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自动轮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轮椅。
技术介绍
对于一些有下肢患者、协调性较差的老年人无法独自行走时,就要选用手杖、拐杖、助行器或轮椅等辅助器材,通过这些来达成行走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自动轮椅,机构复杂,但功能欠缺,对患者的康复能力并没有存在实质性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轮椅,该轮椅不但结构简单还能在行走时自动对患者的大腿进行按摩,使患者大腿内的血液流通更加顺畅,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能力,并且该自动轮椅还具有防止后滑功能,对患者在上坡行走时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自动轮椅,包括行走部和座位部,所述座位部包括座位板和设置在座位板后端表面上的靠背,所述座位板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第一安装通槽,所述第一安装通槽的侧面上端部向外延伸有限位槽,第一安装通槽内设有固定按摩机构,所述固定按摩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盖板,盖板固定在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上端部成型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多排放置孔且在盖板上设有与放置孔相对应的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自动轮椅,包括行走部(1)和座位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2)包括座位板(22)和设置在座位板(22)后端表面上的靠背(21),所述座位板(22)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第一安装通槽(222),所述第一安装通槽(222)的侧面上端部向外延伸有限位槽(223),第一安装通槽(222)内设有固定按摩机构(3),所述固定按摩机构(3)包括固定座(31)和盖板(32),盖板(32)固定在固定座(3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座(31)的左右两侧上端部成型有与限位槽(223)相对应的限位块(313),所述固定座(31)内设有多排放置孔(311)且在盖板(32)上设有与放置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动轮椅,包括行走部(1)和座位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2)包括座位板(22)和设置在座位板(22)后端表面上的靠背(21),所述座位板(22)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第一安装通槽(222),所述第一安装通槽(222)的侧面上端部向外延伸有限位槽(223),第一安装通槽(222)内设有固定按摩机构(3),所述固定按摩机构(3)包括固定座(31)和盖板(32),盖板(32)固定在固定座(3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座(31)的左右两侧上端部成型有与限位槽(223)相对应的限位块(313),所述固定座(31)内设有多排放置孔(311)且在盖板(32)上设有与放置孔(311)相对应的限位孔(321),所述每一排中的放置孔(311)内设有两个活动滚珠(33),位于下端的活动滚珠(33)压靠在放置孔(311)的底部内侧壁上成型有的限位台阶(312)上,位于上端的活动滚珠(33)伸出放置孔(311)且位于限位孔(321)内,所述限位孔(321)与放置孔(311)同心且限位孔(321)的直径小于放置孔(311)的直径;所述行走部(1)包括呈倒置的“凵”形的行走座体(10),行走座体(10)的下表面中心两侧成型有一对与行走座体的两侧壁相同形状的内侧壁体(11),内侧壁体(11)与行走座体(10)的侧壁之间铰接有一对第一行走轮(19)和一个第二行走轮(18),第二行走轮(18)位于两个第一行走轮(19)之间,所述第二行走轮(18)的转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181),所述在内侧壁体(11)与行走座体(10)的侧壁之间且位于第一齿轮(181)的上方铰接有第二齿轮(5)和传动齿轮机构(8),第二齿轮(5)位于第一齿轮(181)和传动齿轮机构(8)之间且与第一齿轮(181)啮合,所述传动齿轮机构(8)包括第三齿轮(81)和分别位于第三齿轮(81)左右两侧的半齿轮(82),所述第二齿轮(5)与第三齿轮(81)啮合,所述在两个内侧壁体(11)之间固定有驱动电机(6)且在驱动电机(6)的上方铰接有第一锥齿轮(7),驱动电机(6)安装在两个内侧壁体(11)之间所设置的电机座(61)上,所述驱动电机(6)的转动轴上固定有与第一锥齿轮(7)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62),所述用于连接第一锥齿轮(7)的旋转中心轴穿过内侧壁体(11)且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与传动齿轮机构(8)中的旋转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双玲,王大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