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2585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沿第一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一马牙槎粘贴有第一海绵条,第一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一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沿第二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二马牙槎粘贴有第二海绵条,第二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二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第一马牙槎和第二马牙槎相交的空间通过转角构造柱构筑结合成转角墙面;转角构造柱的内转角面设置有内转角钢框木模板;外转角面设置有外转角钢框木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工人支模,可重复周转利用,拆模后观感质量好。既能够加快L形转角墙模板支设的速度又能保证很好的观感成型质量。

A Mould Supporting Device for Rotating Angle Construction Pill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现阶段的L形转角墙构造柱支设采用普通的木模板,模板支设不方便工人施工,且支设的模板质量较差,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容易从侧面或是下面漏出来,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成型质量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其结构包括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沿第一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一马牙槎粘贴有第一海绵条,第一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一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沿第二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二马牙槎粘贴有第二海绵条,第二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二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第一马牙槎和第二马牙槎相交的空间通过转角构造柱构筑结合成转角墙面;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形成的转角构造柱的内转角面设置有内转角钢框木模板;内转角钢框木模板的两侧外展边缘延伸覆盖到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墙面上;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形成的转角构造柱的外转角面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沿第一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一马牙槎粘贴有第一海绵条,第一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一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沿第二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二马牙槎粘贴有第二海绵条,第二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二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第一马牙槎和第二马牙槎相交的空间通过转角构造柱构筑结合成转角墙面;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形成的转角构造柱的内转角面设置有内转角钢框木模板;内转角钢框木模板的两侧外展边缘延伸覆盖到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墙面上;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形成的转角构造柱的外转角面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构造柱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沿第一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一马牙槎粘贴有第一海绵条,第一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一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沿第二砌块墙体的砌块结构的第二马牙槎粘贴有第二海绵条,第二海绵条完全覆盖第二砌块墙体马牙槎的槎面;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第一马牙槎和第二马牙槎相交的空间通过转角构造柱构筑结合成转角墙面;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形成的转角构造柱的内转角面设置有内转角钢框木模板;内转角钢框木模板的两侧外展边缘延伸覆盖到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墙面上;形成转角的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形成的转角构造柱的外转角面设置有外转角钢框木模板;外转角钢框木模板两侧外展边缘延伸覆盖到第一砌块墙体和第二砌块墙体的墙面上;在内转角钢框木模板的内围板面和外转角钢框木模板的外围板面上分别分布有贴固钢管,贴固钢管均竖直设置,在内转角钢框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