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61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湿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雾化除湿机,包括机壳、半导体冷凝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风机、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包括集水腔和雾化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雾化腔通过隔板分隔而成,所述隔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集水槽内壁上,所述集水腔内设置有浮筒,所述浮筒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雾化腔呈封闭设置,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雾化片,所述雾化腔的顶部与输送管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场合不适合排水的问题。

A Kind of Atomizing Dehumid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除湿机
本技术属于除湿机
,涉及一种雾化除湿机。
技术介绍
电力生产设备是当今的工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高压开关柜、母线桥架等设备,在高温高湿天气下容易引起绝缘下降甚至电气闪络,导致交、直流接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时造成设备烧毁,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上述设备的防潮性能,保障其内部的干燥程度。申请号为201220541635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半导体除湿器,它包括机壳,在机壳的前面板上开设有进气口,在机壳的顶盖上开设有出气口,在机壳内固定有半导体制冷器件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用于控制半导体除湿器开闭的控制器电连接,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冷端连接有导冷片,在导冷片下方的机壳内固定有贮水盒,半导体制冷器件的热端连接有散热片,在出气口下方的机壳内并对应散热片的附近位置固定有风机。该技术详细描述了半导体除湿器的结构及原理。目前的智能除湿机大部分都采用将湿气凝结成水后,通过排水管排出柜体,但是某些场合不适合安装排水管路,而且有时采用排水管排出柜体的形式还需将排出的废水进行收集,不符合实际需求,所以需要一种不需要收集排出废水的除湿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雾化除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场合不适合排水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雾化除湿机,包括机壳、半导体冷凝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风机、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包括集水腔和雾化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雾化腔通过隔板分隔而成,所述隔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集水槽内壁上,所述集水腔内设置有浮筒,所述浮筒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雾化腔呈封闭设置,所述雾化腔内设置有雾化片,所述雾化腔的顶部与输送管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槽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沿所述集水槽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隔板与所述集水槽内壁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沿相对应的滑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浮筒与所述隔板的下端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壳包括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所述第一机壳呈板状,所述第一机壳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壳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机壳与所述第一机壳连接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凸向所述第二机壳开口处的中心,所述第一机壳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卡设在所述第二凸沿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包括垂直连接的件一和件二,所述件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壳的内侧,所述件二穿设在所述第一机壳上,且可在所述第一机壳上转动,所述件二上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卡设在所述第一机壳的外侧,所述件一以所述件二为轴转动卡设在所述第二凸沿内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冷凝好的水滴入集水腔内后,集水腔先对聚集的水进行储存,当集水腔内的水不断增多后,集水腔内的浮筒逐渐飘起,从而带动与浮筒连接的隔板向上滑动,使集水腔内的水流入雾化腔内,这时雾化腔中的雾化片进行高频谐振,使水雾化,雾化后的水的密度小,会不断向雾化腔的顶部运动,从而将雾化后的水从输送管排出。本技术采用浮筒和隔板的方式将集水腔中的水输送到雾化腔内,可以避免水雾化后向集水腔运动,经过集水腔再次运动到需要除湿的空间内而达不到除湿效果。集水槽内的雾化片有效解决了有些场合不宜安装排水装置的问题。2、本技术中集水槽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沿,使隔板上的滑槽沿着第一凸沿滑动,从而实现隔板滑动设置在集水槽内壁上的目的,设计简单巧妙。3、本技术中浮筒与隔板的下端连接,可以使浮筒在随着水面不断上升而不断上浮的过程中直接带动隔板的下端向上运动,增大浮筒对隔板的作用。4、本技术中雾化片的使用寿命为3个月左右,所以需要定期更换,以提高使用效果,第一机壳可拆卸设置在第二机壳上,可以快速拆卸壳体进而更换雾化片,省时省力,实用性强。5、本技术中第一机壳通过卡扣卡设在第二机壳的第二凸沿上,可以实现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的可拆卸连接,省时省力,结构简单。6、本技术中首先将第一机壳放置到第二机壳的开口处,再拧动第一机壳上的件二,使与件二连接的件一以件二为轴在第一机壳内转动,使件二与件一连接的另一端转到第二凸沿的内侧,卡设在第二凸沿内,从而实现第一机壳与第二机壳的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只需拧动件二,使件一从第二凸沿的内侧移出,将第一机壳从第二机壳上取下即可。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雾化腔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集水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输送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扣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11-第一机壳,12-第二机壳,2-集水槽,21-集水腔,22-雾化腔,3-隔板,4-浮筒,5-输送管,6-第一凸沿,7-滑槽,8-第二凸沿,9-卡扣,91-件一,92-件二,93-卡板,10-雾化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雾化除湿机,包括机壳1、半导体冷凝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风机、集水槽2,集水槽2包括集水腔21和雾化腔22,集水腔21与雾化腔22通过隔板3分隔而成,隔板3滑动设置在集水槽2内壁上,集水腔21内设置有浮筒4,浮筒4与隔板3连接,雾化腔22呈封闭设置,雾化腔22内设置有雾化片10,雾化腔22的顶部与输送管5连接。本实施例中冷凝好的水滴入集水腔21内后,集水腔21先对聚集的水进行储存,当集水腔21内的水不断增多后,集水腔21内的浮筒4逐渐飘起,从而带动与浮筒4连接的隔板3向上滑动,使集水腔21内的水流入雾化腔22内,这时雾化腔22中的雾化片10进行高频谐振,使水雾化,雾化后的水的密度小,会不断向雾化腔22的顶部运动,从而将雾化后的水从输送管5排出。本技术采用浮筒4和隔板3的方式将集水腔21中的水输送到雾化腔22内,可以避免水雾化后向集水腔21运动,经过集水腔21再次运动到需要除湿的空间内而达不到除湿效果。集水槽2内的雾化片10有效解决了有些场合不宜安装排水装置的问题。进一步,集水槽2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沿6,第一凸沿6沿集水槽2的高度方向设置,隔板3与集水槽2内壁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凸沿6相对应的滑槽7。本实施例中集水槽2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沿6,使隔板3上的滑槽7沿着第一凸沿6滑动,从而实现隔板3滑动设置在集水槽2内壁上的目的,设计简单巧妙。进一步,浮筒4与隔板3的下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浮筒4与隔板3的下端连接,可以使浮筒4在随着水面不断上升而不断上浮的过程中直接带动隔板3的下端向上运动,增大浮筒4对隔板3的作用。进一步,机壳1包括第一机壳11和第二机壳12,第一机壳11呈板状,第一机壳11可拆卸设置在第二机壳12上。本实施例中雾化片10的使用寿命为3个月左右,所以需要定期更换,以提高使用效果,第一机壳111可拆卸设置在第二机壳121上,可以快速拆卸壳体进而更换雾化片10,省时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除湿机,包括机壳(1)、半导体冷凝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风机、集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包括集水腔(21)和雾化腔(22),所述集水腔(21)与所述雾化腔(22)通过隔板(3)分隔而成,所述隔板(3)滑动设置在所述集水槽(2)内壁上,所述集水腔(21)内设置有浮筒(4),所述浮筒(4)与所述隔板(3)连接,所述雾化腔(22)呈封闭设置,所述雾化腔(22)内设置有雾化片(10),所述雾化腔(22)的顶部与输送管(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除湿机,包括机壳(1)、半导体冷凝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风机、集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包括集水腔(21)和雾化腔(22),所述集水腔(21)与所述雾化腔(22)通过隔板(3)分隔而成,所述隔板(3)滑动设置在所述集水槽(2)内壁上,所述集水腔(21)内设置有浮筒(4),所述浮筒(4)与所述隔板(3)连接,所述雾化腔(22)呈封闭设置,所述雾化腔(22)内设置有雾化片(10),所述雾化腔(22)的顶部与输送管(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凸沿(6),所述第一凸沿(6)沿所述集水槽(2)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隔板(3)与所述集水槽(2)内壁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沿(6)相对应的滑槽(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4)与所述隔板(3)的下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发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屹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