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57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适用于超薄核心筒剪力墙的内爬式动臂塔机,结合了超薄核心筒剪力墙外墙一侧较厚,内墙一侧较薄的结构特点,对厚墙一侧采用牛腿搁置,对薄墙一侧采用销轴配合高强螺栓连接,有利于降低超薄核心筒剪力墙的受力,减小加固量,提高安全性,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两端都基于销轴连接的高安装精度要求,可降低爬升梁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此外,基于高强螺栓的连接方式,使得爬升梁端部可以反复拆卸,循环使用,避免了传统焊接爬升梁两端头只能使用一次的情况。

A kind of climbing beam device for boom tower cran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层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超薄核心筒剪力墙的内爬式动臂塔机用爬升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乃至国家的地标建筑,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广泛新建。超高层建造过程中,垂直运输至关重要。垂直运输主要用于建造过程中材料、人员运输等,而动臂塔机由于具有吊装能力大、吊装半径大且自爬升功能往往作为主要的垂直运输手段。常见内爬式大型动臂塔机主要采用外挂式、内支撑两类支撑方式。其中,现有技术中采用内支撑的动臂塔机的爬升梁结构及施工工艺如下:预先在核心筒剪力墙中设置预埋件,核心筒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后,将与同一根爬升梁配合使用的两根牛腿相对焊接在预埋件上,然后再将爬升梁吊装搁置于两根牛腿之上,最后将爬升梁的两端分别与各自搭接的牛腿进行三面围焊。以上爬升梁结构及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为:爬升梁的两端与各自搭接的牛腿进行三面围焊的方式,需保持爬升梁的端头距离核心筒剪力墙有150mm左右的操作空间,该间距的存在势必会导致牛腿及周边剪力墙承受的偏心弯矩变大。而对于超薄核心筒剪力墙而言,其内墙侧的厚度通常只有200-250mm,过大的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于超薄核心筒剪力墙的厚墙与薄墙之间的爬升梁;所述爬升梁靠近厚墙一侧与一钢牛腿上表面三面围焊固接;所述钢牛腿与埋设于厚墙内的第一预埋件焊接固连;所述爬升梁靠近薄墙一侧贯穿设有一根销轴;所述销轴位于水平面内,且垂直爬升梁长度方向设置,以将爬升梁可转动连接于一过渡件上;所述过渡件与埋设于薄墙内的第二预埋件通过高强螺栓实现水平方向的固连,其在垂直方向上与一布设于其下方的小钢牛腿上表面焊接固连;所述小钢牛腿与埋设于薄墙内的第三预埋件焊接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于超薄核心筒剪力墙的厚墙与薄墙之间的爬升梁;所述爬升梁靠近厚墙一侧与一钢牛腿上表面三面围焊固接;所述钢牛腿与埋设于厚墙内的第一预埋件焊接固连;所述爬升梁靠近薄墙一侧贯穿设有一根销轴;所述销轴位于水平面内,且垂直爬升梁长度方向设置,以将爬升梁可转动连接于一过渡件上;所述过渡件与埋设于薄墙内的第二预埋件通过高强螺栓实现水平方向的固连,其在垂直方向上与一布设于其下方的小钢牛腿上表面焊接固连;所述小钢牛腿与埋设于薄墙内的第三预埋件焊接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包括焊为一体或是一体成型的过渡板和第一耳板;所述爬升梁靠近薄墙一侧端头焊接有通过销轴与过渡件配合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焊为一体或是一体成型的端板和第二耳板;所述过渡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于第二预埋件;所述端板焊接于爬升梁端头;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通过所述销轴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耳板有两个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耳板有一个间隙配合式卡设于两个第二耳板之间,并通过所述销轴与第二耳板贯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外轮廓均呈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埋件与第三预埋件为连通的一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梁为可拆卸、连接的两段式结构,其中靠近厚墙的一段相对较短,靠近薄墙一段相对较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臂塔机爬升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梁的两段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林张铭黄轶周晓莉卫志强楼楠朱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