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26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由单元a和单元b两部分组成;单元a和单元b前后交替固定连接在拱桥上;单元a和单元b均包括扶手、立柱、横杆和底座;立柱与拱桥垂直布设,扶手和横杆均与拱桥平行布设;底座设置在立柱的底部。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相接位置均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底座的两个第二螺栓孔沿竖直方向布置,确保立柱一直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扶手与横杆长度相同,所述两立柱与扶手和横杆所组成的封闭区域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能够进行自适应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构件间均为铰接连接,扶手与拱桥走向保持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立柱随拱桥位置的变化能够一直保持竖直状态。

A Modular Safety Guardrail for High Altitude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护栏,尤其涉及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
技术介绍
安全护栏不仅保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施工工期紧、安全防护任务重的工程项目来说,选择一种结构安全、安装方便快捷的护栏,也十分必要,尤其是拱桥,由于其表面倾角一直在不断变化,安全护栏的安装会更加困难。现有的拱桥在安装护栏时通常将多根钢管焊接在拱桥表面,组拼成护栏的形状,这种方法不仅安装复杂,安全性差,且护栏材料不能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专利(CN203856225U)装配式楼梯段安全防护栏杆系统;该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楼梯段安全防护栏杆系统,包括底座、立杆、横杆以及铰接件,所述底座上端通过钢管套筒与立杆连接,底座下端用螺栓固定在楼梯段混凝土结构上;铰接件由开口环扣和钢管套筒组成,开口环扣用套箍固定在立杆上,钢管套筒套在横杆上,开口环扣和钢管套筒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形成可以任意调节角度的铰接连接。该技术能够实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钢筋混凝土不同斜度楼梯段的安全防护,且系统稳固,外表美观、配件可以循环再利用、便于储存运输、不易损坏,符合建筑业向装配式、标准化发展的趋势。现有的该装配式护栏不能长距离进行模块式安装;安全防护程度低,不适用于高空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解决了现有拱桥安全护栏安装复杂、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1)本技术各构件间均为铰接连接,扶手与拱桥走向保持平行。2)本技术立柱随拱桥位置的变化一直保持竖直状态。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由单元a1和单元b2两部分组成;单元a1和单元b2前后交替固定连接在拱桥11上;单元a1和单元b2均包括扶手3、立柱4、横杆5和底座9;立柱4与拱桥11垂直布设,扶手3和横杆5均与拱桥11平行布设;底座9设置在立柱4的底部。所述立柱4和横杆5之间,扶手3和立柱4之间均通过立柱4上的第一螺栓孔6铰接连接。所述立柱4与底座9之间通过立柱4底部的第二螺栓孔10铰接连接;所述底座9与拱桥11的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立柱4与所述底座9相接位置均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10,底座9的两个第二螺栓孔10沿竖直方向布置,确保立柱4一直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扶手3与横杆5长度相同,所述两立柱4与扶手3和横杆5所组成的封闭区域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能够进行自适应变形。拱桥11为钢结构时,所述底座9焊接固定在拱桥11的表面。拱桥11为混凝土结构时,所述底座9预埋在拱桥11的表面。单元a1的扶手3和横杆5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孔7-1,单元a1的立柱4上设有第四螺栓孔8-1。单元b2的扶手3和横杆5上均设有第五螺栓孔8-2,单元b2的立柱4上设有第六螺栓孔7-2。第一组单元a1的第三螺栓孔7-1与单元b2的第六螺栓孔7-2通过螺栓铰接在一起,单元b2的第五螺栓孔8-2与第二组单元a1的第四螺栓孔8-1通过螺栓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与现有的安全护栏相比,结构简单,加工、运输方便快捷。2、本技术与现有的安全护栏相比,为模块式构件,安装、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3、本技术与现有的安全护栏相比,形状可变,适用于拱桥的高空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单元a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单元b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由单元a1和单元b2两部分组成;单元a1和单元b2前后交替连接固定在混凝土拱桥11上;单元a1和单元b2均包括扶手3、立柱4、横杆5和底座9;立柱4与拱桥11垂直布设,扶手3和横杆5均与拱桥11平行布设;底座9设置在立柱4的底部。所述立柱4和横杆5之间,扶手3和立柱4之间均通过立柱4上的第一螺栓孔6铰接连接。所述立柱4与底座9之间通过立柱4底部的第二螺栓孔10铰接连接;所述底座9与拱桥11的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立柱4与所述底座9相接位置均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10,底座9的两个第二螺栓孔10沿竖直方向布置,确保立柱4一直处于竖直状态。所述扶手3与横杆5长度相同,所述两立柱4与扶手3和横杆5所组成的封闭区域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能够进行自适应变形。拱桥11为钢结构时,所述底座9焊接固定在拱桥11的表面。拱桥11为混凝土结构时,所述底座9预埋在拱桥11的表面。单元a1的扶手3和横杆5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孔7-1,单元a1的立柱4上设有第四螺栓孔8-1。单元b2的扶手3和横杆5上均设有第五螺栓孔8-2,单元b2的立柱4上设有第六螺栓孔7-2。第一组单元a1的第三螺栓孔7-1与单元b2的第六螺栓孔7-2通过螺栓铰接在一起,单元b2的第五螺栓孔8-2与第二组单元a1的第四螺栓孔8-1通过螺栓铰接。本技术安装完成后,立柱4、扶手3和横杆5与拱桥11上的两底座9的连线保持平行;所述立柱4的高度不小于行业标准规定的最小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由单元a(1)和单元b(2)两部分组成;单元a(1)和单元b(2)前后交替固定连接在拱桥(11)上;单元a(1)和单元b(2)均包括扶手(3)、立柱(4)、横杆(5)和底座(9);立柱(4)与拱桥(11)垂直布设,扶手(3)和横杆(5)均与拱桥(11)平行布设;底座(9)设置在立柱(4)的底部;所述立柱(4)和横杆(5)之间,扶手(3)和立柱(4)之间均通过立柱(4)上的第一螺栓孔(6)铰接连接;所述立柱(4)与底座(9)之间通过立柱(4)底部的第二螺栓孔(10)铰接连接;所述底座(9)与拱桥(11)的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立柱(4)与所述底座(9)相接位置均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10),底座(9)的两个第二螺栓孔(10)沿竖直方向布置;单元a(1)的扶手(3)和横杆(5)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孔(7‑1),单元a(1)的立柱(4)上设有第四螺栓孔(8‑1);单元b(2)的扶手(3)和横杆(5)上均设有第五螺栓孔(8‑2),单元b(2)的立柱(4)上设有第六螺栓孔(7‑2);第一组单元a(1)的第三螺栓孔(7‑1)与单元b(2)的第六螺栓孔(7‑2)通过螺栓铰接在一起,单元b(2)的第五螺栓孔(8‑2)与第二组单元a(1)的第四螺栓孔(8‑1)通过螺栓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模块式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由单元a(1)和单元b(2)两部分组成;单元a(1)和单元b(2)前后交替固定连接在拱桥(11)上;单元a(1)和单元b(2)均包括扶手(3)、立柱(4)、横杆(5)和底座(9);立柱(4)与拱桥(11)垂直布设,扶手(3)和横杆(5)均与拱桥(11)平行布设;底座(9)设置在立柱(4)的底部;所述立柱(4)和横杆(5)之间,扶手(3)和立柱(4)之间均通过立柱(4)上的第一螺栓孔(6)铰接连接;所述立柱(4)与底座(9)之间通过立柱(4)底部的第二螺栓孔(10)铰接连接;所述底座(9)与拱桥(11)的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立柱(4)与所述底座(9)相接位置均设有两个第二螺栓孔(10),底座(9)的两个第二螺栓孔(10)沿竖直方向布置;单元a(1)的扶手(3)和横杆(5)上均设有第三螺栓孔(7-1),单元a(1)的立柱(4)上设有第四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松孙胜伟张京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