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打捞回收气囊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75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6:15
一种漂浮打捞回收气囊组合件属于胶布制品组合件,它是由球形胶布气囊和金属圆柱形贮仓盒组成,其中所述的球形胶布气囊包括囊体、充气密封衔接筒和外网套构成;所述金属圆柱形贮仓盒包括仓盒和仓盖构成。充气密封衔接筒穿过仓盒底面的穿孔与已知坠水物内部气源连通。突破了对已知坠水物的打捞回收方法,使漂浮目标明显、打捞方便,实现了对已知坠水物的安全、及时、快速打捞回收。

A kind of air bag assembly for floating salvage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打捞回收气囊组合件
本技术属于胶布制品组合件,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漂浮打捞回收沉于水中已知物的橡胶气囊组合件。
技术介绍
对于一个已知的体量较大的物体从高空快速坠入水中,如何迅速使其漂浮于水面以便打捞回收,人们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浮筒打捞法:既把多个浮筒运至打捞作业区,使其沉入水中,由潜水员潜入水下用钢缆将浮筒和沉物栓牢,把压缩空气压入浮筒内,利用浮筒的浮力将沉物带出水面,用打捞船吊取沉物。但是,这种打捞方法的实施是有条件限制的:一是要对沉入水中的物体先行准确定位,或者沉物自身具有定位装置为打捞人员发出位置信号,然后潜水员入水观察沉物的状态和确定打捞浮筒与沉物的连接点,继而用多个打捞浮筒实施与沉物的连接,充气后利用浮筒的浮力将沉物带出水面。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能做到及时迅速的打捞回收。二是潜水员下潜的深度是有限的,超过潜水员身体和潜水装具的极限就无能为力了。另外,如水深较浅坠物坠入水中速度很快,极易发生坠物撞击水底岩石而损坏,就失去了打捞回收的意义。为了克服现实打捞回收方法存在的不足,对已知的坠水物体自身结构进行改进,实现及时快速打捞回收方法的突破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漂浮打捞回收气囊安装在已知的坠水物体内,适时充入压缩空气使其膨胀,以增加下坠阻力减低入水速度、入水后又会因其浮力而使坠水物在较浅的水深就会自动浮起,便于及时迅速打捞回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漂浮打捞回收气囊组合件,它是由球形胶布气囊和金属圆柱形贮仓盒组成,其中所述的球形胶布气囊包括囊体、充气密封衔接筒和外网套构成;所述金属圆柱形贮仓盒包括仓盒和仓盖构成。所述仓盒的底面设有一个充气密封衔接筒的穿孔;仓盒口沿外扩一圈L形槽口;槽口与仓盖设有弹簧—滚珠构成的弹型固定连接。所述外网套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的扁带以经向和纬向交叉缝纫连接成网;外网套的经向扁带两端头分别集中缝纫在上顶环和下底环上;所述下底环用U形螺栓连通仓盒和已知坠水物预留仓孔壁实施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密封衔接筒穿过仓盒底面的穿孔与已知坠水物内部气源连通。应用时,在已知坠水物的重心处两侧分别置入两个漂浮打捞回收气囊组合件,当已知坠水物在空中坠落时气源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快速向球形胶布气囊充气使其膨胀,顶掉仓盖后呈两个球形气囊分挂在坠入物两侧。其积极效果是:突破了对已知坠水物的打捞回收方法,使漂浮目标明显、打捞方便,实现了对已知坠水物的安全、及时、快速打捞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胶布气囊囊体外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贮仓盒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贮仓盒L形槽口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上顶环2-胶布气囊3-外套网4-下底环5-U形螺栓6-贮仓盒7-穿孔8-L形槽口9-挡环10-弹性固定连接11-仓盖12-充气密封衔接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及制作工艺步骤。如图所示,本技术由球形胶布气囊(2)和金属圆柱形贮仓盒(6)组成。其中球形胶布气囊(2)包括囊体、充气密衔接筒(12)和外网套(3)构成;所述金属圆柱形贮仓盒(6)包括盒体和仓盖(11)构成。所述盒体的底面设有一个穿孔(7);仓盒体口沿外扩一圈L形槽口(8);L形槽口(8)与仓盖(11)边缘之间由弹簧—滚珠构成的弹型固定连接(10);在胶布气囊(2)的囊体外部附有外网套(3)由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编织的扁带以经向和纬向交叉缝纫连接构成网;外网套(3)的经向扁带两个端头分别集中缝纫在上顶环(1)和下底环(4)上;下底环(4)用U形螺栓(9)栓固在L形槽口(8)壁上并连通固定在已知坠水物预留的仓孔壁上。充气密封衔接筒(12)穿过穿孔(7)与已知坠水物内部气源相通。本技术的制作工艺步骤按如下步骤进行:1.胶布主体混炼胶制备采用以氯丁橡胶为主体胶料的混炼胶配方配合、混炼。2.涂胶用胶液的制备经步骤1所得生胶片剪碎,按生胶/溶剂比1:3加醋酸乙酯、浸泡6小时后搅拌24小时制得。3.主体胶布的涂胶以锦纶织物为骨架材料,在涂胶机上剐涂经步骤2制得的胶液十遍至胶层厚度为1mm,经凉干冷却后,在于反面同样剐涂1mm的胶层,凉干、冷却隔离停放24小时,制得生胶布。4.主体胶布的硫化将经步骤3所得生胶布入硫化罐在143℃1小时条件下卷蒸硫化、出罐。5.胶布裁剪按图纸尺寸对主体胶布实施剪裁。6.胶布粘贴部打磨除垢对剪裁后的胶布粘贴边缝打磨并用汽油除垢。7.囊体成型对经步骤6的剪裁片搭接边缝涂刷冷粘胶液、凉干贴合。8.外协外网套9.外协金属贮仓盒及附件10.组装将经步骤7所得胶布气囊体(2)外表面套装外套网(3),并在囊、网间实施点状胶粘固定。继将外套(3)的下底环(4)置入金属贮仓盒L形槽口(8),用U形螺栓(5)多点连接固定后将胶布气囊体(2)的充气密封衔接筒(12)穿过贮仓盒(6)底的穿孔(7),折叠囊体(2)置入贮仓盒(6)内,最后将仓盖(11)推盖至挡环(9),以弹型固定连接(10)锁住。安装时,将组装完成的组合件的贮仓盒(6)嵌入已知坠水物重心的两侧预留仓孔中,利用组合件仓盒L形槽口(8)的U形螺栓(5)与预留仓孔洞壁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浮打捞回收气囊组合件,它由球形胶布气囊和金属圆柱形贮仓盒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胶布气囊包括囊体、充气密封衔接筒和外网套构成;所述金属圆柱形贮仓盒包括仓盒和仓盖构成;所述仓盒的底面设有一个充气密封衔接筒的穿孔;仓盒口沿外扩一圈L形槽口;槽口与仓盖设有弹簧—滚珠构成的弹型固定连接;所述外网套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的扁带以经向和纬向交叉缝纫连接成网;外网套的经向扁带两端头分别集中缝纫在上顶环和下底环上;所述下底环用U形螺栓连通仓盒和已知坠水物预留仓孔壁实施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打捞回收气囊组合件,它由球形胶布气囊和金属圆柱形贮仓盒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胶布气囊包括囊体、充气密封衔接筒和外网套构成;所述金属圆柱形贮仓盒包括仓盒和仓盖构成;所述仓盒的底面设有一个充气密封衔接筒的穿孔;仓盒口沿外扩一圈L形槽口;槽口与仓盖设有弹簧—滚珠构成的弹型固定连接;所述外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世伟于雅洁牛继辉张建伟湛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