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84361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A中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将该微针模具置于不良溶剂B中,促使该微针模具中的聚合物发生相分离;(4)除去不良溶剂B,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温和的相分离技术即可大规模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由此可解决多孔聚合物微针制备过程复杂、条件苛刻、工艺繁琐、价格昂贵,孔结构、尺寸及分布难以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困难等技术问题,制得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可用于组织液提取和经皮给药中。

A Method of Preparing Porous Polymer Microneedles Based on Phase S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在制备用于提取组织液或血液的制剂或制备经皮给药的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尤其适用于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阵列。
技术介绍
微针是由硅、金属、聚合物制成的长度为25~2000μm、针尖呈锥形的三维阵列结构。微针是生物医药领域里的一种新型的微创给药工具,可以透过皮肤表皮和真皮层而增强皮肤给药的效果。近年来,微针以其高效、安全、无痛感等优势在经皮给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多孔微针通常是由金属、非金属或聚合物制备成的三维多孔微针阵列结构。与实心微针相比,多孔微针空腔更大,载药量更高。多孔微针既可用于组织液提取,又可用于经皮给药,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给药方式。其中,多孔聚合物微针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多孔聚合物微针可由聚合物微球通过超声焊接或者用小分子或低聚物致孔剂方法得到。然而,这些制备方法过程繁琐、条件苛刻,成本较高,而且传统多孔微针的孔结构、尺寸及分布难以控制,不利于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A中配制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带有所述聚合物溶液的微针模具置于不良溶剂B中,促使该微针模具中的聚合物发生相分离;(4)除去所述不良溶剂B,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溶解于溶剂A中配制得到聚合物溶液;(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合物溶液填入微针模具中;(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带有所述聚合物溶液的微针模具置于不良溶剂B中,促使该微针模具中的聚合物发生相分离;(4)除去所述不良溶剂B,即可得到多孔聚合物微针。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在溶剂A中的溶解度大于在不良溶剂B中的溶解度;优选的,所述溶剂A与所述不良溶剂B两者互溶。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1,4-二氧六环、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酯、四甲基脲、二硫化碳、甲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醋酸、四氯化碳、甲醇、乙醇、异丙醇、己烷、环己烷、氯仿、丙酮、乙二醇、甲醚、乙醚、水、丙三醇、1,2-丙二醇、正丁醇、辛醇、四氯乙烯、四氯乙烷、氟烷烃、二氯乙烷、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不良溶剂B优选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1,4-二氧六环、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酯、四甲基脲、二硫化碳、甲酰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醋酸、四氯化碳、甲醇、乙醇、异丙醇、己烷、环己烷、氯仿、丙酮、乙二醇、甲醚、乙醚、水、丙三醇、1,2-丙二醇、正丁醇、辛醇、四氯乙烯、四氯乙烷、氟烷烃、二氯乙烷、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并且,所述溶剂A与所述不良溶剂B两者组成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分离技术制备多孔聚合物微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微针模具的表面带有倒锥形孔洞阵列,相邻两倒锥形孔洞的孔中心间距为10~10000μm,倒锥形孔洞的面密度为1~1000个/cm2,任意一个倒锥形孔洞的孔深为25~2000μm,任意一个倒锥形孔洞的底面直径为10~1000μm;所述步骤(4)中,所述多孔聚合物微针为多孔聚合物微针阵列;优选的,所述微针模具所采用的材料是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醚砜、聚醚醚酮、透明质酸、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涛柳佩张连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