电机和丝杆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顶盖向上提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丝杆上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实现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块沿滑轨实现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和搅拌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外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桨和搅拌叶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气管安装在所述搅拌装置的正上方,且所述布气管盘旋安装在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气管的下表面均匀分布通气孔,且该通气孔朝向所述搅拌装置输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夹套上设有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用于向所述冷却夹套内循环水冷却降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叶安装在所述搅拌桨的上方,所述搅拌桨安装在靠近所述罐体的底部,其中搅拌桨采用锚式搅拌桨,以便于在搅拌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罐体底部的菌渣实现搅拌混合,避免出现搅拌的死角,加强搅拌混合的均匀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头采用雾化喷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叶采用四斜叶式或六斜叶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叶上设有减阻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在处理装置的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搅拌装置,菌渣在加入罐体内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搅拌,搅拌装置上分别设有搅拌桨及搅拌叶,分别对处理装置内的不同位置和方向的物料进行搅拌,盘旋设置在罐体内的布气管加强罐体内的空气均匀分布量,增强菌渣与工艺水的混合度。2.顶盖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可以提升起来,不会损坏处理装置,便于工作人员日常检修处理装置内的各部件,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布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进料口3、放料口4、冷却夹套401、冷却进口402、冷却出口5、配水管6、喷头7、搅拌装置8、支撑架9、驱动电机10、丝杆11.布气管12、通气口13、通气孔14、电机15、搅拌轴16、搅拌桨17、滑轨18、滑块19、搅拌叶20、顶盖21、限流板22、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决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设置在罐体1内的搅拌装置7和设置在罐体1外的提升机构;上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0,罐体1的底部设有放料口3,罐体1的外部设有冷却夹套4以用于对罐体降温,在冷却夹套4上设有冷却进口401和冷却出口402,从冷却进口401加入冷却水并从冷却出口402排出,在冷却夹套4内有效循环降低罐体1内的温度;罐体1的内侧顶部设有配水管5,配水管5的出水端安装有雾化喷头6,罐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限流板21,罐体1上设有通气口12,罐体1内安装有布气管11,通气口12与布气管11连接以用于向罐体内输送空气。上述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架8、驱动电机9和丝杆10,支撑架8靠近罐体1的一侧上设有滑轨17,滑轨17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18,滑块18与顶盖20连接,滑块18在驱动电机9和丝杆10的作用下带动顶盖20向上提升,丝杆10上套装有轴承22,丝杆10与轴承22相配合,轴承22与滑块18连接,丝杆10的一端与支撑架8连接,另一端与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在驱动电机9的作用下带动丝杆10,从而使得套装在丝杆10上的轴承22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滑块18沿滑轨17实现移动,与滑块18固定连接的顶盖20能够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打开罐体1的顶部。上述搅拌装置7包括电机14、搅拌轴15、搅拌桨16和搅拌叶19,电机14安装在罐体1的外部,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与搅拌轴15连接,搅拌桨16和搅拌叶19安装在搅拌轴15上。上述布气管11安装在搅拌装置7的正上方,且布气管11盘旋安装在罐体1的内壁上,在布气管11的下表面均匀分布通气孔13,且该通气孔13朝向搅拌装置7输气,其中通气孔13的孔径为2-6mm。上述搅拌叶19安装在搅拌桨16的上方,搅拌桨16安装在靠近罐体1的底部,其中搅拌桨16采用锚式搅拌桨,以便于在搅拌转动时能够带动罐体底部的菌渣实现搅拌混合,避免出现搅拌的死角,加强搅拌混合的均匀度;搅拌叶19采用四斜叶式或六斜叶式。在使用处理装置时,经过离心处理的菌渣从进料口2投入至罐体1内,从配水管5向罐体1内输送工艺水,经雾化喷头6向菌渣上喷洒,喷洒雾化的工艺水与菌渣混合,空气通过布气管11向罐体1内输送氧气,增加罐体内的氧气量,同时启动搅拌装置7,对菌渣进行搅拌,在启动搅拌装置7的同时,向冷却夹套4内输送冷却水,对罐体1的中下部进行冷却循环,以保证处理装置内的菌渣混合液的温度不会过高,避免出现染菌的现象。搅拌装置7及雾化喷头6配合作用,有效降低工艺水的使用量,再经过搅拌装置7进行搅拌,通过盘旋布置的布气管11有效增强罐体1的含氧量,缩短菌渣的混匀时间,从而能够提高菌丝体胞内产物的提取率。在需要打开罐体1顶部时,启动驱动电机9,带动丝杆10转动,以使丝杆10上的轴承22带动与其连接的滑块18沿滑轨17向上运行,从而实现与滑块18固定连接的顶盖20向上提升,实现打开罐体1顶部的工作,便于工作人员日常对处理装置的检修与维护,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在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和设置在罐体外的提升机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放料口,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冷却夹套以用于对所述罐体降温,所述罐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配水管,所述配水管的出水端安装有喷头,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限流板,所述罐体上设有通气口,所述罐体内安装有布气管,所述通气口与布气管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罐体内输送空气;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罐体的一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滑块在驱动电机和丝杆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顶盖向上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菌渣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装置和设置在罐体外的提升机构;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放料口,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冷却夹套以用于对所述罐体降温,所述罐体的内侧顶部设有配水管,所述配水管的出水端安装有喷头,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安装有限流板,所述罐体上设有通气口,所述罐体内安装有布气管,所述通气口与布气管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罐体内输送空气;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支撑架、驱动电机和丝杆,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罐体的一侧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滑块在驱动电机和丝杆的作用下带动所述顶盖向上提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上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实现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滑块沿滑轨实现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振李健张进城王妍石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科诺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