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85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单元;与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一CAN通讯网络和第二CAN通讯网络;与所述第一CAN通讯网络相连的燃料电池辅助系统部件;与所述第二CAN通讯网络相连的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所述第二CAN通讯网络经由协议转换网关转换为列车以太网及多功能车辆总线与所述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内外通讯。

Topology Architecture of Hydrogen Fuel Cell Network for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
技术介绍
常用的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系统能量转换效率高,是非常理想的能源利用方式,商业化应用存在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在交通运输领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主要使用氢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其具备工作温度低、发电效率高、工作条件稳定可控、零排放无污染等益处。现有车载燃料电池系统多用于匹配乘用车、商用车、客车等道路车辆,燃料电池控制器多通过控制器局域网通讯(CAN)来传输数据、控制指令等,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多采用多功能车辆总线(MVB)及列车以太网(TRDP)等进行数据交换。因此现有燃料电池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上应用存在通讯网络不能兼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内外通讯的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单元;与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单元相连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单元;与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一CAN通讯网络和第二CAN通讯网络;与所述第一CAN通讯网络相连的燃料电池辅助系统部件;与所述第二CAN通讯网络相连的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所述第二CAN通讯网络经由协议转换网关转换为列车以太网及多功能车辆总线与所述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氢燃料电池网络拓扑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单元;与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一CAN通讯网络和第二CAN通讯网络;与所述第一CAN通讯网络相连的燃料电池辅助系统部件;与所述第二CAN通讯网络相连的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所述第二CAN通讯网络经由协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才宋垒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楞次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