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对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80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以及装载在对重框架内的配重块,对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上梁、下梁以及两根直梁,所述上梁包括两块上梁板相对设置安装在两直梁的顶端,直梁顶端夹在两上梁板之间;所述上梁板为T型一体式的支撑梁结构,包括水平方向的支撑部和竖直方向的连接部,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加强筋板,对重框架中部设置有中间直梁,中间直梁上端分别与两上梁板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夹在两连接部之间;中间直梁将对重框架分为两列装载区分别装载一列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梯对重架可降低导靴安装高度,提高电梯对重架的可装载高度,成本低且强度高。

An elevator counter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对重架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对重架。
技术介绍
电梯对重架与轿厢分别处于曳引主机钢丝绳的两端,起到平衡轿厢重量及部分电梯负载重量的作用,同时保持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有足够的驱动摩擦力。对于较大载重的客货电梯而言,电梯对重架需装载较多配重块,而配重块多为铸铁块,成本高,如采用成本较低的水泥混合块来部分或全部替代则需要较高的电梯对重架。由于电梯井道底坑深度与顶层空间的限制,在防止对重装置运行冲顶的前提下,电梯对重架的高度是有限制的,所以在电梯对重架高度一定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提高电梯对重架的可装载高度。此外,对于大载重的客货电梯,为了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舒适性,通常会安装使用减震较好的滑动导靴或滚轮导靴,但此类型导靴尺寸大、安装结构复杂,增加了电梯对重架的总体高度,减少了电梯对重架的可装载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对重架,降低导靴安装高度,提高电梯对重架的可装载高度,成本低且强度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以及装载在对重框架内的配重块,对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上梁、下梁以及两根直梁,所述上梁包括两块上梁板相对设置安装在两直梁的顶端,直梁顶端夹在两上梁板之间;所述上梁板为T型一体式的支撑梁结构,包括水平方向的支撑部和竖直方向的连接部,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加强筋板,对重框架中部设置有中间直梁,中间直梁上端分别与两上梁板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夹在两连接部之间;中间直梁将对重框架分为两列装载区分别装载一列配重块。本技术电梯对重架设有两列配重块装载区,上梁板采用T型一体式支撑梁结构,且设有一体式加强筋板,所形成的梯形让位缺口便于最后一块配重块倾斜放入电梯对重架中,可放置更多的配重块。加强筋板的设置可有效增加上梁板的强度,从而提高电梯对重架的整体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直梁端部设有U型槽,导靴装置下半部分安装在直梁端部的U型槽内。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靴装置经导靴支架安装在直梁端部,导靴支架的支撑面与直梁端部U型槽槽底平齐。导靴支架和上导靴装置采用下沉式的安装结构,一方面可有效减少电梯对重架上端的高度浪费,提高井道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在相同对重架高度下,可增加堆放在对重框架内配重块的数量,则在保证对重架重量的前提下,配重块可采用更多水泥混合块来替代铸铁块,从而降低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直梁和中间直梁内安装有固定配重块的压紧装置,直梁和中间直梁上设有安装压紧装置的压紧装置调节孔。该压紧装置可提高配重块放置的稳固性,减少电梯对重架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此外,在增加或拆卸配重块的情况下,可以调节压紧装置的高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U型支架,嵌入直梁内与直梁内侧相抵靠;压紧螺栓,穿过U型支架向下延伸并顶紧配重块;紧固螺杆,穿过直梁和U型支架的相对两侧面;紧固螺母,拧紧于紧固螺杆上,将U型支架固定于直梁内。进一步的,所述直梁为U型槽钢件,所述中间直梁为两根U型槽钢件相背安装或者为一体式H型槽钢件。本技术电梯对重架可有效降低导靴安装高度,减少电梯对重架上部的空间浪费,提高电梯对重架的可装载高度,适用于大载重的客货电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梯对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梯对重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梯对重架装载配重块的横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电梯对重架中上梁板的主视图;图5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电梯对重架中外侧直梁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电梯对重架中导靴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电梯对重架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罩;2、对重轮;3、油杯;4、上导靴装置;5、导靴支架;5a、支撑板;5b、翼板;6、限位支架;7、上梁板;7a、支撑部;7b、连接部;7c、加强筋板;8、压紧装置;8a、U型支架;8b、压紧螺栓;8c、紧固螺杆;8d、紧固螺母;9、配重块;10、直梁;10a、压紧装置调节孔;10b、U型槽;11、中间直梁;11a、压紧装置调节孔;12、下梁板;13、下导靴装置;14、缓冲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电梯对重架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对重轮2以及装载在对重框架内的配重块9,对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上梁、下梁以及两根直梁10;上梁包括两块上梁板7相对设置安装在两直梁10的顶端,直梁10顶端夹在两上梁板7之间;下梁包括两块下梁板12相对设置安装在两直梁10的底端,直梁10底端夹在两下梁板12之间。直梁10为U型槽钢件,两直梁10的U型槽口相对设置,配重块9夹在相对设置的U型槽口内。对重轮2架设在两上梁板7之间,位于上梁的中部,对重轮2上方设置有护罩1将对重轮2罩在护罩1内,对重框架下方还设置有缓冲基座14。如图4所示,上梁板7为T型一体式的支撑梁结构,包括水平方向的支撑部7a和竖直方向的连接部7b,支撑部7a和连接部7b之间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加强筋板7c,可有效增加上梁板7的强度。对重框架中部设置有中间直梁11,将配重块9分为两列装载区,中间直梁11上端分别与两上梁板7的连接部7b固定连接,夹在两连接部7b之间;中间直梁11的下端部与下梁板12固定连接,夹在两下梁板12之间。中间直梁11为一体式H型槽钢件,H型槽钢槽口分别与两直梁10的U型槽口相对设置,配重块9装载在中间直梁11与两侧的直梁10组成的两列装载区内。中间直梁11也可以为与两侧的直梁10相同结构的两根U型槽钢件相背安装,中间直梁11的U型槽口分别与两直梁10的U型槽口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电梯对重架设有两列配重块装载区,上梁板7采用T型一体式的支撑梁结构,以及设置一体式的加强筋板7c,使得上梁板7下端部两侧形成了两个梯形结构的让位缺口,便于最后一块配重块9倾斜放入电梯对重架中,可放置更多的配重块。加强筋板7c的设置可有效增加上梁板的强度,从而提高电梯对重架的整体强度。如图5-7所示,两侧的直梁10的上端部设有U型槽10b,上导靴装置4下半部分安装在直梁上端部的U型槽10b内。上导靴装置4通过导靴支架5安装在直梁10上端部,导靴支架5包括安装导靴的支撑板5a和位于支撑板5a两侧的翼板5b,导靴支架5为一体结构,导靴支架的支撑面5a与直梁端部U型槽10b槽底齐平。导靴支架5和上导靴装置4采用下沉式的安装结构,一方面可有效减少电梯对重架上端的高度浪费,提高井道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在相同对重架高度下,可增加堆放在对重框架内配重块9的数量,则在保证对重架重量的前提下,配重块9可采用更多水泥混合块来替代铸铁块,从而降低成本。此外,上导靴装置4的上方安装有油杯3,两侧的直梁U型槽10b下方安装有限位支架6,该限位支架6为L型折弯板,限位支架6上开有供导轨导向部伸入的缺口,在导靴失效或损坏的情况下,可有效防止电梯对重架脱轨。下导靴装置13安装在两直梁的下端部,下导靴装置13的上方安装有限位支架6。两侧的直梁10和中间直梁11内都设有固定配重块9的压紧装置8,该压紧装置8包括U型支架8a、压紧螺栓8b、紧固螺杆8c和紧固螺母8d。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U型支架8a嵌入直梁的U型槽内与直梁10两内侧面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以及装载在对重框架内的配重块,对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上梁、下梁以及两根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包括两块上梁板相对设置安装在两直梁的顶端,直梁顶端夹在两上梁板之间;所述上梁板为T型一体式的支撑梁结构,包括水平方向的支撑部和竖直方向的连接部,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加强筋板,对重框架中部设置有中间直梁,中间直梁上端分别与两上梁板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夹在两连接部之间;中间直梁将对重框架分为两列装载区分别装载一列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对重架,包括对重框架以及装载在对重框架内的配重块,对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上梁、下梁以及两根直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包括两块上梁板相对设置安装在两直梁的顶端,直梁顶端夹在两上梁板之间;所述上梁板为T型一体式的支撑梁结构,包括水平方向的支撑部和竖直方向的连接部,支撑部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一体连接的加强筋板,对重框架中部设置有中间直梁,中间直梁上端分别与两上梁板的连接部固定连接,夹在两连接部之间;中间直梁将对重框架分为两列装载区分别装载一列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梁端部设有U型槽,导靴装置下半部分安装在直梁端部的U型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对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军李中斌张文欣高金尧郑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