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727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包括采血针、针管、活塞和外套管,采血针包括采血针本体,采血针本体一端是是针头、另一端是针尾,针尾设有手柄,针尾另一端设有采血针针座,针管包括针管本体,针管本体一端与针管座连接,针管座上连接有乳头帽,针管本体上设有刻度线,活塞本体末端与活塞柄连接。针尾与乳头连接、采血针针座与针管座连接,进而将采血针与针管连接起来。使用时,先将活塞推至针管的适当位置,然后进针,当观察到针管内血液呈波浪式向后涌动时,置入外套管。完成穿刺后,使用手柄将乳头与采血针针座分开,然后将采血针弃掉,并用乳头帽盖好。可避免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及患者反复针扎痛苦,效率高,减少耗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
技术介绍
采集动脉血及抽取积液是临床工作中普遍、简单、必要的操作技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肺部疾病患者的不断增加,需要入院做血气分析及抽液的患者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在采血及抽液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医源伤害是被针头刺伤,严重可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疾病。拙劣的操作耗材容易造成病人反复被扎针,导致患者局部皮肤淤青、瘀血、红肿、感染。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血气针带有一个繁琐的外壳保护装置,易脱落和简易无保护装置的针管。现有的采血针管不能很好的避免医务人员被刺伤,不能快速有效完成操作过程,且保护层厚重易掉落影响操作,降低成功率,浪费更多耗材,加重病人血管皮肤伤害。另外,穿刺置管这项技术主要依靠操作者的手感和临床经验,对于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而言,是很大的挑战。操作者在穿刺见到血的即刻无法判断外套管是否在血管里,此时是立即置入外套管还是压低针干继续进针1-2mm后再行置入外套管,判断起来尤其困难。由于是靠触摸盲穿,穿刺进针的角度和桡动脉很容易成夹角,1-2mm就有可能穿破动脉的侧壁,而此时针尾部已经充满了血,操作者无法准确地判断针尖的位置了,很容易导致置管失败。如果首次置管失败的话,桡动脉会因为刺激痉挛或者局部血肿使得后续穿刺置管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伤痛。针对以上缺陷,专利技术人设计了本技术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较现有的采血针管更省耗材,操作更加便利化,最重要的是减少医院污染及医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包括采血针、针管、活塞,所述采血针包括采血针本体(2)、针头(201)、针尾(202)、手柄(4)、采血针针座(9),所述采血针本体(2)一端与针头(201)无缝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针尾(202)无缝固定连接,针尾(202)与采血针针座(9)固定连接,采血针针座(9)外表面与手柄(4)固定连接,所述针管包括针管本体(1)、乳头(3)、刻度线(7)、针管座(10)、乳头帽(11),所述针管本体(1)首端与针管座(10)无缝固定连接,针管座(10)与乳头(3)无缝固定连接,针管本体(1)外表面设有刻度线(7),乳头帽(11)位于针管座(10)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5)、活塞柄(6),所述活塞本体(5)末端与活塞柄(6)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针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采血针针座(9)与针管座(10)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针尾(202)与乳头(3)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通过两个套合连接方式将采血针与针管连接起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还包括外套管(8),所述外套管(8)下端与采血针可滑动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外套管(8)的直径较采血针的直径大5-10mm。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乳头(3)是上下底面直径相同的圆柱体,针管座(10)是上下底面直径相同的圆柱体,所述针尾(202)的直径较乳头(3)的直径大0.1-0.2cm,采血针针座(9)的直径较针管座(10)直径大0.1-0.2cm。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还包括病人信息标签纸,所述病人信息标签纸与活塞柄(6)外表面粘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针管本体(1)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手柄(4)共有2个。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刻度线(7)的分度值为0.1mL,所述刻度线(7)的量程为0.5mL-1.0mL。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外套管(8)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针管内表面涂有抗凝剂。本技术优点在于:1、针管部位与针头部位巧妙结合,针管端与整个针头部位巧妙套合相连接能避免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及患者反复针扎痛苦,快速有效完成操作过程,减少耗材浪费。2、外套管可使回血时间大大延长,帮助年轻医师判断穿刺转向的位置,从而大大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轻二次置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针管内的血液可以快速及时的用于血气分析,节约时间,避免浪费。3、针管内表面涂有的抗凝剂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在针管内凝固;刻度线的设计可以达到精确取血量的目的。4、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耗材浪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圆圈内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中圆圈内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1、针管本体;2、采血针本体;201、针头;202、针尾;3、乳头;4、手柄;5、活塞本体;6、活塞柄;7、刻度线;8、外套管;9、采血针针座;10、针管座;11、乳头帽。实施例1请参照图1,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包括采血针、针管、活塞和外套管8,所述外套管8下端与采血针可滑动式连接,所述采血针包括采血针本体2、针头201、针尾202、手柄4、采血针针座9,所述采血针本体2一端与针头201无缝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针尾202无缝固定连接,针尾202与采血针针座9固定连接,采血针针座9外表面与手柄4固定连接,所述针管包括针管本体1、乳头3、刻度线7、针管座10、乳头帽11,所述针管本体1首端与针管座10无缝固定连接,针管座10与乳头3无缝固定连接,针管本体1外表面设有刻度线7,乳头帽11位于针管座10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5、活塞柄6,所述活塞本体5末端与活塞柄6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活塞与针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采血针针座9与针管座10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针尾202与乳头3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通过两个套合连接方式将采血针与针管连接起来。优选地,所述乳头3是上下底面直径相同的圆柱体,针管座10是上下底面直径相同的圆柱体,所述针尾202的直径较乳头3的直径大0.1-0.2cm,采血针针座9的直径较针管座10直径大0.1-0.2cm。优选地,所述的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还包括病人信息标签纸,所述病人信息标签纸与活塞柄6外表面粘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包括采血针、针管、活塞,其特征在于,/n所述采血针包括采血针本体(2)、针头(201)、针尾(202)、手柄(4)、采血针针座(9),所述采血针本体(2)一端与针头(201)无缝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针尾(202)无缝固定连接,针尾(202)与采血针针座(9)固定连接,采血针针座(9)外表面与手柄(4)固定连接,/n所述针管包括针管本体(1)、乳头(3)、刻度线(7)、针管座(10)、乳头帽(11),所述针管本体(1)首端与针管座(10)无缝固定连接,针管座(10)与乳头(3)无缝固定连接,针管本体(1)外表面设有刻度线(7),乳头帽(11)位于针管座(10)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n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5)、活塞柄(6),所述活塞本体(5)末端与活塞柄(6)无缝固定连接;/n所述活塞与针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采血针针座(9)与针管座(10)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针尾(202)与乳头(3)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通过两个套合连接方式将采血针与针管连接起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包括采血针、针管、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血针包括采血针本体(2)、针头(201)、针尾(202)、手柄(4)、采血针针座(9),所述采血针本体(2)一端与针头(201)无缝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针尾(202)无缝固定连接,针尾(202)与采血针针座(9)固定连接,采血针针座(9)外表面与手柄(4)固定连接,
所述针管包括针管本体(1)、乳头(3)、刻度线(7)、针管座(10)、乳头帽(11),所述针管本体(1)首端与针管座(10)无缝固定连接,针管座(10)与乳头(3)无缝固定连接,针管本体(1)外表面设有刻度线(7),乳头帽(11)位于针管座(10)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5)、活塞柄(6),所述活塞本体(5)末端与活塞柄(6)无缝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与针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采血针针座(9)与针管座(10)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针尾(202)与乳头(3)可拆卸式套合连接,通过两个套合连接方式将采血针与针管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还包括外套管(8),所述外套管(8)下端与采血针可滑动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免医务人员损伤的采血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房艳赵亚军邵印麟吴晓银胡福志陶逸飞包历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