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42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包括底座、压装机构、两个转动装置和两个卡紧装置,所述底座包括四个支撑腿,所述四个支撑腿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装机构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箱、通口、两个滑槽、转轴、齿轮、偏心轮、齿条、气缸和伸缩杆,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贯穿固定箱且与固定箱活动连接。通过设置了气缸、伸缩杆、齿条、转轴、齿轮、卡板和滑板,该正逆铜套压装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压装装置对筒状和圆柱状工件压装效果不好的问题。

A Kind of Pressing Device for Copper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为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铜套,也称铜轴套,分为多种,包括机用铜辊、铜轴承等,用于各种轻工、大型、重型机械上,是机械上的重要组成件,在机械设备安装及维修中,压装铜套是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需要把铜套垂直放入压装工件内孔中,正逆铜套属于铜套的一种,现有中国公开号为CN203649825U一种铜套压装装置,包括定位孔、支撑柱、横梁顶杆、工件、底座和铜套,其有益效果是便迅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虽然可以适用于标准的零件,且较为方便,但是,对于一些筒状或者圆柱状的零件,由于缺少固定装置,这类工件在压装的时候,工件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在打入或压入正逆铜套时,正逆铜套易偏往一边,压装过程不顺利,工件的压装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包括底座、压装机构、两个转动装置和两个卡紧装置,所述底座包括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装机构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箱、通口、两个滑槽、转轴、齿轮、偏心轮、齿条、气缸和伸缩杆,所述固定箱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贯穿固定箱且与固定箱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槽开设于固定箱的内顶部和内底部,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伸缩杆远离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位于齿轮的下方且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卡紧装置包括滑板、活动杆、卡板和两个弹性片,所述滑板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滑板远离转轴的一侧与活动杆靠近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远离滑板的一侧与伸缩杆的靠近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支撑板、固定块、千斤顶和压头,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贯穿支撑板且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与压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贯穿固定块且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齿轮和偏心轮均位于固定箱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侧贯穿齿轮和偏心轮且与齿轮和偏心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齿轮位于偏心轮的正前方,所述偏心轮靠近活动杆的一侧与滑板靠近转轴的一侧搭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外侧贯穿固定箱且与固定箱活动连接,所述卡板靠近固定箱的一侧与活动杆远离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通口开设于固定箱靠近支撑架的一侧,所述伸缩杆靠近滑板的一端穿插过通口且与固定箱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弹性片一侧与固定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的另一侧与滑板远离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正逆铜套压装装置,通过设置了气缸、伸缩杆、齿条、转轴、齿轮、卡板和滑板,将需要压装的筒状或者圆柱状工件放置在两个卡板之间后,启动气缸,使伸缩杆带动齿条向右运动,驱使齿轮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转动驱使两个卡板相向运动对工件进行卡紧,卡紧后的筒状或者圆柱状工件在进行压装的时候稳定性更好,正逆铜套不会偏离,使压装过程更加顺利,压装效果更好。2、该正逆铜套压装装置,通过设置了滑槽、活动杆和卡板,滑板的外侧与滑槽的内侧活动连接,使滑板在运动的时候稳定性更好,活动杆的外侧贯穿固定箱且与固定箱活动连接,活动杆和滑槽使卡板在运动的时候不会出现方向的偏离,两个卡板的相对一侧均为弧形设置,使卡板对圆柱形或者筒状工件的卡接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箱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中:1底座、2压装机构、21支撑架、22支撑板、23固定块、24千斤顶、25压头、3转动装置、31固定箱、32通口、33滑槽、34转轴、35齿轮、36偏心轮、37齿条、38气缸、39伸缩杆、4卡紧装置、41滑板、42活动杆、43卡板、44弹性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压装机构2、两个转动装置3和两个卡紧装置4,底座1包括四个支撑腿11,四个支撑腿11的顶部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压装机构2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动装置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压装机构2包括两个支撑架21、支撑板22、固定块23、千斤顶24和压头25,底座1的顶部与支撑架21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21的外侧贯穿支撑板22且与支撑板22固定连接,千斤顶24的顶部与支撑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千斤顶24的输出端与压头25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块23为与支撑板22的上方,支撑架22的外侧贯穿固定块23且与固定块23固定连接,转动装置3包括固定箱31、通口32、两个滑槽33、转轴34、齿轮35、偏心轮36、齿条37、气缸38和伸缩杆39,固定箱31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转轴34的外侧贯穿固定箱31且与固定箱31活动连接,两个滑槽33开设于固定箱31的内顶部和内底部,气缸38的输出端与伸缩杆39远离齿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齿条37位于齿轮35的下方且齿轮35与齿条37啮合连接,齿轮35和偏心轮36均位于固定箱31的内部,转轴34的外侧贯穿齿轮35和偏心轮36且与齿轮35和偏心轮36固定连接,齿轮35位于偏心轮36的正前方,偏心轮36靠近活动杆42的一侧与滑板41靠近转轴34的一侧搭接,通口32开设于固定箱31靠近支撑架21的一侧,伸缩杆39靠近滑板41的一端穿插过通口32且与固定箱31活动连接,转轴34包括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的相对一侧与转轴正面和背侧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固定箱31的正面和背侧搭接,通过设置了气缸38、伸缩杆39、齿条37、转轴34、齿轮35、卡板43和滑板41,将需要压装的筒状或者圆柱状工件放置在两个卡板43之间后,启动气缸38,使伸缩杆39带动齿条37向右运动,驱使齿轮35带动偏心轮36转动,偏心轮36转动驱使两个卡板43相向运动对工件进行卡紧,卡紧后的筒状或者圆柱状工件在进行压装的时候稳定性更好,正逆铜套不会偏离,使压装过程更加顺利,压装效果更好。卡紧装置4包括滑板41、活动杆42、卡板43和两个弹性片44,滑板41的外侧与滑槽33的内侧活动连接,滑板41远离转轴34的一侧与活动杆42靠近齿轮35的一侧固定连接,齿条37远离滑板41的一侧与伸缩杆39的靠近转轴34的一侧固定连接,活动杆42的外侧贯穿固定箱31且与固定箱31活动连接,卡板43靠近固定箱31的一侧与活动杆42远离滑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片44一侧与固定箱3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弹性片44的另一侧与滑板41远离齿轮35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卡板43的相对一侧均为弧形设置,通过设置了滑槽33、活动杆42和卡板43,滑板41的外侧与滑槽33的内侧活动连接,使滑板41在运动的时候稳定性更好,活动杆42的外侧贯穿固定箱31且与固定箱31活动连接,活动杆42和滑槽33使卡板43在运动的时候不会出现方向的偏离,两个卡板43的相对一侧均为弧形设置,使卡板43对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包括底座(1)、压装机构(2)、两个转动装置(3)和两个卡紧装置(4),所述底座(1)包括四个支撑腿(11),四个所述支撑腿(11)的顶部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装机构(2)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固定箱(31)、通口(32)、两个滑槽(33)、转轴(34)、齿轮(35)、偏心轮(36)、齿条(37)、气缸(38)和伸缩杆(39),所述固定箱(31)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4)的外侧贯穿固定箱(31)且与固定箱(3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槽(33)开设于固定箱(31)的内顶部和内底部,所述气缸(38)的输出端与伸缩杆(39)远离齿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37)位于齿轮(35)的下方且齿轮(35)与齿条(37)啮合连接;所述卡紧装置(4)包括滑板(41)、活动杆(42)、卡板(43)和两个弹性片(44),所述滑板(41)的外侧与滑槽(33)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滑板(41)远离转轴(34)的一侧与活动杆(42)靠近齿轮(3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37)远离滑板(41)的一侧与伸缩杆(39)的靠近转轴(34)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包括底座(1)、压装机构(2)、两个转动装置(3)和两个卡紧装置(4),所述底座(1)包括四个支撑腿(11),四个所述支撑腿(11)的顶部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压装机构(2)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装置(3)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固定箱(31)、通口(32)、两个滑槽(33)、转轴(34)、齿轮(35)、偏心轮(36)、齿条(37)、气缸(38)和伸缩杆(39),所述固定箱(31)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34)的外侧贯穿固定箱(31)且与固定箱(3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滑槽(33)开设于固定箱(31)的内顶部和内底部,所述气缸(38)的输出端与伸缩杆(39)远离齿条(3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37)位于齿轮(35)的下方且齿轮(35)与齿条(37)啮合连接;所述卡紧装置(4)包括滑板(41)、活动杆(42)、卡板(43)和两个弹性片(44),所述滑板(41)的外侧与滑槽(33)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滑板(41)远离转轴(34)的一侧与活动杆(42)靠近齿轮(3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37)远离滑板(41)的一侧与伸缩杆(39)的靠近转轴(34)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逆铜套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2)包括两个支撑架(21)、支撑板(22)、固定块(23)、千斤顶(24)和压头(25),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支撑架(21)底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叶婷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硅博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