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台及地下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582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行走设备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平台及地下轨道系统。升降平台包括升降装置、平台板和侧翻板;侧翻板与平台板铰接;平台板通过升降装置设置于地基基础上;侧翻板与轨道梁铰接;升降装置能够令平台板升降;当升降装置令平台板上升时,平台板带动侧翻板上升,从而侧翻板相对轨道梁翻转;当升降装置令平台板下降时,平台板带动侧翻板下降,从而侧翻板相对轨道梁翻转。地下轨道系统包括升降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及地下轨道系统,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轨道在地面上留下安全隐患且影响地面上的行驶设备正常通过的技术问题。

Lifting Platform and Underground Track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平台及地下轨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行走用设备辅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平台及地下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机移动工作台上作业面的高度一般为1.8米,而其作业面位于地面以上约0.8米为适合人员最省力的作业高度,因此,往往要将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轨道设置于地下,且设置于地下的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1米。当液压机移动工作台使用完毕后,轨道上方留出低于地面的较大空间,具有安全隐患,而且也影响地面上的设备(如汽车)的正常通过。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升降平台及地下轨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平台,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轨道在地面上留下安全隐患且影响地面上的行驶设备正常通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轨道系统,以进一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轨道在地面上留下安全隐患且影响地面上的行驶设备正常通过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升降装置、平台板和侧翻板;所述侧翻板与所述平台板铰接;所述平台板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地基基础上;所述侧翻板与轨道梁铰接;所述升降装置能够令所述平台板升降;当所述升降装置令所述平台板上升时,所述平台板带动所述侧翻板上升,从而所述侧翻板相对所述轨道梁翻转,直到所述侧翻板和所述平台板平齐;当所述升降装置令所述平台板下降时,所述平台板带动所述侧翻板下降,从而所述侧翻板相对所述轨道梁翻转,直到所述侧翻板和所述平台板均位于所述轨道梁的下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侧翻板有两个;两个所述侧翻板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平台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联板、活动架和驱动部;所述联板的一端与所述平台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架铰接;所述联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联板沿所述平台板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平台板、所述活动架和相邻两个所述联板共同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活动架通过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地基基础连接,且所述活动架与所述驱动部铰接,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升降平台,还包括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行驶轮和轨道;所述轨道固接于所述地基基础上,且所述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行驶轮固接于所述活动架上,所述行驶轮设置于所述轨道上,且能够沿所述轨道滚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驱动部为液压缸,且液压缸的活塞杆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液压缸的缸筒连接于所述地基基础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架铰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联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联板在所述平台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升降平台,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轨道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侧翻板铰接。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轨道系统,包括所述的升降平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地面上挖设有地基,所述地基的底面形成所述地基基础,所述地基内固设有轨道梁;所述升降平台的平台板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地基基础上;所述侧翻板与所述轨道梁铰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地下轨道系统,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置于所述地基基础上,且所述凸台凸出于所述地基基础;所述轨道梁设置于所述凸台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地面挖设有地基,地基的底面为地基基础;轨道梁设置于地基内。其中,轨道梁用于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输送,且轨道梁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1m,实现了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作业面位于地面以上约0.8米,达到适合人员最省力的作业高度。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设置于地基内,具体而言,平台板通过升降装置设置于地基基础上,且侧翻板与轨道梁铰接。当升降装置令平台板上升时,平台板带动侧翻板上升,侧翻板沿平台板转动,且侧翻板相对轨道梁翻转,直到侧翻板和平台板平齐,此时侧翻板在平台板和轨道梁的支撑下保持与平台板平齐的状态;因此,通过平台板和侧翻板能够将地面上挖设的地基进行衔接,地面上的车辆等行驶设备便可从平台板和侧翻板上顺利通过地基,且消除了地基内轨道梁上方留出的低于地面的较大空间,从而降低了安全隐患。优选地,通过调节地基深度,以令平台板上升时,能够令侧翻板、平台板均与地面平齐,以进一步保证地面上的行驶设备正常行驶,消除地基内轨道梁上方留出的低于地面的较大空间,降低安全隐患。当升降装置令平台板下降时,平台板带动侧翻板下降,侧翻板沿平台板转动,且侧翻板相对轨道梁翻转,直到侧翻板和平台板均位于轨道梁的下方,从而保证了在轨道梁上的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等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通过侧翻板分别与平台板和轨道梁铰接,实现了平台板升降时,带动侧翻板翻转,能够令侧翻板顺利上升至轨道梁以上,并与平台板平齐,以及下降至轨道梁以下,防止轨道梁干涉侧翻板的升降。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能够令位于地基内的轨道梁上和位于地面上的行驶设备正常行驶,互不干涉,且降低了安全隐患。本技术提供的地下轨道系统,进一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液压机移动工作台的轨道在地面上留下安全隐患且影响地面上的行驶设备正常通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的第一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从第一状态转换到第二状态的过程中的中间状态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平台的第二状态的侧视图。图标:1-平台板;2-侧翻板;3-地面;4-地基基础;5-轨道梁;61-联板;62-活动架;63-驱动部;71-行驶轮;72-轨道;8-连接部;9-凸台;91-座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平台板和侧翻板;所述侧翻板与所述平台板铰接;所述平台板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地基基础上;所述侧翻板与轨道梁铰接;所述升降装置能够令所述平台板升降;当所述升降装置令所述平台板上升时,所述平台板带动所述侧翻板上升,从而所述侧翻板相对所述轨道梁翻转,直到所述侧翻板和所述平台板平齐;当所述升降装置令所述平台板下降时,所述平台板带动所述侧翻板下降,从而所述侧翻板相对所述轨道梁翻转,直到所述侧翻板和所述平台板均位于所述轨道梁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平台板和侧翻板;所述侧翻板与所述平台板铰接;所述平台板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地基基础上;所述侧翻板与轨道梁铰接;所述升降装置能够令所述平台板升降;当所述升降装置令所述平台板上升时,所述平台板带动所述侧翻板上升,从而所述侧翻板相对所述轨道梁翻转,直到所述侧翻板和所述平台板平齐;当所述升降装置令所述平台板下降时,所述平台板带动所述侧翻板下降,从而所述侧翻板相对所述轨道梁翻转,直到所述侧翻板和所述平台板均位于所述轨道梁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板有两个;两个所述侧翻板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平台板沿第一方向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联板、活动架和驱动部;所述联板的一端与所述平台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架铰接;所述联板有多个,多个所述联板沿所述平台板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所述平台板、所述活动架和相邻两个所述联板共同形成平行四边形;所述活动架通过所述驱动部与所述地基基础连接,且所述活动架与所述驱动部铰接,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活动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晨阳者中林闫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双环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