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910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包括小鼠固定板、底部配重板、四肢固定器、转轴、针筒、推杆、针头、扩口器;小鼠固定板的前面铰接有门齿固定器,上端设有气管滴注针放置孔,后面设有物品放置盒;物品放置盒的下端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安装有转轴;底部配重板的下端设有轴孔,底面设有防滑垫;四肢固定器由底座和弹簧夹片组成;针筒的侧面设有两个滑槽,滑槽的下方设有刻度线,刻度单位精确至微升;针筒的下端设有连接头;针头由针管、针座、圆头组成;推杆由连接杆、注射旋钮、注射胶塞组成;扩口器整体呈喇叭状。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无创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研工作中,实验动物的肺局部给药是较常使用的实验方法,经此方法给药时,药物不经过全身体液循环,只在肺局部发挥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以达到实验目的,肺局部给药也经常在构建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时使用。在动物实验领域,特别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中,肺局部给药是较常使用的实验方法,包括雾化吸入、肺部注射、胸腔注射与气管滴注。常通过给予实验动物肺局部相关药物、慢病毒或特殊性质的生物活性物质来构建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模式动物、一些水溶性不佳的化学药物,生物活性不稳定的物质在早期科研工作中也习惯使用肺局部给药来观察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其中气管滴注法较常用,气管滴注法分为暴露式与非暴露式:1、暴露式气管滴注法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外科手术,对气管进行侵入性操作,对实验动物的损伤较大,且因不同研究人员实验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的差异,实验动物经暴露式气管滴注法给药后一般恢复较慢,且不易在短时间内进行二次给药或其他操作。2、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包括小鼠固定板(1)、底部配重板(2)、四肢固定器(3)、转轴(4)、针筒(5)、推杆(6)、针头(7)、扩口器(8);所述小鼠固定板(1)的前面铰接有门齿固定器(11),所述小鼠固定板(1)的上端设有气管滴注针放置孔(12);所述小鼠固定板(1)的后面设有物品放置盒(13),所述物品放置盒(13)的下端设有轴承座(14),所述的轴承座(14)上安装有转轴(4);所述的底部配重板(2)通过转轴(4)和小鼠固定板(1)进行连接;所述底部配重板(2)的下端设有轴孔(21),所述底部配重板(2)的底面设有防滑垫(22);所述的四肢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动物肺部给药装置包括小鼠固定板(1)、底部配重板(2)、四肢固定器(3)、转轴(4)、针筒(5)、推杆(6)、针头(7)、扩口器(8);所述小鼠固定板(1)的前面铰接有门齿固定器(11),所述小鼠固定板(1)的上端设有气管滴注针放置孔(12);所述小鼠固定板(1)的后面设有物品放置盒(13),所述物品放置盒(13)的下端设有轴承座(14),所述的轴承座(14)上安装有转轴(4);所述的底部配重板(2)通过转轴(4)和小鼠固定板(1)进行连接;所述底部配重板(2)的下端设有轴孔(21),所述底部配重板(2)的底面设有防滑垫(22);所述的四肢固定器(3)吸附于小鼠固定板(1)的前面,所述的四肢固定器(3)由底座(31)和弹簧夹片(32)组成;所述底座(31)的上面固定连接有两条弹簧夹片(32);所述针筒(5)的侧面设有两个滑槽(51),所述滑槽(51)的下方设有刻度线(52);所述针筒(5)的下端设有连接头(53),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婷李冬吉萍王旋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