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03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机柜空调组装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包括立式箱体、蒸发器安装板、蒸发器、冷凝水收集槽、冷凝水导管、冷凝水分流槽、冷凝器翅片壳体、冷凝器翅片、支撑框架、压缩机和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无需增加处理冷凝水的元件,不增加机柜空调功耗,提高机柜空调效率,且稳定可靠。

Circulating cooling and condensing structure applied to electric cabinet air cond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机柜空调组装应用
,具体涉及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机柜空调使用的工业空调有室内应用的情形,因为空调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对冷凝水的处理一般是通过水管导流排入水沟,或在柜外采用加热器蒸发冷凝水,这就需要另外配备出水设备,而在室内使用情形下需要对机柜安装面进行开挖水沟等,同时配备的储水设备需要定期检修、维护,以免水溢出形成安全隐患,开挖水沟耗时、也不美观。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即可处理冷凝水同时提高空调工作效率无需增加循环水泵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解决在电站室内使用空调无排水沟时水管导流方式行不通,加装蒸发器额外增加了功耗,而且加热器寿命有限的问题,同时此种结构不会增加额外的机器功耗就能解决冷凝水处理的问题,降低经济成本且安全系数高。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包括立式箱体,及设置在立式箱体内部的蒸发器安装板,及安装在蒸发器安装板上的蒸发器,及设置在立式箱体侧壁且位于蒸发器安装板下方的冷凝水收集槽,及设置在冷凝水收集槽下方且与冷凝水收集槽连接的冷凝水导管,及设置在立式箱体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导管连接的冷凝水分流槽,及设置在立式箱体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分流槽相配合使用的冷凝器翅片壳体,及设置在冷凝器翅片壳体内的冷凝器翅片,其中,冷凝水分流槽内的冷凝水均布在冷凝器翅片上,及设置在立式箱体底部且位于冷凝器翅片一侧的支撑框架,其中,支撑框架的一端与冷凝水收集槽、冷凝水分流槽连接,及设置在立式箱体底部另一侧的压缩机,及两端分别与压缩机、冷凝器翅片壳体连接的导管。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立式箱体顶部内的风机安装板,及设置在立式箱体一侧且与风机安装板连接的循环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合理,无需增加处理冷凝水的元件,不增加机柜空调功耗,提高机柜空调效率,且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的I-I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的J-J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的K-K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的立式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立式箱体、2-风机安装板、3-循环风机、4-蒸发器安装板、5-蒸发器、6-冷凝水收集槽、7-冷凝水分流槽、8-冷凝器翅片、9-支撑框架、10-压缩机、11-导管、12-冷凝水导管、13-冷凝器翅片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包括立式箱体1,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内部的蒸发器安装板4,及安装在蒸发器安装板4上的蒸发器5,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侧壁且位于蒸发器安装板4下方的冷凝水收集槽6,及设置在冷凝水收集槽6下方且与冷凝水收集槽6连接的冷凝水导管12,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导管12连接的冷凝水分流槽7,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分流槽7相配合使用的冷凝器翅片壳体13,及设置在冷凝器翅片壳体13内的冷凝器翅片8(图2中冷凝器未标出),其中,冷凝水分流槽7内的冷凝水均布在冷凝器翅片8上,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且位于冷凝器翅片8一侧的支撑框架9,其中,支撑框架9的一端与冷凝水收集槽6、冷凝水分流槽7连接,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另一侧的压缩机10,及两端分别与压缩机10、冷凝器翅片壳体13连接的导管12。实施例二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包括立式箱体1,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内部的蒸发器安装板4,及安装在蒸发器安装板4上的蒸发器5,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侧壁且位于蒸发器安装板4下方的冷凝水收集槽6,及设置在冷凝水收集槽6下方且与冷凝水收集槽6连接的冷凝水导管12,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导管12连接的冷凝水分流槽7,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分流槽7相配合使用的冷凝器翅片壳体13,及设置在冷凝器翅片壳体13内的冷凝器翅片8(图2中冷凝器未标出),其中,冷凝水分流槽7内的冷凝水均布在冷凝器翅片8上,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且位于冷凝器翅片8一侧的支撑框架9,其中,支撑框架9的一端与冷凝水收集槽6、冷凝水分流槽7连接,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另一侧的压缩机10,及两端分别与压缩机10、冷凝器翅片壳体13连接的导管12,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顶部内的风机安装板2,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一侧且与风机安装板2连接的循环风机3。本结构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所述循环风机将立式箱体内的冷凝器空气再排出电力机柜空间中;所述柜内空气在经过蒸发器降温时会凝露结水排到冷凝水收集槽;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中的水会通过内部冷凝水导管排到外部冷凝水分流槽中;所述冷凝水分流槽将其中的冷凝水均匀排到外部冷凝器翅片上(每个翅片表面均有微储水袋结构,防止冷凝水过快流走。冷凝器会在工作过程中释放热量,通过这一热量将内部排出的冷凝水汽化实现了冷凝水自蒸发处理),同时由于冷凝水温度较低会为冷凝器实现水冷降温的效果,提高了空调的工作效率。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因为特定的换热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布置)布置方式,冷凝水借助重力自动流出无需利用循环泵,增加了可靠性,同时不会增加功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箱体(1),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内部的蒸发器安装板(4),及安装在蒸发器安装板(4)上的蒸发器(5),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侧壁且位于蒸发器安装板(4)下方的冷凝水收集槽(6),及设置在冷凝水收集槽(6)下方且与冷凝水收集槽(6)连接的冷凝水导管(12),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导管(12)连接的冷凝水分流槽(7),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分流槽(7)相配合使用的冷凝器翅片壳体(13),及设置在冷凝器翅片壳体(13)内的冷凝器翅片(8),其中,冷凝水分流槽(7)内的冷凝水均布在冷凝器翅片(8)上,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且位于冷凝器翅片(8)一侧的支撑框架(9),其中,支撑框架(9)的一端与冷凝水收集槽(6)、冷凝水分流槽(7)连接,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另一侧的压缩机(10),及两端分别与压缩机(10)、冷凝器翅片壳体(13)连接的导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电力机柜空调的循环降温冷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箱体(1),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内部的蒸发器安装板(4),及安装在蒸发器安装板(4)上的蒸发器(5),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侧壁且位于蒸发器安装板(4)下方的冷凝水收集槽(6),及设置在冷凝水收集槽(6)下方且与冷凝水收集槽(6)连接的冷凝水导管(12),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导管(12)连接的冷凝水分流槽(7),及设置在立式箱体(1)底部一侧且与冷凝水分流槽(7)相配合使用的冷凝器翅片壳体(13),及设置在冷凝器翅片壳体(13)内的冷凝器翅片(8),其中,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文峰黄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