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84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包括:瓶体,上端敞口并具有瓶盖,内部通过设置一隔板将瓶体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容液腔,两容液腔下端分别连接有一分液管,瓶体外壁具有保温隔层;输液管,输液管上端通过一U型合液管与两分液管相连通,合液管上还设有三通调节开关;灌注针,与输液管下端相连。该灌注器的灌注效率高、取材后血细胞污染少、低温固定不影响组织器官的生理性质、高效剩时、操作简单,整体结构精简、稳定、可保证实验结果稳定、可靠,在取材后,可满足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苏木精‑伊红染色等,精细灌注后,还可用于电镜检查前处理。

A Whole Body Perfusion Device for Laboratory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
本技术涉及医、药学教学及科研实验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
技术介绍
实验动物的组织脏器取材中,血液对组织器官的干扰主要来自病理诊断方面,残留的红细胞会干扰包括免疫组化、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荧光等病理诊断手段的正确判断,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的使用可通过心脏全身血循环通路或局部血管小循环通路将血液冲洗干净,避免血细胞对组织器官的污染。实验动物的组织脏器取材中,温度一直属于较敏感的干扰因素之一,特别在肠组织和脑组织的取材中,过高的温度不仅使得上述器官组织细胞形态产生变化,更重要的是会对之后的实验结果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对细胞凋亡的凋亡染色中,如不能及时固定组织器官,很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可维持灌注液保持在10°以下,避免组织器官中的细胞因温度变化而出现结构与生理性质的变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包括:瓶体,上端敞口并具有瓶盖,内部通过设置一隔板将瓶体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容液腔,两容液腔下端分别连接有一分液管,瓶体外壁具有保温隔层;输液管,输液管上端通过一U型合液管与两分液管相连通,合液管上还设有三通调节开关;灌注针,与输液管下端相连。所述的灌注针上设有水滴形的阻退器。所述的保温隔层内存储有冷冻液。所述的瓶体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与两容液腔相对应的透明观测窗口。还包括一挂带,挂带通过旋钮与瓶体上端两侧销接。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瓶体具有保温隔层,可使得其内灌注液保持在10°以下,避免组织器官中的细胞因温度变化而出现结构与生理性质的变化;2、一般灌注中会使用两种不同的灌注液,一种是用于冲洗血液的PBS或生理盐水,另一种是用于固定组织细胞的福尔马林、中性福尔马林或多聚甲醛,这些灌注液需要预冷处理。而采用该瓶体具有分隔两种灌注液的隔板,可满足实验需求,通过三通调节开关还可同时或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灌注液;3、挂带和瓶体均能进行高压灭菌、紫外消毒灭菌,避免每次实验取材之间的相互污染;4、通过三通调节开关可自由控制不同灌注液的使用,且能调节灌注液的流速,达到“先快后慢”的实验要求;5、通过挂带的悬置瓶体,可利用重力和气压来保证灌注液在输液管中流畅、持续不断的供给,满足一次实验灌注多只实验动物的需求;6、一位实验人员也可以完成整套灌注操作,通过不同途径:大循环、小循环,来选择合适的灌注液入口和灌注液排出口,减少灌注液的浪费;7、阻退器的使用可协助灌注针在心脏壁、血管壁内的固定。传统方法中常使用静脉留置针或注射器用针,其光滑的针梗经常会从心脏壁或血管中滑脱,再次进针会影响灌注效果,特别是对于小鼠,二次进针后的灌注效果明显不佳;采用该阻退器设计,可以避免在灌注过程中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如在心脏灌注中,阻退器可以随灌注针插入实验动物的左心房,但却不会使灌注针从左心房滑脱,而应用在小循环灌注中,阻退器可以随灌注针插入实验动物的动脉或者是静脉,用一根手术线在阻退器后方系一个活结,便可保证灌注针不会从血管中滑脱,阻褪豆在血管中能撑开血管,防止血液外溢(见图6)。8、该灌注器的灌注效率高、取材后血细胞污染少、低温固定不影响组织器官的生理性质、高效剩时、操作简单,整体结构精简、稳定、可保证实验结果稳定、可靠,在取材后,可满足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苏木精-伊红染色等,精细灌注后,还可用于电镜检查前处理。9、可用于心脏灌注、肝脏门静脉灌注、肾脏下腔静脉灌注、脑部颈总动脉灌注,适用于小鼠、大鼠、美洲豚鼠和实验用兔的灌注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5是本技术的灌注器的多个使用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灌注器应用于小循环灌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包括:瓶体3、输液管10和灌注针9,瓶体3上端敞口并具有瓶盖11,内部通过设置一隔板12将瓶体3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容液腔,两容液腔下端分别连接有一分液管5,瓶体3外壁还具有保温隔层;输液管10上端通过一U型合液管6与两分液管5相连通,合液管6上还设有三通调节开关7;灌注针9通过一与输液管10下端接口相匹配的堵头13,可随意插拔、替换灌注针9与输液管10下端的连接。并且,所述的灌注针9上设有水滴形的阻退器8,具体设于针头后方约2-5毫米,其直径为0.5-2毫米,主要作用是固定灌注针9,使其不从灌注部位滑脱,且能够防止刺破血管后血液的溢出。所述的瓶盖11的四周使用橡胶密封圈,两端还具通气用的细孔,因灌注液多采用福尔马林、中性福尔马林或是多聚甲醛,其挥发后对实验操作人员有一定毒性损害,所以盖子既需要保障一定的密封性,也需要细孔来保证大气压对灌注液的推动作用,并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对实验人员的毒性损害。所述的保温隔层为双层,其内存储有冷冻液,可预先放入冰箱冷藏后使用,以维持灌注液始终保持较低温度,避免组织器官和细胞的损害。所述的瓶体3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与两容液腔相对应的透明观测窗口4,观测窗口4上具有250毫升至10毫升由上至下排列的刻度线,可方便观察灌注液的损耗情况,随时添加,也可以用来计算灌注液的使用量。灌注器还包括一挂带1,挂带1通过旋钮2与瓶体3上端两侧销接。基于不同实验动物的体型大小和所需的灌注组织器官的部位深浅,所述的灌注针9可采用不同直径(从0.3毫米至1.2毫米不等的多规格),PVC材质,不会过于坚硬,从而避免操作中刺破心脏壁或者血管壁。本技术的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1、实验前,将瓶体3放入-20°冰箱内预冷至少3小时,取出后擦净表面,依次连接上分液管5、合液管6、三通调节开关7、输液管10、灌注针9。2、将连接好的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通过挂带悬挂于输液架或其他高于实验平台的地方,挂带、旋钮的调节,使瓶体3与地面垂直,见图2。3、将两种灌注液分别倒入瓶体3两容液腔内,不高于瓶内溶液量警示窗口的最高刻度,盖上瓶盖11后,调节三通调节钮,将分液管5、合液管6及输液管10内的空气排出,直至灌注针9的针尖流出液体,备用,见图3.4、将小鼠麻醉后,固定四肢及尾部于实验动物解剖台上。从胸腺下方开口,找到胸腺后剪开胸骨,暴露心脏,用镊子轻轻固定心脏后,由心尖搏动最明显处(左心室)插入灌注针9,见图4,稍用力继续插入,直至阻退器8完全进入心脏壁内,稍回拉,灌注针9不滑脱、不后退既可进行下一步,见图5。5、调节三通调节开关7至一侧,先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快速冲洗大循环,见左心耳膨胀时,用眼科剪挑破左心耳,使大循环排出口开放,直至左心耳流出的灌注液清澈、肝脏从深暗红色变为粉白色、肠道变为白色、腹膜变为白色为止,将三通调节开关7稍关小,继续慢速冲洗大循环2-3分钟,之后将三通调节开关7调节至另一侧,换用中性福尔马林快速冲洗大循环,期间小鼠四肢和尾部痉挛,颈部僵硬,继续慢速冲洗大循环2-3分钟。6、冲洗完毕后即可根据需要取不同位置的组织器官。本
中的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上端敞口并具有瓶盖,内部通过设置一隔板将瓶体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容液腔,两容液腔下端分别连接有一分液管,瓶体外壁具有保温隔层;输液管,输液管上端通过一U型合液管与两分液管相连通,合液管上还设有三通调节开关;灌注针,与输液管下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上端敞口并具有瓶盖,内部通过设置一隔板将瓶体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容液腔,两容液腔下端分别连接有一分液管,瓶体外壁具有保温隔层;输液管,输液管上端通过一U型合液管与两分液管相连通,合液管上还设有三通调节开关;灌注针,与输液管下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动物用全身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旋吴军录李静周浩姜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